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范的内容包括:坝型选择和泄、引水建筑物布置;筑坝材料选择和填筑要求;坝体结构和坝基处理;坝体与坝基及其他建筑物的连接;坝的计算和分析;分期施工和扩建加高;安全监测设计等基本规定和要求。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黄河治理开发中的地位及复杂的地质条件,决定了其渗控工程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本书介绍了渗控工程的设计思想、施工特点,系统总结了蓄水初期渗漏处理的成功经验,重点阐述了渗漏原因分析、渗漏途径探测与研究,以及防渗处理措施等方面的经验,对类似工程的建设管理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本书可供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运用个案研究方法和系统研究决策论辩为分析基础,进行政策论辩的价值研究,并探讨当前中国政策论辩实现的条件及方式。
本规范的内容包括:坝型选择和泄、引水建筑物布置;筑坝材料选择和填筑要求;坝体结构和坝基处理;坝体与坝基及其他建筑物的连接;坝的计算和分析;分期施工和扩建加高;安全监测设计等基本规定和要求。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粱式、拱式、桁架式渡槽的工程布置、结构型式、构造和结构计算,并对斜拉式渡槽、拱梁组合式折线拱渡槽作了一般介绍。在工程规模上以介绍中型渡槽为主,兼顾大型渡槽。此外,本书还适当地反映了近些年渡槽工程发展的新技术成果,对各种设计参数在采用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些作了必要的分析比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便于读者使用,在阐明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还附有计算实例及计算用表,内容全面、实用。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生活供水、工业用水及环境用水的迅速增加,跨流域、跨省际调水工程日益增多,特别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工,大中型和特大型渡槽发展很快,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本书收集了有关这方面的一些资料和研究成果,并做了一定介绍,可供参考。 本书可供渡槽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参考使用,
根据水利部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安排,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和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本标准。 本标准共14章45节269条和15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防潮(洪)标准与级别,基本资料,设计潮(水)位的确定,波浪要素计算,堤线布置与堤型选择,堤身设计,堤基处理,稳定与沉降计算,海堤与各类建(gJ)筑物的交叉和连接,安全监测,施工设计,工程管理设计。
本书共分九章,主要内容包括碾压混凝土坝概述及强制性条文要求,材料的质量控制,碾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求,碾压混凝土的施工试验基本要求,碾压混凝土筑坝的施工程序及工程要求,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技术,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的检测试验方法,碾压混凝土坝安全监测。 本书主要是作为修筑碾压混凝土坝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施工和控制质量的指导书,同时也可供从事水利水电建设人员、监理人员、建设管理人员参考。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水总局科[2002]15号“关于2002年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制定、修订项目及主编单位的通知”,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 (SL 1—2002)的要求,对《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SL 211—98)进行修订。 本标准共12章33节254条和6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土冻胀量的分级及其确定方法;冰冻荷载的分类、取值和组合;抗冰冻材料、结构的选用与布置要求;各类水工建筑物(结构)的抗冰冻设计。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有:将总则中的适用范围改为“适用于新建或改建的1、2、3级水工建筑物的抗冰冻设计,4、5级水工建筑物的抗冰冻设计和多年冻土区水工建筑物的抗冰冻设计的有关内容可参照执行”;增加“主要术语和符号”一章; 土的分类按现行国家标准和水利行业标准做了修改;取消原规范第2章中的标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水总局科[-2001]1号“关于下达2001年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及主编单位的通知”,按《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要求,制定本标准。 《调水工程设计导则》共18章67节,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水文、工程地质、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配置、工程总体布局及工程规模、水源保护、工程布置及建筑物、机电及金属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征地移民、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设计、工程管理、投资、经济评价。
本规范的内容包括:坝型选择和泄、引水建筑物布置;筑坝材料选择和填筑要求;坝体结构和坝基处理;坝体与坝基及其他建筑物的连接;坝的计算和分析;分期施工和扩建加高;安全监测设计等基本规定和要求。
本书以浙江省安吉县赋石灌区为例,对赋石灌区的标准化、信息化和智慧化的建设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 主要内容包括安吉赋石灌区的发展历程和概况、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升级和改造、数字灌区建设等。标准化建设是现代化灌区建设的基础,在赋石灌区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了信息化升级和改造,包括感知体系建设、网络建设、自动化建设等“补短板”建设,为之后的智慧灌区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智慧灌区为目标的现代化灌区建设,包括天空地一体化感知体系建设、数据仓建设、模型建设、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等,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本书适合于对灌区现代化建设有兴趣的读者、对水利智慧灌区有研究的同行、水利专业大学生及研究生等对象阅读。
本规范保留了原《规范》的章节结构,共分为总则、溢洪道布置、水力设计、建筑物结构设计、地基及边坡处理设计,安全监测设计等六章,并有五个附录。 本规范对原《规范》主要作了如下修改: (1)明确本规范使用范围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中岩基上的1、2、3、级河岸式溢洪道、删去了原《规范》中“兼顾厂顶溢流厂前挑流及泄洪隧洞出口的水力设计”的内容。 (2)充实了关于侧槽溢洪道的内容,并增加了关于面流戽流消能布置的内容。 (3)水力设计方面,在实用堰堰顶负压、WES堰、宽顶堰泄流能力,侧槽内横向水面差、边墙脉动压力、挑流鼻坎流速、泄槽收缩段、弯道及消力池等计算中,增加了若干系数的取值规定,补充了若干计算公式、图表。 (4)在“建筑物结构设计”一章中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改用了强度等级体系;按照GB50287-99《水
