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施工与安装/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丛书》是《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丛书之一,主要内容包括:章、第三章主要介绍风电场内的基础工程,包括道路施工、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施工等;第四章主要介绍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分为陆上与潮间带两部分;第五、第八章主要介绍风电场的电气工程部分,包括电气接电技术、集电线路及光缆施工技术、箱式变电站施工技术以及升压站土建施工技术;第九章介绍风电场工程的施工管理;第十章介绍风力发电机组存放、保管与维护保养。
《中国大坝70年》突出了70年来中国大坝在不同年代建设运行的轨迹,客观反映了不同年代大坝建设运行的时代背景、规划设计理念、工程技术特点、建设管理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移民安置成效等,系统总结了不同年代大坝建设运行的成功经验和经历教训。全书由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组织编写,以概述加案例的写法,按照年代撰写概述和挑选代表性工程,邀请相关院士、专家和大坝建设管理单位参加编撰工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世界生动展现了70多年来我国大坝建设的辉煌成就,向业内人员提供具有系统分析和生动案例的中国大坝工具书。 全书分为上、下两册,按照十章呈现,*章呈现中国大坝发展历程,第二章至第八章呈现1950-1959年、1960-1969年、1970-1979年、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9年、2010-2019年的中国大坝工程;第九章讲水库移民安置和文物保护;第十章
为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统一水电站发电压力钢管设计标准,保证设计质量,做到运行安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修订本规范。《NB/T 35056—2015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代替DL/T5141—2001)》的主要技术内容是:一般管段布置、材料、水力计算、基本设计规定、一般管段结构分析、岔管布置及结构分析、构造要求、模型试验及水压试验、安全监测与运行检查。
《海上风电场防腐工程/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丛书》主要包括海上风力发电场概述、海上风电场的腐蚀环境与腐蚀特性、海上风电场的涂装防护与防腐蚀涂料、海上风电塔架的腐蚀与防腐、海上风机电气系统的腐蚀与防腐、海上风机基础的腐蚀与防腐、海上风机其它设施的腐蚀与防腐、海上风电场的维修保养及防腐案例、海上风电场防腐系统工程的发展及动向等内容。
本书共分为六篇,*篇为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知识;第二、三篇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两门*重要的专业课《水工建筑物》和《水电站》的学习指导,详细介绍了每一章的学习要点,并给出相应的复习思考题;第四篇为《水工建筑物》和《水电站》课程实验指导;第五篇为《水工建筑物》和《水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第六篇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指导。本书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和水利工程施工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践类课程的参考书。
本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主管领导郑天翔同志1952-1958年间的日记,它以领导者、组织者和决策者的独特视角,翔实记录了北京现代城市规划起步阶段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大量项目、工程、会议、事件和人物等重要史实,以及1953年、1957年和1958年三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研究和决策的过程,首次披露一大批鲜为人知的往事与细节,生动再现了首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者的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本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珍贵的史料价值, 作为官方史料的补充,可供城市规划史、建筑史、城市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研究参考,以及关心首都城市工作及城市发展问题的人士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168-2012替代SL168-96》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l-2002)的要求,对《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168-96)进行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168-2012替代SL168-96》调整阶段验收内容,将原“机组启动验收”内容并入阶段验收,调整竣工验收内容,取消初步验收,增加竣工验收自查和竣工技术预验收等一系列的内容调整。
本标准共9章61条和4个附录,主要内容有: ——确定本标准使用范围; ——规定了基本要求; ——规定了设备、设施管理要求; ——规定了运行管理要求; ——规定了检修管理要求; ——规定了安全管理要求; ——规定了岗位培训管理要求; ——规定了文明生产管理要求; ——规定了档案管理要求。
