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环保设施运行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燃煤火电机组环保设施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高生产运行人员、检修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适应员工岗位培训工作的需要,中国大唐集团牵头组织,由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编写本套系列丛书。本系列丛书包含脱硫生产技术问答、脱硝生产技术问答、废水处理生产技术问答、除灰除渣生产技术问答。本丛书以燃煤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技术为主线,建立环保设施运行培训体系,编写内容紧密结合现场实际,以仿真培训为训练手段,以技术问答的形式解决环保设施运营生产问题,知识点全面,突出理论重点,注重实践技能,实用性和技术性强,能够切实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
本书采用问答的形式,从污水处理厂投产前应具备的开车条件入手,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做了系统介绍,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厂投产前基本条件、技术管理、生产操作管理、运行中异常现象剖析及处理、污水处理新技术实践、污泥处理技术、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污水处理药剂、分析检测技术等。 本书内容实用,可以帮助污水处理行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了解和认识污水处理工艺的原理及特点,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针对目前国内水处理的特点,本书系统介绍了工业水处理中,常见工业给水和废水的处理原理及方法,内容涉及浊度的去除、除盐淡化、冷却和循环水处理,以及废水处理的物理、化学、物化及生物处理方法。 本书内容简单易懂,以相关技术的实用性为目的,可供高等院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等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从事工业水处理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是我国本专门论述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书籍。参考借鉴了国外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先进技术和技术规范,并总结了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厂的运行管理成果。全书共分五篇。篇介绍了垃圾焚烧的基本原理,包括焚烧概念、过程、影响因素、物质平衡分析、热平衡计算等;第二篇系统介绍了垃圾焚烧的工艺,包括前处理与供料系统、焚烧系统、灰渣处理系统、余热利用系统、烟气净化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等;第三篇介绍了垃圾焚烧的各种设备,如垃圾破碎机、焚烧炉、烟气净化设备等;第四篇介绍了垃圾焚烧厂烟气、水、渣、恶臭等处理技术;第五篇介绍了垃圾焚烧厂的建设与运行管理。 本书可供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垃圾处理厂设计、科研及建设单位、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相关法律和法规,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发布的《铬渣污染综合整治方案》,确保环境安全,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为暂行标准,待国家有关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实施后,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水泥科学与新型建筑材料研究所。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4月13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7年5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本教材既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又突出操作技能的培养,实现了培训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有效对接,形成一套完整的污水处理工(三级)培训体系。本教材内容共分为6章,主要包括:污水监测方法、污水处理的工艺参数和影响因素、污泥处理的工艺控制、污水处理常用设备的故障及其排除、污水处理系统常用电气与自动控制技术、安全管理等。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全书共10章,分为基础篇和应用篇。基础篇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国大定化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固定化对微生物生理及代谢活性的影响、固定化微生物应用的理论及工程分析等;应用篇主要内容包括:因牵连下化微生物用于废水好氧及太氧生物处理、生物脱氮、处理重金属离子、处理难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以及环境分析与监测等。 本书可供从事环境保护、食品发酵、医药合成、有机化工等研究领域的科技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有机废物处理工程》,本书系统介绍了有机固体废物生物处理技术、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生物质热解技术、有机固体废物焚烧技术、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置技术、有机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沼气发酵系统与生态农业建设、有机废水自然净化技术、有机废气处理技术。书中配有相关的讨论题。本书充分体现基础理论和工艺技术相结合的特点,尽量纳入国内外先进的和前瞻性的技术内容,既可以作为大专院校有机废物处理方面的教材,也可以作为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用书,也是有机废物处理研究与技术人员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籍。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横县十年:垃圾综合治理的实践总结》主要内容包括:生活垃圾的污染特征、生活垃圾的管理现状概述、生活垃圾的管理策略、生活垃圾的处理及处置技术、未来垃城管理可持续发展方向、横县概况、综合乡村改造教育项目、横县垃圾分类项目、垃圾分类工作的历史脉络、项日管理机制等。
本书简要地介绍了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方法,重点是对作者研究、设计、调试的几种工业废水处理的实际工程进行详细论述。全书共分六章及附录,章简要介绍工业废水的基本情况和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基本情况,第二章至第六章详细介绍几种工业废水(如高盐度采油废水、富硫酸盐味精废水等)从试验研究到工程应用的全部过程,附录中的附录1介绍了高盐度采油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的详细步骤,并将采油废水处理工程所有工艺设计图放在附录2中。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环境规划管理专业以及理、工、农、林、医等与水处理有关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或学习用书,也可作为工程设计人员、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企业环境保护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王黎主编的这本《固体废物处置与处理》主要介 绍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化技术 ,其中包 括固体废物资源化的静脉产业链、二次资源涉及的物 理单元操作技术,物理、 化学与生物技术等分离技术内容。根据我国国情,重 点介绍了固体废物如金 属、非金属、核废物以及生物质废弃物的分质协同处 理的资源化利用方法与应 用实践及终处置方法。