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防震减灾科普丛书》的第1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进行了介绍。全书共分7章:首先描述了地震的发生背景,即我们生活的地球的演化历史、内部构造以及有关大陆形成的三个假说;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地震的成因,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地震的类型加以划分;然后阐述了全球范围内和我国范围内的主要地震带分布情况;后对地震灾害及发生地震时的伴生现象进行了直观的描述。此外,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在第6章对一些常用的地震术语进行了讲解;在本书的后,选择了20世纪以来国内外的几个典型大地震呈现给读者。 本书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地震科普读物,也可供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的学生及教学人员使用。
文件单行本。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发挥海南省生态优势,深入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制定本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实施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主要目标,提出了实施的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
《室内环境治理员》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按照标准、教材、题库相衔接的原则组织编写,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推荐辅导用书。书中内容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室内环境治理员》(试行)要求编写,是高级室内环境治理员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命题的直接依据。 《室内环境治理员》介绍了高级室内环境治理员应掌握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涉及污染评估、治理施工以及设备维护与药剂材料管理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技术规程 CJJ/T 243-2016 备案号 J 1270-2016》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熊培云的社会观察,他的文笔,是如此细致和娓娓道来,让我恨不得重回小学,对自己的文学功底、人文社会科学 推倒重来 。对于我们这些从抑制独立思考的教育体系中出来的人来说,到大学毕业时还能保留住自己个性、特别是保留住思想个性的人,实在渺渺无几,而能够像熊培云这样独特洞察人、社会与国家的人就更是难得了。读他对电影、对文艺、对著作的评论,是一种思想享受。他的才华是上帝给我们中文世界的礼物,这种礼物让我们没有理由不感激。
本教材紧密联系大气和废气监测岗位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结合环境监测工作的特点,以实际操作项目为核心,融大气和废气监测相关理论知识为一体。教材以*环境监测标准和规范为依据,设计了大气和废气监测基本技能训练任务十三个,分为三篇。其中环境空气气体状态污染物监测篇实训项目有: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环境空气 氨的测定、环境空气 硫化氢的测定、环境空气 硫酸盐化速率的测定;环境空气颗粒污染物监测篇的实训项目有:空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测定、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环境空气铅的测定;污染源监测篇的实训项目有:饮食业油烟的监测、污染源采样。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以实用为出发点,通过大气和废气监测项目的实训,强化学员的环境监测职业技能,以使
《绿色的家园(人与环境)》全面系统的介绍了环境方面的知识.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并配有大量精美图画,不仅能丰富知识、拓展视野,还可以引起青少年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随着工业的发展,我们的家园正在遭受无情的毁坏:石油污染、汽车尾气、森林锐减、物种灭绝等等,人类正在危害自己,贻害子孙,环境危机的警钟已经敲响! 《绿色的家园…一人与环境》一书将带你了解环境破坏的原因及引起的严重后果,让你知道该为我们的家园做些什么……
《3S技术与野生动物生境评价的结合--优势问题和未来》由沈爱民编著,本书将为广大野生动植物领域的科研人员、在校师生和热心的野生动植物爱好者,提供一部了解中国主要大中型哺乳动物的种群、生境、保护、生境评价方法及应用的有用的参考书籍,也为喜用、善用和薛涌3S技术应用的人们提供资料参考,共同分享3S技术的应用经验和野生动物生境评价经验。
本规程适用于后张法预应力污水处理卵形消化池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2012-01-01实施。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E20063 77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水量与水质;4.渗沥液处理工艺;5.总体布置及配套工程;6.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7。工程施工及验收;8.工艺调试与运行管理; 9.应急处理措施。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4]66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一般规定;3.堆体整形与处理;4.填埋气体收集与处理;5.封场覆盖系统;6.地表水控制;7.渗沥液收集处理系统;8.封场工程施工及验收;9.封场工程后续管理。 本规程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改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7]12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填埋气体产气量估算;5.填埋气体导排;6.填埋气体输气管网;7.填埋气体抽气、处理和利用系统;8.电气系统;9.仪表与自动化控制;10.配套工程;11.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12.工程施工及验收。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选址;5 总体设计;6 垃圾接收、输送与预处理;7堆肥工艺;8检测;9辅助与公用设施;l0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11工程施工及验收。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修订了标准名称; 2对堆肥处理原料的适用范围作了补充; 3补充和增加了适用于所有高温好氧堆肥工艺的技术内容; 4新增了基本规定、总体设计、垃圾接收、输送与预处理、检测、辅助与公用设施、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工程施工与验收的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