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中一门综合性的实际应用学科。本书是根据我校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符合《环境监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全书共分八章,分别介绍了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和特征,监测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介绍了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环境噪声等监测的基本方法和监测站、网、点的选择设计,还简单介绍了自动监测系统和环境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书末附有各类标准可供查阅,并有《环境监测实验》与之配套使用。本书根据我校教学和科研特点,对水环境,特别是地下水环境监测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并增加了“地质环境监测”内容,这也是本书的特色。 本书主要适用于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地质等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环境保护部门有关专业和技术人员参考。
一、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基本知识,包括膜生物反应器的类型;膜生物反应器所用膜的分离机理、有关性能指标、结构、膜孔;制膜材料和制膜工艺:MBR运行的影响因素与膜污染控制等。 二、对相关品牌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元件与组件的设计与运行参数进行了介绍。 三、对浸没式中空纤维膜与乎板膜生物反应器在工程应用中的设计要求、设计参数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设计与运行参数进行了介绍。 四、选取了一些代表工程,对其工艺设计与运行参数进行了介绍。 五、介绍了目前外工程量较多且在业内被公认为品牌的部分膜生物反应器生产商。《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可供膜企和膜生物反应器工艺设计人员、污水处理厂相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用书。
本书系统阐述了变质岩的类型、特征、成因机制和工作方法,可归结为三部分:篇为变质岩岩石学的基础,主要介绍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分类命名和基本概念;第二篇主要介绍变质作用类型及相应岩类的基本概念;第三篇按照等化学系列分别介绍了各变质岩类的成机制。另外,本书对洋底变质作用与蛇绿岩套岩石学、地幔岩石学,冲击变质作用,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其产物进行了专门论述;对不同化学类型岩石的变质作用,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阐述,以反映变质岩研究的新成果;书中后附有相关术语的英中文对照和视剖面的计算机模拟步骤,以方便读者查阅。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质学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广大地学工作者,教学和科学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希望结合管理的过程、方法,系统地向大家展示企业如何才能建立一个合理和简化的环境物质管理系统,以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顺利通过客户认可,并真正去除相关经营风险。 本书坚持“全面、系统、简化、实用”的编写原则,少谈理论和法规,多讲要求和如何操作的实例。针对企业(特别是中学企业》普遍不清楚如何实施、如何达到相关法律法规和客避孕药要求的问题,详细地介绍了实施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对电子电气加工行业及其相关供应链有着广泛的适用性。我们除了把尽可能相关的知识要点、经验、实务提供给广大读者外,还收录了著名企业对供应商的环境管理物质及认证要求,使得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参考性,这对于相关企业单位来说都是宝贵的教材。
本书分为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环境质量评价的数学模型、污染源评价与总量控制、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及影响预测、水环境质量评价和影响预测、环境噪声影响预测及评价、环境系统*化等章节,每章均附有学习指导和习题。本书*特色在于将环境评价与系统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并将Excel软件引入环评,使许多环境评价问题不需编程就可以解决。全书涵盖了环评学科的基本内空,包含了当今环境学科中许多新理论、新方法。本书对基本概念的叙述由浅入深;在内容安排上注意系统性和层次性;对方法和技术的介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本书既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市政工程、城市规划、给水排水、环境监测、环境科学与管理以及其他专业的本科和专科学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科技人员的参考资料。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五曰生化需氧量(BOD5)的稀释与接种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是对《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GB 7488—87)的修订。 本标准修改采用IS0 5815—1:2003《水质 n日生化需氧量(BODn)的测定部分:加丙烯基硫脲的稀释与接种法》和IS0 5815—2:2003《水质n日生化需氧量(BODn)的测定第二部分:非稀释法》(英文版)。为了方便比较,在资料性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的章条编号与ISO 5815.1、2:2003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以供参考。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7年,原标准起草单位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本次为次修订。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氨氮的监测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氨氮的蒸馏中和滴定法。 本标准是对《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GB 7478—87)的修订。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7年,原标准起草单位是江苏省环境监测站。本次为首次修订。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名称,由《水质铵的测定 蒸馏和滴定法》修改为《水质氨氮的测定 蒸馏中和滴定法》。 ——在适用范围中,取消了灵敏度:明确了方法检出限。 ——增加了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 ——修改了混合指示剂的配制方法。 ——取消了各种形态氮的质量浓度的换算系数表。 ——增加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条款。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规范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监测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验证单位: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贵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秦皇岛市环境监测保护站。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4年2月7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4年4月15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北京兴宏程建筑考试培训中心应广大应试者的迫切要求,组织了一批执业水平考试辅导名师组成招标师职业水平考试辅导用书编写委员会,通过这些考试辅导名师在具体辅导和命题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在全面锁定考纲教材变化、准确把握考试新动向的基础上,科学安排知识体系架构,以独特方法全方位剖析试题的真实含义,采用多维的解题方法拓展解题多思路的编写理念进行编写。 《2010全国招标师职业水平考试辅导用书》系列丛书的编写体例是: 命题规律解读通过辅导用书编写委员会对招标师职业水平考试的命题规律的准确定位,深度透视命题规律,帮助应试者理顺备考思路。 命题点解读一种话题就是一种考点,一段材料就是一段积累。辅导用书编写委员会将招标师职业水平考试的命题要点做了深层次的剖析和总结,帮助应试者有效形成基础知识的
本书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按照标准、教材、题库相衔接的原则组织编写,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推荐辅导用书。书中内容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室内环境治理员》(试行)要求编写,是不错室内环境治理员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命题的直接依据。 本书介绍了不错室内环境治理员应掌握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涉及污染评估、治理施工以及设备维护与药剂材料管理等内容。
本教材根据高职高专环境类专业教材的基本要求编写而成,内容紧密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注重培养环境影响评价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突出了教材的实用性与实践性特点。 本教材共分10章,内容包括:绪论、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工程分析与污染源调查、清洁生产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 本教材为*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环境保护与气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全国高职高专环境保护类专业规划教材之一,供环境保护高职高专相关专业师生教学使用,也可作为从事环境评价、企业环境评价操作和管理岗位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室内环境治理员》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按照标准、教材、题库相衔接的原则组织编写,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推荐辅导用书。书中内容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室内环境治理员》(试行)要求编写,是高级室内环境治理员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命题的直接依据。 《室内环境治理员》介绍了高级室内环境治理员应掌握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涉及污染评估、治理施工以及设备维护与药剂材料管理等内容。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氨氮的监测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氨氮的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是对《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 7481—87)的修订。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7年,原标准起草单位是江西省赣州地区环境监测站。本次为首次修订。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标准的名称由《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改为《水质氨氮的测定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增加30mm比色皿测定方式,降低了方法的检出限,扩大了方法的适用范围。明确规定了方法的测定下限和测定上限。 ——合并了结果的计算公式。 ——修改了规范性附录。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局l987年3月14日批准、发布的《水质铵的测定水
本书介绍了环境地球物理这一新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采用的方法和应用领域。目前,环境地球物理方法主要用于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1.地球物理场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2.环境污染的调查、监测和防治;3.灾害的监测、预报和治理。本书对于从事环境保护、地球物理勘查及有关的科研和教学人员均有参考价值。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关于制定《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有关要求,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已发布的涉及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的有关国家标准,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用于民用建筑工程时,为控制由其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对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工程检测及工程验收等阶段的规范性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镇各类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不适用于工业建筑工程及仓储性建筑工程。 本规范编制过程中,考虑了我国建筑业目前发展水平、建筑材料及装修材料工业现状,结合我国新世纪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并参照了国内外有关标准规范。 本规范共分六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材料,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及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