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论述固体火箭发动机中的传热和热防护问题。在总体内容安排上,突出了专业特点,并注重工程计算和应用。 全书共分3部分。第1部分包括第1章至第3章,主要阐述3种传热方式的基本原理和计算;第2部分包括第4章至第9章,讨论传热理论在固体火箭发动机中的应用,着重介绍固体火箭发动机中燃烧室及喷管等主要受热部件的传热计算及热防护方法;第3部分是第10章和第11章。第10章主要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传热具有的瞬态和高强度特点,以一维热传导问题为例简单介绍了非傅里叶效应,第11章介绍计算传热学的初步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火箭发动机专业的研究生教材或高年级本科生的选修教材,也可供从事固体火箭设计的科技人员参考。
《稀薄气体动力学计算》系统介绍了稀薄气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程和基本方法,特别讲述了高超声速再人飞行时稀薄气体DSMC的数值算法。 《稀薄气体动力学计算》是一部从基础到前沿、关于稀薄气体输运理论与数值计算方面的学术专著,是一部研究与计算在地球大气层以及火星大气层中作高超声速稀薄流动问题的学术专著,在国内外并不多见。从这个意义上讲,《稀薄气体动力学计算》的出版,填补了稀薄流动问题的缺憾。 《稀薄气体动力学计算》中以简明扼要的论述使读者对稀薄气体动力学的计算全貌与前沿课题均有所了解。可供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流体力学和航空航天专业的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作为从事航天飞行器热防护以及星际航行时气动力辅助变轨控制领域研究人员的参考书和工具书。
本书首先介绍了导航术的发展历程和卫星导航的基本原理,其次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状况进行了说明,然后围绕应用领域分别从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及消费娱乐应用、目标跟踪与人员监控、环境监控与公共安全、测绘应用、农业应用、军事应用、交通应用、民用航空应用八个方面介绍了北斗的应用和前景,*后系统总结了北斗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战略意义及价值。
《通用航空概论》依据高职高专教育 以应用为目的,基础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 的原则进行编写。本书根据通用航空产业体系和生产实际,结合民航规章与行业发展需要,对通用航空关键要素和环节做了全面介绍。编写内容注重实务,案例丰富,便于理解,易于掌握。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通用航空认知、通用航空器、空域管理与飞行服务、通用机场、通用航空运营管理、通用航空飞行组织与实施、通用航空器适航与维修、飞行员驾驶执照培训等章节。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是怎么研制出来的,它携带了哪些科学探测仪器,要完成什么样的探测目标?如何把嫦娥一号卫星送入绕月球飞行的轨道?着陆探测器如何在月球上着陆,月球车如何在月球上进行巡视勘察,取样返回探测器如何把月球样本带回地球?苏联早期的月球探测活动遇到了哪些难题,取得了哪些成果?苏联为什么没有把航天员送上月球?阿波罗工程是如何实施的,美国如何把航天员送上月球并使他们安全返回?为什么要在月球上建设基地,如何在月球上建设基地?…… 本书从读者关心的问题出发,回顾了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的论证和实施过程,介绍了我国实施月球探测工程的重大意义,介绍了绕月探测工程和未来我国月球探测工程要实现的工程目标与科学目标,详细讲解了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发射知识,讲解了着陆
本书主要介绍航空货运的发展历程,航空货运管理体系及法规,航空货运业务形式及其特点,航空货运管理中的计划、组织、质量控制、协调及航空货运管理新发展。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航空经营管理、货运专业的教科书,亦可供货运从业人员参考。
本书继承第1版的风格,修订时删去了部分陈旧的内容,增补了近年来林木育种学的近期新研究进展,力求内容系统、结构合理、概念准确,并充分反映林木育种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 全书共分12章,按照林木育种的基本程序(即“选、育、繁、测”)来设计教材内容和结构,包括绪论、林木选育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杂交和倍性育种、遗传测定、林木抗逆性育种、木材品质遗传改良以及林木育种策略等内容,数字课程中配有英汉名词对照、名词释义、参考文献等。 本书是为林学类专业本科生编写的教材,也可作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保护、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供从事林木育种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主要涉及自由紊动射流的基本特征、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其中,第1章介绍紊动射流的定义和基本特征;第2章介绍紊动射流的基本方程、紊流模型和直接数值模拟;第3章介绍平面自由紊动射流的基本理论;第4章介绍圆形自由紊动射流的理论;第5章介绍复合自由紊动射流的理论;第6章介绍自由紊动混合层的理论;第7章介绍可压缩二维紊流自由射流;第8章简单介绍合成射流。 本书物理概念清晰,理论推导严谨,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流体力学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认识飞机》分为五章,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了飞机的相关知识。 *章 初识飞机 飞机基本常识 ,带领读者思考了有关飞机的几个基本问题:何谓飞机、飞机由谁创、飞机升空的秘密、澎湃动力如何产生。 第二章 走近飞机 飞机基本构造 ,首先带领读者虚拟漫游了飞机内部,从机头雷达罩进入,穿过驾驶舱到达客舱,接着转入下层货舱,*后止步于机头下方的电子设备舱;接着对飞机的翅膀 机翼和尾翼进行了讲解,然后对飞机的腿脚 起落架进行了分类和讲解;*后进入飞机的心脏 发动机,认识形形色色的发动机,了解动力之源的傲人威力。 讲解清楚飞机的基本构造后,第三章 林林总总 飞机分类 对当今世界大小不一、功能各异的飞机进行分类,并梳理出每一类之中的飞机。 分类之后,《认识飞机》进入鉴别模块,第四章 识别飞机 世
本书是航空航天院校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载人航天生命保障技术课程选用教材,系统介绍了载人航天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技术的基本理论。内容包括:空间环境因素、环控生保系统的功能组成、载人航天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基础、供气调压分系统、座舱大气再生与污染控制、温湿度控制分系统、水管理技术、废物管理系统、火情探测与灭火系统、航天服系统以及生物生命保障系统等。为了便于对基本内容的深入理解,编入了一定数量的思考题。 本教材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根据国防科工委“十一五”规划教材的要求,针对力学专业的教学需要编写。《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内容包括:绪论,飞行器动力学建模的基本方法,飞行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飞行器姿态动力学,飞行器姿态稳定控制,复杂航天飞行器动力学,载人航天飞行,星际飞行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力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或相关专业的学生对航天飞行器的背景知识增加了解,掌握空间飞行器动力学分析的基本方法,明确航天器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把握复杂航天器动力学研究的方向。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力学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或自学用书,也可供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