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系统阐述喷水推进和推进泵理论及工程设计技术的论著。全书共10章,前4章讨论了喷水推进与舰船总体性能匹配优化的相关内容,重点论述了喷水推进的理论、喷水推进装置的分类及其适用范围和喷水推进主要参数与舰船总体性能匹配优化技术。后6章介绍了喷水推进装置分系统,重点论述了喷水推进轴流泵环量理论设计方法、喷水推进混流泵三元可控速度矩设计理论和方法,前瞻性地对两种新泵型 高比转速前置导叶喷水推进轴流泵及低比转速喷水推进轴流泵进行了探讨。 有关喷水推进的专著国内外较为罕见,作者将四十余年专业从事喷水推进和推进泵理论研究、技术设计、试验以及工程应用的积累和心得,总结归纳撰写成本书,提出了喷水推进的新思想与新技术,把握了喷水推进技术的发展方向,可供舰船科研设计单位、船舶工业主管部门、舰船使
《船用螺旋桨技术研究及系列图谱》从工程实践和物理概念方面做些探讨。其中,*部分包括螺旋桨的几何形状、桨叶剖面翼型的变化:在复杂运动状态(变速、调速和不同方位角时)中,螺旋桨的流体动力状况和相应工程技术对策;空泡现象和船后伴流场的模拟试验和评估等。为应对现代各种用途船舶对螺旋桨的要求(控制空泡、减振、降噪等),出现了现代径向变螺距、周向侧斜、轴向预置纵倾的翼形剖面桨叶船用螺旋桨。第二部分包含一些经过实验检验,证明可用的新的螺旋桨系列图谱,它们分别针对不同类型船舶所需载荷系数各异的螺旋桨。 《船用螺旋桨技术研究及系列图谱》可供从事船用螺旋桨研发和使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船舶和海洋工程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阅读。
本书是作者近20 年来在大跨度斜拉桥抗风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总结,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 计划课题和国家973 计划项目的基础研究成果以及10 多座大跨度斜拉桥(包括4 座采用颤振气动控制措施的斜拉桥)的应用研究成果。全书共分十三章,内容包括斜拉桥跨度演变、斜拉桥抗风设计概念、非平稳随机风场特性、斜拉桥结构动力特性、斜拉索风载性能、斜拉索风雨激振及其控制、斜拉桥非平稳抖振分析、斜拉桥涡振特性与时域计算、斜拉桥颤振稳定及其控制、非完全相似模拟风洞试验、全过程风效应数值模拟、超大跨度斜拉桥抗风稳定性、总结与展望。本书可供桥梁科研、设计及施工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桥梁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学习参考。
本书重点分析了船舶交流电力推进系统的相关技术及特种电力推进技术,同时也兼顾了直流电力推进系统。全书共分13章,第1章简单介绍了船舶电力推进的基本概念、构成、特点、分类、应用及发展状况。第2章介绍了船舶电力推进中的螺旋桨基本理论、工作特性及螺旋桨对推进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要求。第3章介绍了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中所采用的各种推进电动机,包括直流推进电动机、多相异步推进电动机、多相同步推进电动机和多相永磁推进电动机。第4章介绍了船舶直流电力推进系统,包括直流推进系统的主电路连接方式、简单的G-M系统、带蓄电池组的G-M系统、恒功率系统、恒电流系统以及带整流输出的交流发电机-直流电动机推进系统。第5章介绍了交流电力推进系统中所采用的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及其构成的交-交变频器、多电平变频器、H桥型变频器和电流源型变
张会生、周登*编*翁史烈主编的《燃气轮机可靠性维护理论及应用(精)》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燃气轮机维护理论及方法研究的专业书籍,主要内容包括燃气轮机可靠性维护理论的基础知识,燃气轮机RCM技术中所使用的理论方法及工具,燃气轮机维护中常见的各类故障分析以及维护方式和策略,RCM技术的应用分析等。本书可作为燃气轮机(或相关设备)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教学用书,也可以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燃气轮机系统维护技术相关的管理及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用问答的形式将看似枯燥、乏味的航运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拉近了普通读者与航运历史、航运建设以及航运发展的距离,聚焦航运文化,现代航运水上运输和服务管理所需的基础知识,以通俗易懂的问答式语言风格,阐释了船舶、港口、货物、船员、航运组织与管理、航运市场、航运政策与法规、航运服务、航运新技术、航运安全等领域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该书普及现代航运基础知识、中国航运事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进一步帮助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年朋友丰富航运知识,增强海洋意识,立志于投身国家航运事业,为现代航运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记录先秦中国海路开拓、宋代出现航海罗盘以及元明清针经导航。全书既有古代汉籍的编辑整理,又有一些近期新搜集的资料,包括古航海图、古书影图、发掘的古船、现代建造的复原图及各类船模、相关的出土文物和古陶瓷器。包含中国南海、东海沿岸及诸岛由古迄清的详尽记录,反映中国人对祖国海疆的发现、开拓和经营,资料翔实而不夸张。专家齐集校点,以便世代流传,促进对外文化交流。
