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智慧的重要源泉,三峡工程百年历程,空前绝后。三峡工程史料浩如烟海,散于各处,对这些珍贵史料进行抢救性整理,为三峡工程存史,为国家存史,显得尤为紧迫。 该书以时间为主线,以提纲式论述,将厚重的三峡工程百年历史,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时间跨度上启于1919 年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开发三峡工程设想,下至2020 年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以科学研究、勘测规划、设计建设等重要时间为节点,全面、准确、科学地论述了三峡工程百年历程,充分展现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把梦想变为现实。进一步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峡工程建设 一个重器、一个标志、三个典范 的重要指示精神。该书的出版将传承和光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必有益于新时代中国经济社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踪迹已经覆盖了南北极,征服了*的山峰,唯独深海,还有太多的未知等待探索。海洋对各个国家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中国 蛟龙号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启了自己深潜的旅程,并*终为中国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本书作者实地跟船50 余天、前后采访近4 年,用厚重与翔实的笔触,全景式地将 蛟龙号 深潜的台前幕后故事忠实还原。 In today s world of highly advanced technologies, human beings have planted their footprints across the North and South Poles and have conquered the highest peaks. The deep sea remains the only space with tremendous unknowns that are yet to be explored. Oceans are of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nations. Against this backdrop, China s Jiaolong submersible embarked on its deep-dive journey and made historic breakthroughs that glorify China. The author travelled with the ship for field investigation for over 50 days and conducted interview
`
辽西地区是京津门户,位于首都翼侧,是连接华北的咽喉地带和历史上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也是东北严重缺水地区。由于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特别是近30年来,快速的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加之辽西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使辽西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辽西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严峻考验。
水资源动态评价是水资源精细化管理与科学化调度的基础性工作,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重要的技术支撑。实现水资源动态评价,需要在传统的以年为时间尺度进行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将水资源评价各要素进一步细化为以旬或月为时间尺度开展评价,进而更科学地指导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空间均衡调配。为此,水利部信息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和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等单位或部门的专家重点针对旬月尺度降水评价与预测、月尺度地表水资源量评价与预测、地下水资源量评价与预测关键技术及应用开展联合攻关,形成水资源数量动态评价与预测的技术体系,并将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形成本书。 本书以水资源数量动态评价与预测为研究目标,通过研究多源降水融合技术、多时空融合地表水资源数量评价技术、多源数据地下水
本书是《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工程卷》。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如何通过实施重大工程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高效利用和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目的。 根据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情况,本书将全区分为若干单元(课题综合报告以水资源配置的重点地区划分,专题报告按省、自治区分列),在分析各单元的条件、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方向和必须兴建的重大工程,提出工程布局和分期实施的建议,以供国家决策参考。
九江市作为长江大保护先行先试的试点城市之一,由三峡集团牵头开展长江大保护工作,以城镇污水处理为切入点,用流域治理的系统化思维全面开展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两河流域 (十里河、濂溪河)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内容全面,治理成效显著,是九江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中的代表项目。本书梳理了该项目工程建设和机制建设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可供长江沿线城市在水环境治理工作中参考和借鉴。本书共分6章,分别是综述、系统设计、工程案例、治理经验、治理成果、总结及可持续发展。本书将水环境治理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在城市水环境整治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有助于推动我国城市水环境治理和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的健康发展。
本书介绍了美洲、大洋洲的30个国家(地区)的自然与经济概况、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状况,水法和水管理机构现状等内容,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美洲、大洋洲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情况,借鉴其发展经验。 本书可供广大水利工作者及相关行业人员参阅。
良好的水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人水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本书是作者对入水和谐研究探索的成果集成,全书共有9章组成。章研究探索了人水和谐的思想渊源,第二章探索了人水和谐实践的历史演变,第三章阐述了入水和谐的基本理念,第四章提出了人水和谐的追求目标,第五章研究提出了人水和谐的框架体系,第六章分析了人水和谐的实现途径,针对解决当前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水污染等突出问题,从水资源管理和工程管理角度进行了分析,第七章分析了人水和谐的保障措施,第八章研究提出了人水和谐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第九章是人水和谐的实践探索,介绍了国内外入水和谐实践的典型工程案例。 本书可供从事水科学、水管理相关的研究人员及管理者参考,也可供水利、环境
陈艳卿等编著的《美国水质基准方法学概论》是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保护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制定方法技术支持文件的中译本。共分4篇:第l篇介绍了保护水生生物及其用途的水质基准制定理论与方法;第2篇~第4篇介绍了保护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制定理论与方法。本书旨在推动我国水质基准方法学的建立与发展,为我国开展水质基准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对我国水质基准理论与方法学研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美国水质基准方法学概论》可供从事水质基准、水质标准、环境暴露、风险评估、毒理学和环境管理等领域的科研与管理人员阅读。
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前3年的10多年中,江苏省共查处各类水事案件近5.7万件,其中立案查处7600余件,约占13.4%。为认真总结10多年来水行政执法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供广大水政监察人员在执法工作中借鉴,江苏省水政监察总队决定编辑出版《江苏水事案例选编》一书。2003年年初组成5人编辑小组,搜集、整理并分类选择了42个典型案例,于2004年8月定稿。本书选编的案例大体分为:~7例为违法建筑案,第8~12例为防汛清障案,3~15例为违法圈圩案,6~18例为非法采砂案,9例为违法凿井案,第20~25例为规费征收案,第26~27例为妨害执行公务案,第28~39例为维护水利部门合法权益案,第40~42例为其他案。每个案例分三个部分:一是案情简介,将案件从发生到结束作个简单的交待,过程从简,避免重复;二是法律文书文件摘录,为使读者对处理该案有个完整的了解,
水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是制约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书以甘肃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为例,通过作者近10年在该流域长期定位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凝练,系统探索了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节水农业发展模式。全书共分20章,包括石羊河流域基本情况、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流域来用水变化的影响、基于SWAT的杂木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及径流对变化环境响应的模拟、流域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及模拟、流域土壤水分运动参数与入渗性能的空间分布规律试验、农作物与沙生植物耗水测算方法及时空变化规律、农田水热平衡与水分传输过程及其模拟、流域灌溉水利用率估算与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流域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需水、流域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主要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与调亏灌溉、作物
《中华水文化概论》是由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组织河海、武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高等院校的教授和水利行业的专家、学者共同编写的一本介绍中华水文化知识的读物。本书根据多年来各方面研究水文化的主要成果,就水与社会、水与政治、水与经济、水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由物态水文化、行为水文化、精神水文化、地域水文化、时代水文化等五大要素构建的水文化的基本架构,观点明确,文笔流畅,通俗易懂,融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可供各级领导进行水务活动决策和水利院校及社会上开展水文化知识教育时参考,也是为广大读者提供的一份有益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