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现行的《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1 2007)、《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和《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进行编写。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利工程识图与水利工程造价两大部分,其中识图部分主要是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以典型的施工建筑物为对象,从简单的水利水电工程图例、基本的水工构造开始讲起,然后以较复杂的水工建筑物为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讲解;在水利工程造价部分,工程量的计算不采用一连串枯燥的数字模式,而是用表格的形式计算每一部分的工程量,并对计算公式的数值加了注解,让广大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一部分工程量计算的来龙去脉,帮助读者学习理解。 本书可供水利工程造价人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工程审计员等相关专业人士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书主要依据《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1—2007)及相关水利水电定额进行编写。全书共分为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图绘制、水利水电工程费用构成与计算、水利水电工程基础价格的确定、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编制、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水利建筑工程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水利安装工程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水利水电工程招投标、清单计价下的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工程造价人员、管理人员与投标报价编制人员参考,同时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水利水电工程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教材共分为4个学习单元,分别为:学习单元1识图的基础知识,主要介绍了水利工程图标准、建筑物的表示方法,在掌握基本绘图标准的基础上,能够识读水利工程各阶段的工程图纸;学习单元2典型水工建筑识读,主要学习常见的典型水工建筑物不同阶段图纸的识读,学会各种典型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基本组成、常见形式并读懂典型建筑物的平、立、剖视图;学习单元3水利枢纽图识读主要介绍不同形式水利枢纽图纸的识读,旨在通过对水利枢纽图的识读,提高学生识读不同形式水利枢纽图的技巧,培养学生识读工程图纸的基本技能;学习单元4水利工程图绘制是在识读图纸的基础上,利用CAD软件快速正确地绘制水利工程图纸。 本教材涵盖内容丰富,是培养高职水利类专业学生工程语言的专业用书,也可以作为水利类专业人员和水利工程一线技术人员的参考用
本书在版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较全面地反映了当今水文水利计算科学的新进展,更具科学性、实践性,能更好地满足我国水利建设的需要。全书共十四章,内容包括:水文观测及其资料收集,水文统计基本原理与方法,年径流分析与计算,水文过程*模拟,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流域产汇流计算,河流泥沙计算,水文预报,水库兴利调节计算,防洪计算和调度等。每章都配有复习思考题和习题,并增设了两个课程设计。
本书以新疆和田河流域为例,研究了人类活动对旱区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本书通过水文、气象长期观测资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分析、野外植被考察、典型小区水量平衡实验、绿洲边缘生态剖面监测等多项工作,采用现代水文分析技术对和田河流域的气候、径流、耗水、人类活动的现状及演变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旱区流域的水土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建设与恢复提供科学参考。内容涉及和田河流域概况、气候要素、径流、耗水、浅层地下水、人类活动演变与现状等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和田绿洲的适宜规模。 本书可供从事水文、水资源、绿洲方面的研究、生产和管理工作的教学、科研人员参阅,可也用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编制方法与技术)》(山西省水利厅编写)是为了帮助工程技术人员深入了解《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编制的基本思路和做法,以便更好地使用《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而编写的。书中侧重介绍了编制《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的站点选用、资料情况、模型和经验公式构建的基本原理、参数的率定与检验、参数的地理综合及各种图件的编绘方法等。全书共分7章,与《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章节内容相对应。 《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编制方法与技术)》可供从事山西省涉水工程水文计算及有关水利规划、设计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有关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科研人员参考。对全国同类地区《水文计算手册》编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根据1997年水利部水利水电标准编制、修订计划和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水规局[1997]1号文,按SL01-97《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对DLJ204-81、SLJ2-81《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和DL5006-92《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补充部分)》进行修订,修订后合订为一本。 本规程的修订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持。在修订过程中,采取了以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为主编单位和以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松辽委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和长江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在广泛收集国内外资料,总结国内外的新经验、新方法、新技术,并结合国内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要的基础上,经广泛征求意见,
本书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全书共分16章:第1章至第5章介绍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测量仪器的构造、使用、检验和校正方法,以及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第6章至第8章为地形图测绘,包括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的测绘和地形图的应用;第9章为施工测量基础知识;第10章至第13章介绍水利工程的测量方法,包括渠道测量、水库大坝施工测量、水闸施工测量和隧洞施工测量;第14章至第16章为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介绍了全站仪的原理和几种常见全站仪的使用方法、GPS系统、数字测图的方法等。 本书力求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适用于高职高专及成人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水资源工程、水利工程施工、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利工程监理、环境治理等专业使用,也可供从事以上专业的技
