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刘静、李霞编*的《设计制图》针对建筑、环境艺术、展览、公共艺术、艺术设计等专业培养设计能力,借鉴传统工程图制图方法,以“看得懂、学得会、能制图”为原则,全面阐述设计制图基本体系。内容主要有手绘图工具介绍、几何作图法、制图基本规范、投影、组合体视图、轴测图、透视图等;着重讲解了建筑制图、装饰设计制图等方面的内容,尤其对室内设计平面、顶棚平面、立面、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室内设计透视原理与方法等进行详细阐述。以文字叙述结合制图步骤及实际案例的方法,图文结合,循序渐进,力求以科学的方式表现设计目标,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力求概念清晰、通俗易懂、切合实际,让设计师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具有可以实现的基础,体现出感性创想与理性思维智慧的交融,表现出科学与艺术共同的光辉。 本书可作为高
本教材共分为4个学习单元,分别为:学习单元1识图的基础知识,主要介绍了水利工程图标准、建筑物的表示方法,在掌握基本绘图标准的基础上,能够识读水利工程各阶段的工程图纸;学习单元2典型水工建筑识读,主要学习常见的典型水工建筑物不同阶段图纸的识读,学会各种典型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基本组成、常见形式并读懂典型建筑物的平、立、剖视图;学习单元3水利枢纽图识读主要介绍不同形式水利枢纽图纸的识读,旨在通过对水利枢纽图的识读,提高学生识读不同形式水利枢纽图的技巧,培养学生识读工程图纸的基本技能;学习单元4水利工程图绘制是在识读图纸的基础上,利用CAD软件快速正确地绘制水利工程图纸。 本教材涵盖内容丰富,是培养高职水利类专业学生工程语言的专业用书,也可以作为水利类专业人员和水利工程一线技术人员的参考用
本书是一部基础资料类书籍,对我国1820余条主要河流(流域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源流和分布情况与水系关系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内容包括河流名称与沿革、主要自然特性、河流所在位置与河系干支流关系、河流特点以及七大流域干支流相对位置等。 本书对我国江河湖泊基础水信息进行了规范化分析和梳理,为全国河湖基本情况普查提供借鉴和参考,也为广大水利工作者、各行各业人员和社会公众了解相关知识提供方便。
本书是《高等学校精品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十六章。~四章为测量学基础知识,主要介绍测量学基本知识、测量误差基本知识及观测结果精度分析;重点介绍高差测量、角度测量及距离测量所采用的各类仪器和工具、测量原理、测量方法、精度要求等内容。第五一九章介绍地形图测绘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加大了数字化测图的比重,并且对地形图的一般应用及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作了详细介绍。第十章着重介绍GPS定位原理和应用。第十一章介绍全站仪在地形测量和工程放样中的具体应用。第十二~十六章为工程测量部分,主要介绍渠道、道路、管道和输电线路测量,施工放样基本工作,水工建筑物放样,水工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等内容,并在第十四章对河道(水下)地形测量作了详细介绍。每章附有复习思考题,书后附有主要仪器技术参数和参考文献,以便读
本规范是在总结我国50年来航务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的科研成果和设计、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有关标准和技术成果,并经广泛征求意见编制而成。 本规范共分7章18节和6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内容主要包括结构形式和构造、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等有关防腐蚀方面的要求和措施,以及海港工程采用混凝土表面涂层保护、硅烷浸渍保护、环氧涂层钢筋和钢筋阻锈剂等特殊防腐蚀措施的有关规定。内容涵盖了近期国内外有关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是迄今为止我国海港工程完整的防腐蚀技术规范。 本规范由交通部水运司负责管理,具体解释工作由广州四航工程技术研究院负责。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结合工程实际,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广州四航工程技术研究院
本书以新疆和田河流域为例,研究了人类活动对旱区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本书通过水文、气象长期观测资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分析、野外植被考察、典型小区水量平衡实验、绿洲边缘生态剖面监测等多项工作,采用现代水文分析技术对和田河流域的气候、径流、耗水、人类活动的现状及演变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旱区流域的水土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建设与恢复提供科学参考。内容涉及和田河流域概况、气候要素、径流、耗水、浅层地下水、人类活动演变与现状等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和田绿洲的适宜规模。 本书可供从事水文、水资源、绿洲方面的研究、生产和管理工作的教学、科研人员参阅,可也用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钟平安、王建群主编的《水利计算(全国水利行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为全国水利行业规划教材,也是江苏省2015年重点立项教材。书中阐述了水利工程水利计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包括:绪论、径流调节与水库特征、需水量计算与预测、径流(量)调节计算、灌溉工程水利计算、水电站水能计算、防洪工程水利计算、综合利用水库水利计算、水库群调节计算等内容。 本书为高等院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水文、水资源、水能开发利用、水利工程设计与管理、市政工程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参考。
本书介绍了沙质海岸风沙运动、波浪理论、泥沙特征、泥沙的输移运动、海域含沙量特征、海岸变化及海岸变化模拟等内容。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是按照国家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及高职高专教学特点编写完成的。全书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测量学的基本知识、测量仪器的使用、小区域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形图应用、施工测量的方法、渠道测量、水工建筑物的施工放样、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和GPS测量技术及其应用等。本书配用《水利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与习题》(另册)。 本书主要供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技术、水文水资源、给水排水和水文地质等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使用,也可供从事上述专业的技术人员参考。
全书共分11章,包括绪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计算原理,碾压混凝土水化热温升变化规律,三维有限元浮动网格法,混凝土坝三维有限元温控仿真计算程序,分区浮动网格法在有孔坝段温度应力场计算中的应用,利用MgO混凝土解决重力坝温度应力问题的应用研究,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保温计算方法研究,考虑昼夜温差的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仿真分析,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计算研究和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反分析研究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的参考书。
