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标准是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配套标准分析方法之一。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监测总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本书揭示了生态环境恶化的各种表现,阐述了全球在治理生态环境中的矛盾和斗争,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和搞好环境保护的对策。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等七部法律的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进行修改,对其中的第六条、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十四、第十五条、第十七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九条、第四十二条、四十三条、四十八条、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进行了修改。本书主要内容为近期新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全文。
《公民环境保护法律知识问答》主要内容以问答形式编写,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主要的法律法规?公民发现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可以怎么做?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公民违反有关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规定,会受到哪些处罚?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原则有哪些?公民应如何贯彻这些原则?公民如何与违反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行为做斗争?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哪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未按规定缴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将面对怎样的处罚?为什么要进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随意倾倒、抛洒或者堆放城市生活垃圾将面对怎样的处罚?等。
如果经济效率是用于评价环境政策的准则,则经济手段常常更优于制定规章的管理手段。这是因为理论上它们可将完成给定污染控制水平的费用减小到*程度;因为它们会在规定的控制水平上为进一步削减排放提供财政刺激,由此激励技术创新;同时还因为它们能够产生资金,或作为新的排放削减活动的“专项费用”,或且于补偿不期望的公平效果问题。总之,经济手段被认为既能提供刺激长期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灵活性,而在同时 可为短期中费用有效的排放削减活动作贡献。 大量的理论结果证明,利用经济手段作为回答气候变化问题的政策的组成部分,可以取得潜在的效率改进。本书从运用“可交易的*”和“税”两种市场经济的手段入手讨论了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实际可能性。
过程工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没有过程工业就没有产品制造业,也就没有灿烂的现代文明。而传统的过程工业大都以天然资源为原料、对环境形成一定程度的改变为代价,且容易造成突发的环境灾难。这方面的教训非常深刻。现任工业的发展应该起与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并发展清洁生产。本书既从这一角度出发作了简要介绍,特别指出了两类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强调发展以绿色化学、绿色过程为特征的清洁生产是十分重要的任务。
党的十七大在党的重要文献中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这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新观点,也是十七大报告理论创新的一个亮点。为了帮助广大读者全面学习、深入领会这一重要思想观点,编者们编写了这个学习读本,对有关生态文明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读。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防治噪声污染,保障城乡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声环境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93)的修订,与原标准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扩大了标准适用区域,将乡村地区纳入标准适用范围; ——将环境质量标准与测量方法标准合并为一项标准; ——明确了交通干线的定义,对交通干线两侧4类区环境噪声限值作了调整; ——提出了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的要求。 本标准于l982年首次发布,1993年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GB 3096——93和GB/T 14623——93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