本书是在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历经50余年勘察、设计和科研取得数十项专题成果的基础上,对工程建设中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科学总结。系统论述了区域构造稳定,水库岩溶渗漏,近坝堆积体,枢纽区构造,废旧煤洞对工程的影响,工程高边坡的稳定,面板堆石坝基地岩土体的利用,地下洞室君的稳定,枢纽区渗流场和防渗处理,堆石料的勘察和评价等。在内容上有问题的提出,有争议的情况,有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采用手段、研究方法、工程处理措施以及效果评价,体现了宏现地质分析判断与多手段、多方法定量评价有机结合的现有工程地质勘察研究方向,反映了水利水电同类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水平。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土建、交通、矿山等领域的科研、勘察、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水利工程启闭机工程实践和教学的总结,书中列举了现代*的启闭机结构和计算实例,主要内容包括目前水利工程启闭机发展与现状,水利工程启闭机设计计算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启闭机结构,卷扬式启闭机的主要零部件,启闭机的计算载荷和计算原则,固定卷扬式启闭机的计算实例,移动式启闭机走行机构的计算实例,液压启闭机,启闭机钢结构的有限元静力学分析,移动启闭机门架结构的动力学分析等内容。 本书可供从事水利工程启闭机设计、制造、安装、研究人员和大专院校的师生参考使用。
《大坝安全监测理论与应用》在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大坝安全监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叙述了作者20年来在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分析、数学模型、异常测值分析和综合评价等方面所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及工程应用实例。全书共分为7章,其内容分别为: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和发展趋势,一些传统的和新兴的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监测资料整理整编和初步分析方法,大坝安全监测数学模型、监控指标和反分析,监测异常测值的分析方法,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体系、途径和方法,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 《大坝安全监测理论与应用》可作为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以及相近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大坝安全监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人员参考。
本书是在材料结构研究所10多年水闸安全检测与评估分析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水闸安全检测与评估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结构无损检测、安全评估理论等国家和部颁标准编写,对水闸安全鉴定的各项工作进行阐述。内容包括:工程现状调查的内容和要求,安全检测的内容与要求,复核计算内容和要求,水闸检测方法,安全评估准则、指标、方法,耐久性评估方法,水闸安全类别评定标准与方法等。提供了10座不同类型、不同安全级别的水闸安全检测与评估分析的工程实例。为方便读者查阅,附录提供了SL214-98《水闸安全鉴定规定》和SL75-94《水闸技术管理规程》的主要内容。 本书可供水闸管理单位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水闸安全检测与评估的单位和工作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作为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材或参考书。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水电站》除绪论外,共分3篇13章。篇水轮机, 内容包括:水轮机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水轮机蜗壳、尾水管及空化与空蚀,水轮机特性及选型,水轮机 调节;第二篇水电站输水系统,内容包括:水电站布置型式及其组成建筑物,水电站进 水口及防沙、防污和防冰措施,水电站渠道、压力前池及隧洞,水电站压力管道,水 电站水击及调节保证计算,调压室;第三篇水电站厂房,内容包括:水电站厂区及岸边 式厂房布置 设计,其他类型厂房布置及设计特点,厂房结构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水电站》主要供本科院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师生使用,授课时数为55 ~70学时。同时也兼顾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动力工程等专业使用,授课内容 和时数各专业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删减。此外,本书对
本版手册共分三部分:部分基本情况,第二部分防洪运用,第三部分兴利运用。本手册资料主要来源于水利部松辽委水文局提供的历史水文资料以及《尼尔基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尼尔基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尼尔基水库洪水调度方案》、《尼尔基水利枢纽洪水预报方案》、《尼尔基水利枢纽水资源论证报告》、《尼尔基水利枢纽近期兴利调度方案》(2010年松辽委防办编制)等报告。本手册以服务水库调度为目的,突出调度工作的重点内容。
氧化镁混凝土筑坝技术为我国首创,此项技术的研究进行了20多年。氧化镁混凝土筑坝技术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课题,包括水工结构、混凝土坝温度应力补偿水泥化学、混凝土变形及工程现场施工和原型观测等学科。实践证明,该项技术不仅是一项简化温控的混凝土坝防裂措施,也是一项快速施工的筑坝技术。 本书的内容包括:氧化镁混凝土筑坝技术特点、基本方法及发展历史;氧化镁混凝土筑坝温度应力补偿理论及设计方法;水泥、混凝土中氧化镁的膨胀机理和变形控制;采用氧化镁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工程实例。本书由国家科技学术专著出版基金和电力科技专著出版资金资助编著出版,为国家资深水电专家所推荐。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科研、教学以及工民建、铁路、公路等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全国水利水电类高职高专统编教材,是根据全国水利水电高职教研会制定的 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完成的.全书内容共分9章,包括重力坝、拱坝、土石坝、水闸、河岸溢洪道、水工隧洞戌坝下涵管、过坝建筑物、渠系建筑物、水利枢纽布置等。本书的编写全部采用新规范、新标准,广泛吸纳新技术,并针对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突出实用性,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 本书可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专科学枕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建设监理和水利上工程等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其他相近专业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供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