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水利部安全监督司、水利部水利建设管理总站组织编写的水利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丛书之一。它以简明的语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安全知识和应遵守的安全行为准则,包括基础知识,基本规定施工安全职业健康和急救技能等五部分内容。读者通过阅读《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手册》,可以学习和了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自觉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
本教材共有10章,主要内容有:矿物与岩石;地质构造;地下水;地质作用;岩体的工程地质研究;库坝区渗漏;坝基(肩)岩体、岩质边坡、地下洞室围岩等稳定问题的工程地质分析;水利水电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 该书除用作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本科教材外,亦可供水利类其他专业的本科生选用及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张基尧同志作为20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建设改革发展的亲历者和推动者,参与探索了鲁布革经验,组织和指挥了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领导了水电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和全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上,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善于总结,善于发现,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之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现从他的大量论文和讲话中选取部分汇集成册,通过这部文集,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出20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不平凡历程。透视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 希望这部文集的出版,给我们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和完善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方式,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对于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水利水电企业的发展工作起到现实的指导
本标准规定了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原则、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工作深度,以及报告编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的大、中型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以下统称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改建、加固的水电工程和小型水电工程可参照使用。
《水工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是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会同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根据水利水电工程中预应力锚固技术发展需要安排编写的。本规范编制过程中,广泛收集了水利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的设计、施工和科研方面的成果,全面地总结了水利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技术的经验,并征求了国内有关行业预应力锚固技术部分专家的意见。 本规范共七章两个附录。其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一般规定、锚杆体的选型与设计、岩体预应力锚固设计、水工建筑物预应力锚固设计和试验与监测设计。
本书是根据2009年7月审定的“水工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教学大纲”编写的。全书内容包括:绪论,钢筋现场检查验收与管理,钢筋配料与代换,钢筋加工工艺,钢筋连接,钢筋绑扎与安装,钢筋施工班组管理。 本书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业的配套教材,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教材共分九章。章绪论,介绍水资源、水利事业和水利水电建设事业发展概况。第二章水利水电基本知识,介绍水文学、水力学、河流动力学、工程地质等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第三章水利枢纽,介绍水利枢纽的特性和组成,以及不同类型水利枢纽的典型工程实例。第四章挡水建筑物和泄水建筑物,介绍不同类型的挡水建筑物和泄水建筑物,以及这些建筑物的特点、分类、作用、构造、地基处理和施工方法。第五章取水和输水建筑物,介绍取水和输水建筑物的各组成部分。第六章水电站建筑物,介绍水电站的组成、压力水管、平水建筑物、水电站厂房以及厂房有特点的水电站、其他型式的水电站。第七章过坝建筑物,介绍不同型式的通航建筑物、过鱼建筑物和过木建筑物。第八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根据水利部1997年下达的技术标准制定(修改)计划,由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对SDJ12-78《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试行)和SDJ217-87《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滨海部分)》(试行)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将上述两标准的内容合并,并作必要的补充、修改,定名为《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划分水利水电工程等别的规定; 2.确定水利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级别的规定; 3.对不同地区、不同水利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确定洪水标准和安全超高的规定。 对SDJ12-78和SDJ217-87内容的补充、修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增加水闸工程和泵站工程等别的规定; 2.增加提防工程级别、洪水标准和安全加高的规定; 3.增加灌溉、治涝、供水等工程建筑物洪水标准的规定;
本书是“700米级高陡边坡及堆积体开挖与锚固施工技术研究”科研课题的总结成果。 该研究课题获得2006年度电力科技一等奖。 “700米级高陡边坡及堆积体开挖与锚固施工技术研究”是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2003年度立项的科研课题项目。该研究课题以小湾复杂地质高陡边坡开挖与支护工程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对象施工技术入手。其研究目的是:通过结合工程现场生产施工,进行大量的现场试验及专题施工技术研究工作,以总结一套较为完整的适合本工程及其它类似高陡边坡工程开挖与支护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的研究成果,以便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并在其他类似高边坡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 该课题所研究的700米级高边坡为目前国内外水电工程的开挖边坡。该课题研究的堆积体锚索施工为支护施工中技术难题*的项目之一。 该课