本书为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制图与遥感新技术应用研究论文集。其内容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应用、数字化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变形监测等方面,反映了新世纪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测绘新技术的前沿研究与应用的*进展。 本书专业性、实用性强,可供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科研人员及广大高校师生参考。
本书以系统论的观点,研究了水电站运行期间大坝坝址区出现的一些常见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考虑到蓄水条件下枢纽区特有的水环境特征以及地质环境特征,对由此诱发的诸如渗流(渗漏)问题、基础扬压力异常问题、水质及水-岩作用问题、渗水析出物问题、环境水与坝体材料间相互作用及其侵蚀问题,以及岩体的渗透稳定性问题等,逐一展开了论述;基于各类监测资料,建立了相关模型,提出了相应的求解方法,并应用于工程实例。 本书可供地质、水利水电、土木、环境等系统的科技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共分3篇,篇以计量认证基本知识和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为主要内容,分11章、第1章~第2章介绍了计量认证的起始与发展及有关计量认证的法律依据和适量范围;第3章重点介绍了计量认让的目的、意义和特点;第4章~第7章介绍了计量认证的基础知识,包括常用术语和定义、法定计量单位、测量不确定度评价、数据处理及测量误差;第8章介绍了常规监测质量控制技术的特性;第9章介绍了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第10章重点介绍了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质量记录的编写原则、方法、编写格式等;第11章详细介绍了水环境检测机构质量体系的运行与管理,以及如何进行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和质量体系管理评审。本书的第二、三篇为质量体系文件,介绍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制格式及内容。 本书可供各级水环境检测机构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
本书系统介绍了化学需氧量(COD)、氮、磷、重金属、浊度、pH值、电导率等的一系列水质分析方法,在线监测仪原理与操作,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水质在线监测仪运营管理。另外,本书还整理和收录了废水排放标准限值以及水质在线自动监测方面的法律法规。 本书可供水质分析仪运营和维护人员、各级环境监测机构、企业环境监测部门技术人员,以及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使用。
本教材共十五章。章绪论,叙述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工作和基本原则;第二章地形图基本知识,讲述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第三章至第七章阐述测量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方法,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全站仪及其使用,以及误差的基本知识;第八章、第九章讲述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方法,包括控制测量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第十章地形图应用,概述地形图的一般应用及在工程上的应用;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讲述测量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包括施工测量基本工作、大坝施工测量、隧洞施工测量、渠道测量和大坝变形观测等。 本教材可供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信息、水文、工程地质、农林、环境工程等专业的师生使用,也可供从事水利水电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依据黄河上游尼那、山坪、直岗拉卡、康扬、苏只、黄丰、大河家等中型水电站的工程地质资料,通过对有关实测数据成果的统计论证,对红层软岩的矿物化学成分与物理力学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工程结构措施和防护处理措施。本书内容来自水电建设工程实践,技术资料丰富,并对国内其他地区的“红层”也进行了对比性探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国家电力公司已将此项研究纳入“特殊地质工程研究”课题,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2127)的资助。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水文、水资源科研和教学工作积累的成果。篇降水径流过程及其尺度响应(南方篇),针对降水径流过程这个水文学的基本问题,分为降水过程、降水截留过程、坡面产流过程、流域水文过程及其尺度响应等4章,阐述自然界水文要素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演变过程及规律;第二篇蒸发蒸腾过程及其水资源的植被利用(北方篇),在叙述植被蒸腾对地表水资源的利用机理和过程的基础上,针对干旱地区关键地貌区域的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方式进行分析和论证。 本书可供从事水文、水资源、生态和环境保护专业的科技人员以及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参考。
阳凡林、暴景阳、胡兴树编*的《水下地形测量 /海洋测绘丛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水下地形测量的 原理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水下地形测量坐标系、回 声测深相关的水声学与水声技术等原理性知识,海洋 定位与导航技术、船载声呐测深及底质探测技术、机 载LiDAR测深技术,水下地形测量主要误差来源及改 正技术,海底地形模型构建及三维可视化技术,并从 工程角度上叙述了水下地形测量项目的组织实施。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海洋测绘、海洋技术、海洋 科学、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工程与技术、港口航 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资源与环境、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管理等专业本科生及研究 生教材,同时也可供从事海洋测绘等方面的专业技术 人员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530-2012):大坝安全监测仪器检验测试规程》共8章,主要包括检验测试通用条款,变形监测仪器检验测试,渗流监测仪器检验测试,力、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仪器检验测试,环境量监测仪器检验测试及检验测试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530-2012):大坝安全监测仪器检验测试规程》衔接《岩土工程仪器系列型谱》(GB/T21029—2007),《岩土工程仪器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GB/T15406—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530-2012):大坝安全监测仪器检验测试规程》对大坝安全监测仪器(传感器)埋设前的检验测试项目、检验测试方法等做了规定。制定、调整和统一了大坝安全监测仪器在埋设前的技术要求、测试环境、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本书是对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数十年来水文测报自动化技术研究及实践经验的全面总结,共分12章,全面介绍了水文测报的设计原则与总体要求,详尽阐述了雨量、水位、流量采集技术,水情信息传输技术,测站测报控集成技术,水文测报计算机网络技术,水情信息集成技术,实时水情数据库,相应流量自动报汛技术,并对水文测验方式的创新进行了展望。 本书可供水利、交通、建筑等领域从事水文测报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分析方法选择、粒径分级等基本规定;分析方法的操作技术;级配计算与资料整理等。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调整了章节编排顺序等结构;增加了激光法分析技术及相关内容;补充完善了误差试验统计分析内容;增加了两种分析方法级配成果互换关系建立和使用内容;增加了泥沙分析室质量管理体系技术要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