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肥料是传统肥料转型升级以及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生产资料。但由于新型肥料品种繁多、创新速度快等特点,在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生产工艺不完善、制造设备不配套和原辅料质量不稳定等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与效益提升,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组织撰写了《新型肥料生产工艺与装备》一书。本书选择了水溶性肥料、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料、缓控释肥料、生物炭基肥料、土壤调理剂等常见新型肥料品种,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其生产工艺方案、设备能力参数与选型、原辅料性能与配伍等生产核心问题,同时也介绍了肥料质量检测、工业许可证和推广登记许可证办理等重要质量管理内容。
作者近10年关注生物质能源科技和产业发展,此10年中,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经历了启动、低潮和转暖三个阶段,本书共分3篇,综合篇、中国篇和前瞻篇,综合篇是资料和心得的整理,中国篇是参与的经历和感受,前瞻篇是对未来的展望。本书至今仍然对于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决胜生物质,一层含义是坚信生物质产业是时代的新生儿,必将造福于人类社会,我们应当为之呐喊和鼓噪,让世人更早跟多地认识它,这是一部宣言书,另一层含义是希望凡有志于生物质产业的仁人志士,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农林工作者等,拿起自己手中的武器,排除万难地去创造业绩,这是一部动员书。
由谭昌伟主编的《农业遥感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农业定量遥感概述、实验设计与数据测定规范、遥感数据源及其处理方法、作物光谱特征及其参数定量反演、作物长势遥感监测、作物品质遥感预测、作物遥感估产、作物光合参数遥感监测以及作物灾害遥感监测等。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旱地农田水分、养分的相互作用,旱地土壤保墒技术,保护性节水覆盖栽培技术,旱地农业集雨利用工程技术,旱地农业补充节水灌溉技术,旱地农田提高土壤水分生产率的途径,作物品种资源节水途径与技术,地下水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旱地农业节水技术。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的理论和应用技术设计实例,对各种旱地农业节水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本书可供水资源利用、农业规划与管理、设施农业建设与管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运用等方面的科技工作者、广大的农业生产者和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使用。
本书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农业供应链系统中,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利用大数据理论与技术以及Web Services和中间件技术,建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物联网集成应用系统,形成“平台+应用”的整体架构,从而实现生鲜农产品生产过程智能化监控、物品流通数字化、经营管理网络化。
《常用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系列)》共分八章,较为系统地介绍了15种常用农业机械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主要部件的调整、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安全注意事项、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以及农用油料的储存管理与安全使用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可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机操作人员培训,也适应农机技术人员参阅学习。
《茶树次生代谢》围绕茶树巾特征性次生代谢产物,从初生代谢人手,系统地介绍了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积累及其转化、代谢途径与关键酶和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以及次生代谢物的结构研究与健康功能。既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义重点关注了特征性次生代谢产物;既强调了生物技术等新的技术和方法,又兼顾了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既突出理论的严谨性,又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大量文献资料出自安徽农业大学茶树次生代谢与茶叶质量安全研究团队,是团队在茶树次生代谢领域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总结,同时也是对外该领域研究进展的综述和提升。
我国沿海是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人均耕地不足0.7亩,新中国成立以来,围海造陆地达1800万亩,大大缓解了该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在这片土地上,已开辟了大片粮、棉等作物和水产养殖的基地,还建设了油田、化工、电力等大型工业企业和众多和港口、机场、海涂水库和新城镇,为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书简要介绍了我国历史围海的进程,比较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近50年来围海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的技术经验,以及在政策制定、组织实施等方面的管理经验;专章论述了围海工程的环境影响和对策;此外还列出若干典型工程实例。本书为从事围海工程的科技人员、有关领导和组织决策者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
随着人口日益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和森林面积减少,全球面临土地、环保、食品的重大压力,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生态农业涉及种植、肥料、养殖、环保、食品、生态、地理、资源、伦理道德、审美、人文社会诸多学科,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所走的道路也不尽相同,如何走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农业道路,需要全社会关心和参与。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在作物增产和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盲目施肥,效果会适得其反,它会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耕地质量退化、农作物病虫害加剧,并会使大量养分流失和挥发,造成水源和空气污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降低,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提高。为此,施用什么肥,如何施肥是生态农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本书主要介绍了杂粮加工的重要意义,杂粮加工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杂粮的分类与分布。具体内容包括主要杂粮作物简介、杂粮饮品及调味品加工技术、杂粮粉加工技术、蒸煮类杂粮食品加工技术、焙烤类杂粮食品加工技术、膨化类杂粮食品加工技术。
罗明主编的《土地复垦潜力调查评价研究》共分八章,章介绍了土地复垦的定义,外土地复垦概况,土地复垦潜力概念、潜力评价方法等;第二章介绍了土地复垦潜力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三章以四个典型区域为例,介绍了土地复垦潜力的分析与计算方法;第四章、五章、六章,分两个阶段,分别进行了生产项目、建设项目、自然灾害与其他项目损毁土地的复垦潜力分析、预测;第七章划定了全国土地复垦潜力的重点区域,为今后的土地复垦潜力评价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第八章以黄土高原区大型露天矿一平朔矿区为例,在采用类比方法分析其原地貌土地利用特点和土地复垦潜力的基础上,预测了矿区未来耕地和林草地的复垦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