本书通过对巴家嘴水库建设、运行、改建过程的剖析和研究,提出了黄土高原缺水地区,多沙、高含沙河流水库工程设计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途径。本书分为上篇、中篇、下篇,上篇主要介绍建设、运用、改建及高含沙水库泥沙运动机理研究,中篇主要介绍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泥沙设计,下篇介绍水库泥沙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本书通过对巴家嘴水库建设、设计、运用的长期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排沙、减淤、保持有效库容的角度,提出了“设计满足各级设计水位泄量要求的水库泄流曲线,这是多沙河流水库泄流曲线的显著特点”等观点,提出了兼顾地方用水和排沙要求的水库运用方式,为水利工程师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工程实例。
本书为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监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等专业通用教材。全书以某一水利工程案例为载体,介绍土石坝初步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和设计成果。全书除设计基本资料、综述外,共分九个项目,包括总论、土石坝结构设计、溢洪道设计、施工条件分析、施工导流计划、土石坝施工、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体布置、资源需要计划等。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类相关专业的师生和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这本书由王笑峰主编,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书共分十八章,主要介绍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高差、角度、距离三项测量基本工作,分别讨论了普通测量仪器的构造、使用和检校方法,并较详细地介绍了现代测绘技术的新成就、新仪器和新方法;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及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测设(放样)的基本方法,水利_T程建设中常见的大坝、隧洞、渠道等的施工测量技术以及变形观测,同时补充了部分有关路桥、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内容。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施工、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利工程监理、水土保持_亡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根据试验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整理、分析、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较高的精确度。 本书共15章,内容包括:WES实用堰的过流能力,平底闸泄流能力的粗估,泄水建筑物闸门局部开启的泄流能力,高速泄槽的流速系数,泄水建筑物消能工类型的选定,连续式挑坎挑流消能工的选定,直线型窄缝(宽尾墩)挑坎挑流消能工,斜切式挑坎挑流消能工,消力池尾坎(消力槛)的泄流能力,底流消能、面流消能和戽流消能,宽尾墩—消力池消能工,面流一水垫塘式消能工,掺气挑坎挑流的水力特性,底部通气防蚀设施,水工模型试验基础等。另外,在附录中还列出了本书涉及的主要公式。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工程的科研和设计人员在进行类似的水力学问题研究、选定泄槽体型和相关的水力计算时参考。
本局部修订是在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221—98)的基础上,增补和修订了部分分项工程的质量标准,增加了工程观感质量评价的具体标准和工程质量检验资料用表的统一规定。 《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221—98)自1999年实施以来,对加强港口工程建设管理、有效控制工程质量、提高综合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港口建设的不断发展,有必要对原标准中原则性的规定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加之近几年来,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和新工艺方面*成果的应用,急需补充这些方面的内容。为此,交通部组织中港航务工程局对原标准进行了局部修订。 本局部修订是在广泛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局部修订的内容替代《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221—98)中相应的章节和附录,并应与《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汇通华城楼宇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贵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裕生智能节能设备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天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玉街、蔡小兵、成建宏、王虹、郭林、
陈彩苹、刘普海编写的《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第2 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在2005年版高等学校精品规划教材《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修订。测量误差基本知识单列为第五章,并增加了非等精度观测平差内容;平面控制测量与高程控制测量两章合并为第六章控制测量;其他章节不变。对传统的、已不常用的方法做了简要介绍或删减;详细介绍了CASS软件在数字化制图及工程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中增加了CORS基站及其应用内容。每章后附有复习思考题,书后附有主要仪器技术参数和参考文献。 本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水土保持工程专业、水文地质专业、水资源管理专业及港口与航道等专业的本、专科教学用书,也适用于上述专业的成人教育和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本书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 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系列教材之一。 本书内容包括:施工点的测设,全站仪的使用,厂房的施工测设,渠道的施工测设,施工道路与桥梁的施工测设,管道的施工测设,输电线路的施工测设,水利枢纽施工控制网测设,大坝的施工测量,设备安装的施工测设,隧洞的施工测设,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施工测设,施工测量管理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以及专业岗位(群)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施工一线的施工技术人员学习与参考。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873号)的要求,对DL/T5074—1997《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进行修订的。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的技术要求,在修订中坚持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的技术先进性,引进成熟的工程经验和勘测方法;强调现场勘测质量,更加突出岩土工程分析,注重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岩土体的整治和利用等方案的优化和论证.本规程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容量为125MW~1000MW级新建、扩建、改建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发电厂)场地及各类建(构)筑物的岩土工程勘测。其他机组的发电厂可参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