本书以水电厂设备A修(或全检)为主线,详细讲解了电气二次设备的检修与维护作业流程、工艺要求、质量控制标准、常见故障诊断及处理方法,以及检修管理模式的创新等。全书共五篇,主要内容包括:水电厂电气二次设备及检修简介,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计算机监控系统检修,发电机励磁系统检修,电气测量系统检修。 本书重点针对现场实际操作,内容丰富、易懂、实用,适合于水电厂检修维护人员、管理者学习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蓄水安全鉴定、竣工验收技术鉴定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223-2008)明确规定:水库工程下闸蓄水验收应具备的条件之一是蓄水安全鉴定报告已提交;大型水利工程在竣工技术预验收前,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中型水利工程,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 本书为适应水利水电工程安全鉴定的需要,结合《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鉴定导则》(SL 670-2015)的具体要求,针对各参建单位自检报告需反映的内容,编写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报告、工程地质自检报告、工程施工监理自检报告、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金属结构自检报告、工程施工自检报告、工程安全监测自检报告、运行管理工作报告、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的写作要点,并附报告示例,
本书主要包括: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理论,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验收、保修,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标准与强制条文、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561-2012):水利水电工程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规范》共15章26节346条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基本规定;——环境条件;——裸导体;——封闭母线;——电力电缆;——高压开关设备;——电力变压器;——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变频装置;——中性点接地设备;——过电压保护设备;——绝缘子及穿墙套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561-2012):水利水电工程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款有:2.0.15。以黑体字标示,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为进一步提高水电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强化工程项目划分,建设优良的工程产品,编者在依据水电水利建设工程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实际,编写了《水电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划分操作指南》一书。内容紧密结合工程质量管理的核心,提出以工程项目划分为纽带,将工程质量检验、合同管理、质量评定、档案管理、工程结算与决算融合在一起的新思路,并就水电水利枢纽工程,机电安装工程、水工金属结构工程,以及公路工程、房屋建筑等各类工程,阐述了工程项目划分方法,为工程质量管理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提出了相应措施,促进水电水利工程整体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本书共分十五章,分别是:水电水利工程项目划分与合同的联系,水电水利工程项目划分程序与原则、水电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划分、水电水利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
《电气设备运行》共分十五章,内容包括:电力系统的概述,变压器的运行,高压断路器的运行,互感器的运行,隔离开关的运行,消弧线圈的运行,绝缘子、套管的运行,防雷设备的运行,水电厂的继电保护,水电厂的厂用部分,水电厂水轮发电机的运行和常见电气故障及处理,接地装置的运行,水电厂综合自动化系统,电气设备倒闸操作,安全工器具的使用。 《电气设备运行》可供从事电气设备运行和维护的工作人员参考和使用。
《引调水工程物理探测与检测技术应用研究》系统介绍了引调水工程前期勘察中所采用的物理探测方法、技术特点以及引调水工程质量无损检测技术与方法。全书共分5章。章主要介绍了引调水工程发展历程、功能分类、主要建筑物等,并结合主要建筑类型详细说明了不同建筑物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第2章主要介绍了引调水工程勘察的工程地质基础、勘察对象地质特征以及物理探测方法综述等;第3章主要针对引调水工程勘察中的物理探测方法和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分析,并就其基本原理、外业工作方法及成果解释等作了详细介绍;第4章结合引调水工程建设中或完成后的质量特征,详细介绍了无损检测方法的应用条件、现场测试技术以及成果分析等,并就有关工程质量无损检测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第5章给出了引调水工程物理探测的工程实践和质量无损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如生态保护立法、执法、流域综合管理等),使水生态系统的四个过程因子得以改善,即水文情势和水质改善、河湖地貌景观修复、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维持与恢复,从而改善河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水和谐。本书共8章,从水量、水质、水生态(生境 水生生物)、水景观与水文化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水环境污染处理技术、生境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环境流调控技术、水景观与水文化营建技术等多项当前具有实践成果、经济可行的技术,并总结提炼了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工程案例。本书具有的技术实用性,可供水资源、水生态、环境工程、城市景观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参考。
