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刀具卷》系列丛书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已出版二版,对刀具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全面实施,我国标准化事业飞速发展,在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同时不断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关产业标准。由于近几年大量新制修订标准的实施,为满足广大读者对刀具及相关产业新标准版本的需求,全国刀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中国标准出版社(中国质检出版社)共同选编并出版了《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刀具卷(第三版)》。本卷汇编收录截至2016年11月1日批准发布的现行刀具相关标准。本卷汇编与第二版相比有较大变化,涵盖范围更广,收录标准更全,必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刀具卷系列汇编分为综合分册,铣刀、铰刀分册,钻头、螺纹刀具分册,齿轮刀具、车刀、拉刀分册共四个分
国际标准分类法(ICS)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编制的标准文献分类法。它主要用于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和国家标准以及相关标准化文献的分类、编目、订购与建库,从而促进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以及其他标准化文献在世界范围的传播。 《国际标准分类法ICS(第七版)》是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的“国际标准分类法跟踪分析研究”工作组,对国际标准分类法新版变化以及国际标准分类法对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适用性进行了持续的分析研究,在征求专业部门标准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标准的专业分布以及标准文献分类的具体需要,在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后转化完成的。
本书共包括四章内容。章是标准制修订情况简介,主要介绍标准编制工作简况、编制原则、主要内容的起草、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关系、我国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制度发展等;第二章是标准条文释义,按照标准章条顺序逐条对标准条文加以解释说明;第三章是常见疑问及参考释疑;第四章是相关标准。
本书包括有害空气污染物为主的33种污染物,标准内容为允许排放浓度、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同时还规定了标准的实施要求。如何理解标准条文?这些标准值是如何制订出来的?标准如何执行?这些都是广大环保管理和技术人员所关心的。编写这样一本《详解》正是想达到这样的目的。《详解》大部分素材为标准编制送审过程形式的材料。另外,这次还专门撰写了标准条文释义和国外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简介。应该说,《详解》不仅是标准编制组的劳动成果,也集中了我国关心、支持该标准起草,特别是对标准提出过具体意见的广大环保工作者的智慧。因此《详解》可以作为各级环保部门宣传贯彻标准的辅导材料。
《“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系列丛书:机械基础件标准汇编滚动轴承基础(下)》是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系列丛书的一部分,该系列丛书已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规划图书。《“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系列丛书:机械基础件标准汇编滚动轴承基础(下)》收集了截止到2015年12月底以前批准发布的滚动轴承基础标准60多项,分上、下册出版。《“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系列丛书:机械基础件标准汇编滚动轴承基础(下)》是其中的下册,由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中国标准出版社编,内容主要包括:方法标准、热处理标准、包装标准。
《中国食品工业标准汇编》是我国食品标准化方面的一套大型丛书,按行业分类分别立卷。《中国食品工业标准汇编速冻米面食品卷》为《速冻米面食品卷》,由全国米面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速冻米面食品分技术委员会和中国标准出版社联合编制。本汇编为出版。主要内容包括部分综合标准,第二部分产品标准,第三部分原辅料标准,第四部分检验方法标准,共收录截至2017年12月底发布的标准22项,行业标准11项。本汇编每个部分的标准按标准、行业标准依次编排,其中标准按标准编号由小到大编排,行业标准按字母顺序编排,相同行业标准按标准编号由小到大编排。本汇编可供速冻米面食品行业生产、科研、销售单位的技术人员,各级食品监督、检验机构的人员,各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手册修订版以第1版为基础,增补了一些先进经验和技术,删去了部分陈旧的内容,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冲裁、弯曲、拉探、成形等冲压工艺和工艺参数,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硬质合金模、组合冲模、汽车覆盖件冲模和其他冲模的典型与先进结构,也介绍了各类冲模零件的设计和计算。本手册还专章介绍了与冲压工艺有关的名词术语,并附有英汉、汉英对照,同时对冲压件的工艺性以及冲模的安装使用和安全技术也作了系统介绍。本手册主要供从事冲模设计和冲压工艺的技术人员、工人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本手册从软土、湿陷性黄土、岩溶与红粘土、膨胀土、冻土、采空区地基及崩塌与滑坡等七个方面出发,较系统地论述了处于这些地质条件下的道路工程问题、不良岩土的工程性质,以及改良加固的技术措施、相应的设计与施工方法等,同时均附有工程实例。本书既有的理论深度,反映了许多外的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又紧紧围绕公路工程实际,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本书可作为从事岩土工程和道路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还可以作为土木、水利类的相关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书。