《中国航海史基础文献汇编(第3卷):杂史卷(套装共7册)》全面系统地检索、整理、研究自远古至新中国成立之间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正史、别史、杂史、方志、考古、档案、图画、学术、海外典籍等各类基础文献,将其中与中国航海(含通海江河航行)历史相关的活动、事件、人物、地区、运载工具、航行技术以及航海管理机构与政策等图文资料辑集成册。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现代船舶电力推进技术的学术专著。全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组成结构、数学模型和控制方法;根据设计规范和技术要求,给出了实际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设计案例和仿真结果;详尽介绍了目前国际先进的技术方法和设计理念;还探讨了未来新的技术发展趋势。为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国内外进展、关键技术和研究设计方法提供学习和借鉴。
本书共三篇,主要内容包括:船舶电机、电气及控制;船舶电站及电力网;船舶无线电通信设备。本书是针对船舶设计、船舶制造、船舶修理及船舶检验专业的学生及有关科技人员应用船舶电气与通信的需要而编写的,也可供从事轮机管理、船舶检验、船舶修造的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为《水运工程施工标准化建设指南》施工工艺篇码头工程分册,是在总结全国水运工程施工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吸纳全国各地码头工程施工标准化的实践经验和工艺创新成果编制而成。本书重点介绍重力式、高桩、板桩三种形式码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化管理措施和要求,采用大量工程实例图片进行示意,从工艺简述、工艺准备要点、工艺实施流程、工艺控制重点等四个方面,提出成熟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工艺的推荐性要求,内容符合现行水运工程标准规范,对引导实施施工标准化管理的思路和方向、规范码头工程施工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书适用于大中型重力式、高桩、板桩码头工程施工管理,也可供小型重力式、高桩、板桩码头或其他结构形式码头工程的施工管理与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是根据船舶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分析、维护、保养、检修的特点编写的。本书主要包括有船舶电器、电机、船舶辅机电气控制系统、船舶电站、主机遥控系统、智能柴油机控制系统、船舶巡回监控系统的维修内容。本书侧重于实用性,通过大量的实际设备电路阐述了船舶电气设备的维修方法。而且对于每个设备都首先阐述其工作原理、电路特点,然后讲解检修方法,使读者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本书可作为轮机和船舶电气管理专业的船舶电气管理与维修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在职轮管人员的船舶电气设备维修培训或自学教材,亦适用于修造船厂电气技术人员阅读。
1995年,出自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一本专业词典的校阅工作,当时由于期限短,手头资料有限,又正值老伴病危,所以校阅很粗糙,内心一直感到很愧疚。由于工作参考,我浏览了部分有关的词典,发现市面上的词典出版时间虽然迟早不同,但因为几十年的闭关政策,根据的版本源却都是很久以前的,即20世纪60年代,甚或是50年代以前的,因此,存在不少缺点,主要有: 1.近二三十年来本专业的新技术、设备、仪器以及管理方面的词汇不足。 2.国内外的词汇都是在不断发展的,不仅会出现新词汇,旧的也常被赋予新义,或者废除。正如季老(羡林)说的:词典要跟上时代,与时俱进。 3.有少grill,从50年代译错或译得不太妥帖,流传至今,甚至在国标中出现。其中还有的是我们自己再派生出的新词,以至错上加错,亟须改正。 4.许多专业名词
《船舶与海洋出版工程·航母与潜艇系列:舰船噪声控制技术》是叙述船舶噪声控制技术的专著,从噪声产生的机理和噪声分类讲起,介绍了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声学的基本知识、如何对噪声进行评估、船舶噪声源的分布和种类、声级估算和船舶噪声控制技术等知识。分别从吸声、隔声、隔振与阻尼及消声器的降噪减振等方面,具体分析了船舶噪声控制的方法,还介绍了船舶噪声的测量。 《船舶与海洋出版工程·航母与潜艇系列:舰船噪声控制技术》可供海洋工程和船舶工程设计研究人员、船舶制造和使用人员特别是海军官兵参考,也可作为船舶噪声控制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
《标准造船合同总论》以标准新造船合同(上海格式)的制订为核心,从介绍制订背景、过程和积极意义入手,重点阐述了标准新造船合同(上海格式)条款的内容。同时,通过对国内外现有各种标准造船合同文本进行比较、研究和讨论,对造船签约工作中的设计、监管、合同价格调整、技术、质量、交船、保险、选择权、当事人违约、合同解除等各个环节,都提供了可操作性、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是一本具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的船舶合同法规性著作。《标准造船合同总论》可用作为大专院校船舶及海洋工程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对海事律师来说,也不失为一本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工具书。本书由戴耀南、蔡鸿达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