根据《服装缝纫车工单项职业能力鉴定规范》的有关要求编写,适用于职业技能短期培训及服装缝纫车工单项职业能力考核、鉴定和培训时使用。
《服装裁剪实用手册(领型篇)》是一本服装领子裁剪的工具书。全书共分六章,分别阐述了各种类型领子的裁剪原理、制图要点,并采用图解的方式,列举了200多个具有代表性领款的制图方法,具有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直观明了的特点。《服装裁剪实用手册(领型篇)》可作为我国高等院校服装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同时对于从事服装样板设计工作者和广大服装裁剪爱好者也是一本有参考价值的服装裁剪工具书。 《服装裁剪实用手册(领型篇)》图文并茂,便于读者理解和自学,同时兼具知识性、实用性和资料性,除可供服装设计、裁剪制作的读者学习鉴赏外,也可作为培训服装专业人员的教材、高等院校服装专业学生的课外参考书、服装设计制作人员的参考资料。
《服装裁剪实用手册(下装篇)》从介绍女性下装的演变人手,通过对女性人体进行分析,详细地阐述了女性下装的三大品种 裙子、裤子和裙裤的基本结构及其制图要点,各品种主要廓形的结构特点、变化原理。并对近50个基本款式及100多个流行款式进行了剖析,使读者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裙子、女裤、裙裤的结构设计原理、制图方法,并能在实践中举一反三地加以灵活运用。《服装裁剪实用手册(下装篇)》图文并茂,便于读者理解和自学,同时兼具知识性、实用性和资料性,除可供服装设计、裁剪制作的读者学习鉴赏外,也可作为培训服装专业人员的教材、高等院校服装专业学生的课外参考书、服装设计制作人员的参考资料。
《上岗之路:服装裁剪与缝制入门(第2版)》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1部分为服装基础知识,包括衣服的分类与人体测量、服装裁剪基础知识以及服装缝制基础知识等。第二部分为服装应用知识,覆盖了各个服装种类的裁剪与缝制,包括衬衣、裙子、连衣裙、裤子、夹克衫、马甲、西服等多个款式,具体介绍了服装的设计、打板、排料、裁剪以及缝制工艺等内容。 《上岗之路:服装裁剪与缝制入门(第2版)》图文并茂,浅显易懂,既便于读者自学,又可供参加服装裁剪与缝制培训的人员使用。
本书共分基础知识,缝制工艺,缝制原理,熨烫定型工艺,生产技术文件五个知识模块,每个模块中又分掌握、熟悉和了解知识点,详细讲解了服装工艺专业基础理论和制作基础知识,每章后还附有思考练习。基础知识模块讲解了服装名词术语、常用手针工艺本、基础缝纫工艺等,缝制工艺模块讲解了服装部件、上装、下装等缝制工艺,缝纫原理模块讲解了线迹、缝迹、缝型、缝纫线种类等,熨烫工艺模块讲解了熨烫基本原理与手工熨烫工具、方法等,生产技术文件模块讲解了工艺单于卡、产品标准、技术档案等。本书适合服装类院校师生及服装从业人员阅读。
《服装工艺(基础篇)》共分基础知识,缝制工艺,缝制原理,熨烫定型工艺,生产技术文件五个知识模块,每个模块中又分掌握、熟悉和了解知识点,详细讲解了服装工艺专业基础理论和制作基础知识,每章后还附有思考练习。基础知识模块讲解了服装名词术语、常用手针工艺本、基础缝纫工艺等,缝制工艺模块讲解了服装部件、上装、下装等缝制工艺,缝纫原理模块讲解了线迹、缝迹、缝型、缝纫线种类等,熨烫工艺模块讲解了熨烫基本原理与手工熨烫工具、方法等,生产技术文件模块讲解了工艺单于卡、产品标准、技术档案等。《服装工艺(基础篇)》适合服装类院校师生及服装从业人员阅读。
《服装裁剪与缝制入门(第2版)》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服装基础知识,包括衣服的分类与人体测量、服装裁剪基础知识以及服装缝制基础知识等。第二部分为服装应用知识,覆盖了各个服装种类的裁剪与缝制,包括衬衣、裙子、连衣裙、裤子、夹克衫、马甲、西服等多个款式,具体介绍了服装的设计、打板、排料、裁剪以及缝制工艺等内容。《服装裁剪与缝制入门(第2版)》图文并茂,浅显易懂,既便于读者自学,又可供参加服装裁剪与缝制培训的人员使用。
本书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服装教材丛书之一。本集包括三个部分,共分四章。部分为服饰概论、衣服构成与人体,第二部分为制图的基础,第三部分为制作工艺的基础。 服饰概论介绍了衣服的起源、发展,服饰造型过程以及服饰用语等;衣服构成与人体,介绍了人体骨骼、测量部位、测量方法;制图基础,以文化女子原形为重点,介绍了各种原型的制图方法及应用原理。制作工艺的基础,以各种手针、机针针法进行了详细解说。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服装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服装中专、 服装企业工人、技术人员的技术提高、培训使用教材,对广大服装爱好者也是一本的读物。
在服装结构设计的诸多研究内容中,服装细部件结构设计及配伍是重点研究内容之一。本书根据服装专业的教学特点,以服装细部件结构设计为研究内容,较为透彻、系统地介绍了衣身、衣领、衣袖、口袋及门襟等结构设计的变化规律及纸样绘制等知识,通过具体的实例诠释了服装细部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
本标准的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9)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服装研究所、福建省纤维检验所、九牧王(中国)有限公司、福建柒牌集团有限公司、劲霸男装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明葵、杨瑜榕、王宜满、许鉴、林荣宗、左慧、陈双权、聂雅渊、秦威。
本标准适用于制作液体包装用纸板。
本标准适用于以金属、木材、塑料为原材料制作的烫衣板。
本标准对防雨服装的面料和接缝性能提出了测定和分级要求,据此确定防雨服装所达到的防雨水平。抗渗水性、湿阻是防雨服装的必需性能,需要进行测定并在标签上标注。 作为防雨服装重要的性能指标,抗渗水性应在服装外层面料上进行测试。测试应在预处理前和预处理后的织物试样和接缝部位进行。 防水材料分为具有透汽性能和不具有透汽性能两类,前者在湿阻指标较低时,可以增强汗液挥发,有利于人体降温。优良的透汽性有利于提高人体舒适性并减轻生理疲劳,可以延长服装在特定气候条件下的服用时间(参见附录A)。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A282-2001《*服饰领带》。 本标准与GA282-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理化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本版的3.8,4.7); ——面料由100%涤纶丝面料,调整为90%涤纶丝与10%桑蚕丝交织面料(2001年版的4.5,本版的3.6); ——里布和拉链的质量要求采用警服材料标准(2001年版的4.5,本版的3.6); ——增加了领结软垫片(本版的3.6); ——衬布由4009/m2改为3509/m2(2001年版的4.5,本版的3.6); ——引用了GA251,对产品的标志标签做了要求(2001年版的4.5,本版的3.6); ——修改了领带图,领结高度由40mm改为43mm(2001年版的图1,本版的图1); ——更改了*徽标图(2001年版的图A.1,本版的图2); ——删除了银灰色领带品种(2001年版的图4.4); ——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毛皮制革机械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温州大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易特利数控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博恒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正义、罗兵、何伟新、何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