《看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蹲点实录》通过“俯视”、“注视”、“审视”三个视角,以纪实的态度、文学的笔触,图文并茂,由表及里,由宏观到细节,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这一国之重器。 《看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蹲点实录》中收录了20篇文章,是南水北调宣传中心记者们在工程一线长期蹲点时的见闻及感悟,其中既有对重要历史节点的翔实记录,也有对南水北调建设者的着力刻画,还有对南水北调精神的提炼升华。由于作者身份特殊——既是记者又是建设者——既是新闻人又是南水北调人,故而形成了《看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蹲点实录》既具有客观写实性又饱含深知与深情的独特魅力。
电流变技术被人们认为是一门极富革命和创新意识的高新科学技术,有人认为它是当代一门未来技术,有人认为它能引起某些工程领域革命性的变化,并从中看到了第三个机器时代的曙光,也有人认为它具有为社会创造成亿元经济效益的潜力。 本书是作者在此领域从事多年科研和实践的基础上写成的一本专著,全书共有六章,章介绍了有关电流变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及当前的现状、存在问题;第二章阐述电流变效应的基本原理;第三章介绍电流变液体的组成、性能及影响其性能的有关因素;第四章介绍测试电流变液体性能的有关仪器设备、测试方法和标准;第五章介绍电流变技术的工程应用及举例;第六章是全书的总结,详谈了它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前途,最后还附有电流变技术的重要文献和资料。 由于电流变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热门科学,外
感应加热是一项既节能又环保的先进技术。感应加热器(炉)适合毛坯形状简单、生产批量大的毛坯件的锻造、热冲压,工件的热处理及军工、汽车、拖拉机、铁路机车车辆等行业的工厂、企业用于金属加热与熔化等。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感应加热技术,包括感应加热与节约能源、感应加热的物理基础、金属的感应加热、感应加热的方式(工频、中频)、感应加热的计算原理、感应器的设计计算,汇编介绍了40种典型的在各行业中应用的感应加热器(炉)。 本书可供从事感应加热设备设计、使用与节能工作均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全面,详尽地介绍了三相电动机定、转子绕组的类型、故障、检查、修理、接线、重绕改绕计算,以及重换绕组工艺和修后必要试验等内容。书后还附有各类三相电动机定、转子绕组黑白、彩色接线图300余幅,80余个常用系列三相电动机的铁心、绕组技术数据,以供读者使用中参考。 本书叙述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条理清晰。是一本解决三相电动机绕组修理实际问题的专业书,可供工矿企业,乡镇企业从事电机制造、维护、修理工作的电工和技术人员参考。
《水力旋流器》简要论述了流体涡流运动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水力旋流器分离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根据涡流运动中大切线速度的轨迹特性,建立了一套通用的水力旋流器工艺计算方法和编制出实用的水力旋流器选择计算程序,并用外大量的生产实例见证了它们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水力旋流器》主要内容是:水力旋流器的生产能力、分离(级)粒度、产物分配、分离(级)效率、旋流器选择、给矿泵选择的工艺计算方法和程序以及旋流器工艺参数选择和旋流器技术的应用。 《水力旋流器》主要供矿物工程专业生产、设计和科研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在实际工作和教学活动中使用,亦可供石油、化工、煤炭、建材、环保、水电、卫生和粮食加工部门的科技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人类的根基: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水土资源》探讨的虽然仅是水土资源及其维护,但涉及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却可视为当代生态问题讨论的缩印,其中包含了众多备受争议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生态危机是20世纪末开始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严峻问题。在世人认识到生态危机严重性的同时,随即也引发了一系列尖锐的论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学科理念出发,对生态危机的认识和理解各不相同,所提出的生态危机的解决办法也是大相径庭。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背景下,《人类的根基: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水土资源》一书的出版显然具有其特殊意义。因而,对《人类的根基: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水土资源》作一个简单的述评肯定有助于人们对于生态问题理解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