本书是以满足水利类本科专业的教学基本要求为原则,以SL72-94《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为主要依据编写而成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学基础,资金的时间与等值计算,经济评价与方案比较方法,不确定性分析,水利建设项目费用、效益计算与国民经济评价,财务评价,水权、水市场与水价,以及Excel在工程经济分析中的应用等。各章节名称和主要术语采用中英文对照。全书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介绍,并力求反映水利工程经济研究的新成果。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水利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科研及生产管理者参考。
为了规范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注水试验工作,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文件(水总科〔2005〕3623号),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共6章14节46条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及其适用范围; ——试坑单环注水试验适用条件、试验设备、现场试验和资料整理规定; ——试坑双环注水试验适用条件、试验设备、现场试验和资料整理规定; ——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适用条件、试验设备、现场试验和资料整理规定; ——钻孔降水头注水试验适用条件、试验设备、现场试验和资料整理规定; ——注水试验的记录格式和形状系数取值。
本书是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水利类专业规划教材,是根据全国水利中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制定的《水工模板工程施工》教学大纲编写完成的。本书共9章,内容包括绪论、模板工程基础知识、胶合板模板及木模板、钢模板、滑动模板、大模板、永久性模板、爬升模板及其他模板、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等内容。本书的编写全部采用新标准,广泛吸纳新技术,并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实用性,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按照教学改革要求,培养模板施工技能型应用人才。 本书可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水利水电施工专业、监理专业以及相关建筑施工专业等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其他相近专业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供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场地布置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场地布置决策理论、方法,开发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场地布置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通过理论计算可将优化后的施工场地平面布置以形象的三维施工场地布置图展现出来,并演示施工场地布置随工程进展的动态变化的过程,以及以形象、快速的可视化交互方式在三维施工场地布置图上进行施工场地布置的信息查询、修正。 本书可作为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水利工程、管理工程、计算机等相关专业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依据我国*颁布的水利水电工程定额及编制规定,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实际出发,以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编制全过程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基本建设和工程概预算概念,工程项目组成和项目划分,水利水电工程费用构成,工程定额,基础单价编制,建筑、安装工程单价编制,初步设计概算编制,投资估算、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招标标底与投标报价,竣工结算、竣工决算和项目的后评价,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计算机辅助系统等。 本书为大专院校水利水电工程等相关专业概预算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管道泄漏检测是目前国际水利工程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本书综合近期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系统地介绍了基于水力瞬变全频域分析的调水工程管道泄漏检测方法及典型的检验算例和试验实例,研究工作涉及水力瞬变、泄漏检测理论、模型试验和滤波技术等。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管道工程、输水规划和设计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亦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我国的化学灌浆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水电水利工程中采用化学灌浆解决了许多工程技术难题,如细微裂隙岩石地基帷幕防渗、坝基断层破碎带的防渗加固、砂土地层的防渗固结、大量渗水或流速较大的涌水封堵以及恢复产生裂缝缺陷的建筑物整体性等,应用的工程实例有三峡、葛洲坝、龙羊峡、新安江、丹江口、陈村、风滩、万安、小浪底、李家峡等。本标准是在全面总结化学灌浆施工经验的基础上,为规范化学灌浆施工行为,确保化学灌浆工程质量而制定的。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水总科[2005]623号“关于开展20项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安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共6章19节和3个附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施工压缩空气系统设计,包括供气方案确定,供气容量确定,供气设备选择,站址选择,压缩空气站布置,管网布置、计算与敷设,管道与管件选择等; ——施工供水系统设计,包括设计原则,水量、水压与水质,水源及取水构筑物,泵房,净水,输配水等; ——施工供电系统设计,包括设计原则,供电负荷计算,施工供电电源,施工变电站,施工配电网络,无功功率补偿等。
本标准的制定参考了DIN 4925-1:1999《带螺纹硬聚氯乙烯(PVC-U)水井用井壁管材和套管第1部分DN 35至DN 100英制螺纹管材》、DIN 4925-2:1999《带螺纹硬聚氯乙烯(PVC-U)水井用井壁管材和套管第2部分DN 100至DN 200梯形螺纹管材》、DIN 4925-3:1999《带螺纹硬聚氯乙烯(PVC-U)水井用井壁管材和套管第3部分DN 250至DN 400梯形螺纹管材》系列标准,GB/T 10002.1-2006《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并根据我国的生产和应用实际情况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本标准与DIN 4925:1999相比,主要差别为: ——根据实际需要管材公称外径由42 mm~450 mm扩大到110 mm~630 mm; ——增加了产品物理力学性能要求; ——增加了系统适用性要求; ——增加了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