本书是《固体废物管理手册》的第二版,它在版基础上进行了修订,目的是给读者的废弃物处理方法以及说明废弃物如何才能有效、低成本地得到处置。本书仅做简单地重新组织,保持了版时各个论题的顺序。以第2章、第3章中叙及的联邦政府和各州的立法开始,城市固体废物项目的规划和固体废物特性则分别在第4章、第5章中叙述。第6章讨论了固体废物减量和降毒的方法。第7章是新添加的一章,涉及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论述再生及再生产品市场问题的第8章和第9章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修订。家庭有害废物在0章中进行讨论。1章中考察了一些特殊废弃物,新添了讨论建筑和建筑拆除废弃物、电子和计算机废弃物的几节内容。堆肥、焚烧、填埋分别在2章、3章、4章中说明。最后,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的选址、投资估算分别于5章6章中进行讨论。本书还添加了许多照片,
该书是在前版《腐蚀数据手册》基础上进行修订、改编而成。书中补充了在诸多工业环境和介质中进行选材的内容;对原书中的数据又用了了新的补充。该书汇集了约百万个数据,百余种材料,1500余种介质,约18种工业环境,信息量十分丰富,是一部数据完备,实用性强的案工具书。 该书第一篇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腐蚀的基本概念。 第二篇介绍了正确选材与设计原则和设计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结合原则和列举了许多实例,并介绍了若干选材误区。其后的十几个章节是从介质,工业环境入手,分别介绍了各种材料的耐蚀性,重点介绍了如硫酸和硫酸工业、硝酸和硝酸工业、盐酸和盐酸工业、和工业、磷酸和磷酸工业、醋酸和醋酸工业、脂肪酸和脂肪酸工业、氯及氯碱工业、氯化钠及食盐工业、氢氧化钠、氨(氢氧化铵)硫、电子工业、池车工业,航空航天工
《重型机械标准:弹簧、轴承及其他零件和附件》为弹簧、轴承及其他零件和附件部分,共收录53项标准,内容包括:弹簧;轴承及附件;操作件、扳手;吊耳、钢丝绳、梯子和栏杆等。
《日本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指南》以日本从事食品安全管理的政府职能部门(如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消费者局等)、日本食品化学研究基金会、日本外贸组织等的官方网站公布的新资料为依据,集合专家们多年对日本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的跟踪与研究成果,系统介绍了日本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食品安全的法规和政策等。《日本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指南》是一本了解和掌握日本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的重要工具书,既适用于食品、卫生、化工、医药、商业、外贸等部门技术人员及管理、营销人员,也适于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研发、生产、应用和教学领域,还可以为我国食品添加剂品种标准制定、食品安全监督检验人员提供参考。《日本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指南》本着“指南”的原则,力求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日本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指南》所提供的相关信
本手册具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内容广泛,数据翔实,实用性强。读者可以快捷地从手册中获得各国标准所列钢号的化学成分及用途、对照等资料,还可以了解同类产品国外发展和标准现状,以便为己所用。二是书中列出众多有特点的国外高效钢材的钢号及品种,基本上体现了目前钢铁工业的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读者同样可以加以研究和利用。
《中国包装标准汇编:术语卷(第2版)》收集的标准的属性已在目录上标明,年代号用四位数字表示。鉴于部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在标准清理整顿前出版,现尚未修订,故正文部分仍保留原样,读者在使用这些标准时,其属性以本目录上标明的为准(标准正文“引用标准”中的标准的属性请读者注意查对)。国家标准转化为行业标准尚未修订的,在目录中给出调整后的标准号,标准正文未作改动。 本汇编可供包装的生产、科研、销售单位的技术人员,各级包装监督、检验机构的人员、各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结构特征及鉴别(精)》一书对日本常规炮弹、化学航空炸弹、毒气桶等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全面翔实地介绍了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识别要领及鉴别方法。 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鉴别伴随全国各地的挖掘回收作业已经有二十多年了,这期间,本书作者参加了大量的日本遗弃化学武器鉴别作业,收集并研究了日遗化武的技术资料,总结了鉴别的实践经验。该书内容将会非常全面翔实,图文并茂地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该领域的工具书。对从事日遗弃化学武器处理的相关人员、日本遗弃化学武器鉴别研究人员、军事博物馆工作人员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参考价值。
王竹天主编的《外食品安全法规标准对比分析》共包含九个章节和三个附录。至九章采用统一的撰写体例,分别对各国或地区、组织的食品安全管理概况、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制修订程序及原则、食品安全法规及标准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附录3为各国食品安全技术法规标准横向对比表,该表格横向比较了各国食品安全法规依据、食品管理部门、标准制定机构、标准评估机构的主要概况,并按照污染物和真菌毒素、微生物、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食品接触材料、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产规范、食品标签、转基因食品、辐照食品、产品标准、新资源食品等食品安全要素,横向比较了国际食品法典标准以及各国食品安全技术法规或标准的覆盖范围、规定形式、具体内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