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和 掌握固废处理与处置和资 源化利用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方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达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目的。 《固体废物处置与处理》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工 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相 关专业的工程研究和技术人员参考。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规范电镀废水治理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电镀废水治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中兵北方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0年12月17曰批准。 本标准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本书主要对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运作程序进行了介绍,并从政府的角度,对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管理内容、管理方法和思路进行了研究,以期对我国今后的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提供实际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本书共分6章,第1章介绍了水资源及废水产生情况,第2章介绍了工业中水、盐平衡的计算方式;第3章综合介绍了反渗透除盐技术,其中涉及反渗透原理以及反渗透膜的介绍,并对膜的污染与防治及其阻垢技术进行了介绍,对杀菌灭藻、膜的清洗也进行了介绍;第4章对循环冷却水的水质稳定技术进行了介绍,其中涉及循环水的结垢、阻垢、腐蚀与缓蚀技术;第5章结合首秦具体案例对中水除盐技术进行了深入描述分析,对相关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第6章针对城市固废、生活垃圾产生的渗滤液水质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目前较常用的渗滤液处理设备,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进行了阐述。 本书适用于污水处理领域、环境保护领域等相关专业人士参考学习,也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学生用书。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污水气浮处理工程建设,使其连续稳定运行、达标排放,防治水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污水处理工程中所采用气浮工艺的总体要求、工艺设计、设备选型、检测和控制、运行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范大气污染治理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大气污染治理工程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代替GB/T19095200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与GB/T 19095-2003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生活垃圾分类标志》,英文名称修改为the c1assification signs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增加表1,用以表示十四个标志符号的层次结构; ——修改了可回收物、可燃垃圾、可堆肥垃圾的英文对照词; ——修改了PANTONG色标号的后缀; ——修改了序号2“有害垃圾”、序号4“可燃垃圾”、序号5“可堆肥垃圾”、序号8“塑料”、序号10“玻璃”、序号12“瓶罐”的标志; ——序号2“有害垃圾”的说明列调整为“表示含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垃圾,包括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 ——序号14“电池”的说明列调整为“表示废电池,包括柱形电池、扣形电池、板形电池
本书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在垃圾发电领域的*技术成果和实践经验。主要内容包括: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垃圾焚烧发电设备、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工程设计、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经验等,并针对所的技术列举了国内外近来年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珠成功实例。本书的作者均是直接参与或领导垃圾发电开发与应用实践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编写中注重突出垃圾发电技术的实用性、技术性和科学性。 全书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翔实,经验具体实用,是环境卫生管理、垃圾处理与利用及建设垃圾发电厂等人员的一本难得的实用技术性图书。
????本书结合工业企业的特点,讲述了工业用水处理、工业污水处理和循环冷却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及基本过程。全书共六章,包括绪论、工业用水的预处理、水的离子交换软化处理、水的除盐处理、循环冷却水处理和工业污水的一般处理方法。本书对工业水处理技术做了较系统全面的概述,并介绍了近年来水处理技术的新进展。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环境类、化工类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作为工厂企业从事水处理工作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参考书。
为配合我国开展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作,建设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各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标准,为有交利用城市污水资源和保障污水处理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技术依据。同时该系列标准的编制受到了国务院和建设部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目前,已制定发布的标准有: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GB/T 18919-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l8920-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l8921-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地下水回灌水质》(GB/T l9772-200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l9923-200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 20922-2007) 制定污水再生利用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以污水资源化为目标,从严确立城镇污水处理的总体要求
本标准按照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CJ/T 3033--1996《城市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垃圾排放》的修订。 本标准与CJ/T 3033--199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中、英文名称; ——增加了前言; ——修改并删除了部分术语和定义; ——调整了产生源的类别;增加了园林绿化产生源; ——增加了产生源的编码和代码结构; ——调整了第5章垃圾排放的要求,补充了从产生源实施垃圾分类的排放要求; ——取消了特种垃圾的类别; ——根据GB/T 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调整了附录A; ——删除了附录B有害废物的定义与鉴别。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环境卫生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