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生物诱导为基础的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已逐步成为玉米育种的关键性技术之一。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和种业公司均已实现单倍体育种的规模化应用,成为现代玉米育种的核心技术。陈绍江、黎亮、李浩川、徐小炜编著的《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第2版)》系统介绍了玉米单倍体育种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内容涉及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发展历史,单倍体诱导程序和特点,单倍体鉴别与加倍,DH系管理,系统化与工程化构建等。《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第2版)》力求兼顾科学性和创新性,为玉米育种者在阅读和应用时提供参考。
《高效使用化肥200问》编著者石伟勇、马国瑞 。 《高效使用化肥200问》以问答形式,扼要地介 绍了主要化肥的性质及其施用要点、主要作物营养缺 素症状及矫治措施、主要作物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 所列问题均来自生产,回答问题时着力把有关基础知 识和实用技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具有针对性、实用 性、科学性、易读性的特点,是一本操作性较强的施 肥指南。它既可供广大农户和农业技术人员阅读,又 可供农业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根据湖州市竹子病虫害常年发生情况,简要介绍了湖州市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和主要防治方法,以满足广大竹农了解竹子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技术要求。也可供林业科技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参考。
我国油茶产业尚处于现代产业的早期发展阶段,仍具有传统农业的产业特征,需要一定时间向现代油茶产业过渡。油茶具有很多非常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种植油茶需要系统的技术支撑和必要的园艺化管理措施。2009年《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实施以来,湖南和全国南方各地掀起了大规模发展油茶产业的热潮,经过10多年的努力,油茶产业已奠定了一定的现代化产业发展基础,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由于根深蒂固的 人种天养 错误意识、系统技术指导的相对缺乏和盲目扩大种植规模,也造成了一大批的 新造油茶低产林 ,各地油茶大型企业和种植大户反应强烈。 为适应当前油茶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引导油茶产业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方向发展,满足广大油茶从业人员对油茶产业应用技术的迫切要求,湖南省油茶产业协会于2019年9月
核桃是我国主要传统经济树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在我国广大农村的丘陵山区,是农民的主要经济生活来源,也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国内的销售量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增加,核桃商品市场行情看好,一路上扬,一些优良品种的销售价格已高出美国核桃的销售价格。特别是核桃新品种的育成。科学技术的进步,刺激了发展这一产业的积极性。另外。我国核桃的栽培体制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些公司和个体户大量承包士地和荒山,有些单位采用公司加农户、有些乡村采用合作社或协会的形式联合开发,形成各种类型的核桃产业,如核桃园、核桃苗圃、核桃加工厂等等,经营方式多种多样。土地承包期限从30年到50年,有的甚至100年。这就可以看出传统的核桃产业已经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解决“三农”问题,是农业现代化乃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实现农业现代化,核心是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当前,存在着农民“想致富缺技术,想学知识缺门路”的状况。为改变这个状况,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必然要承载起重大的历史使命,着力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努力完成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这个长期的任务。农业科技图书是农业科技广博、直接、有效的载体和媒介,是当前开展“农家书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农民致富和学习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知识的有效手段。 安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组建于2012年,由本科高校、高职院校、县(区)中等职业学校和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59家理事单位组成。在理事长单位安徽科技学院的牵头组织下,集团成员牢记使命,充分发掘自身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
由张维瑞编*的《猴头菇无公害栽培实用新技术 /科普惠农种菇致富丛书》介绍了当前我国*为实用的猴头菇无公害栽培新技术,内容包括:猴头菇的概况,猴头菇的生物学特性,猴头菇菌种无公害生产工艺,猴头菇无公害袋栽高产新技术(栽培季节、常用品种、栽培场地与菇棚建造、常用的栽培原料及投人品安全要求、菌袋制作技术规程、菌袋排场、子实体生长发育管理技术),猴头菇无公害病虫害防治,以及猴头菇无公害采收加工及产品标准6个方面。本书文字通俗易懂,技术先进实用,可操作性强。适合广大菇农及科技人员阅读,对农林院校师生也有参考价值,还可作为职业中专技能培训教材。
沼气发酵技术是有效处置和利用有机废弃物的手段,其产物也是高品位的气态清洁能源和高质量的生态有机肥料,综合利用价值较高。随着农村沼气的稳步健康发展,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厌氧发酵残留物,也就是沼液和沼渣(合称沼肥),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利用,是实现农村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沼肥由于其富含营养物质及微量元素,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病能力的提高有显著作用,在种植业上已得到广泛应用。沼肥的综合利用是减少农业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可积极促进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邱凌、强虹、王飞主编的《沼肥综合利用技术手册》以科普连环画的表现方式,介绍沼肥综合利用技术。
本书详细介绍了韭菜、葱类和大蒜重要的和常见的病虫害,每种(类)病害都分别介绍了症状、病原菌、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害虫则介绍了危害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对洋葱、蒜头和蒜的贮运期病害特高章节,专门做了介绍。书中还运用大量实例系统阐述了葱属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各种防治方法的基本知识,并附有症状彩图和害虫形态。修订版增补了病虫种类和新进展,更新了图片。本书适于菜农,农业技术人员,植保、施药人员和农业院校有关专业师生阅读等。
本书遵循基础性、通俗性、实用性、规范性原则,力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案例说明问题,尽量避免深奥的理论性介绍。本书针对菜籽油生产、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情况,着重介绍了实体企业如何发挥期货市场的独特功能来规避价格风险、创新经营模式的基本思路和操作原理。同时,本书结合菜籽油行业的特点,从供求关系入手,详细介绍了影响菜籽油期货市场的各方面因素,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塑料棚温室蔬菜病虫害防治(第3版)》第1、2版分别于1991年12月和1993年6月出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和研究所和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的专家朱国仁、李宝栋、张秋芳、郑建秋、洪传学、林柏青、李炳坤编著,先后印刷18次,发行44万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由于工作变动等原因,第3版由在职的六位编著者承担。 为了适应设施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对病虫防治的新要求,对原版内容作了全面的修改与补充。内容包括:棚室蔬菜病虫害防治原则、苗床和瓜类蔬菜病害、茄果类蔬菜病害、豆类蔬菜病害、叶用蔬菜病害、主要蔬菜虫害、蔬菜生产上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蔬菜常用农药通用名称、毒性、主要商品名称及防治对象。共介绍了病害92种、虫害22种。内容详实,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强,适于广大菜农、蔬菜生产技术人
本书是山东农业大学余松烈院士和于振文院士带领创新团队历时多年研究的原创性技术,包括小麦测墒补灌、宽幅精播和深松少免耕三项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详细介绍了技术要点和推广示范情况。这三项技术在小麦播种前的耕作、播种和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相互衔接,首先在耕作环节采用深松少免耕技术,播种环节采用宽幅精播技术,小麦生长发育期间灌溉补水则采用测墒补灌节水技术。三项技术在不同降水年型比常规灌溉技术节水30%~60%,小麦增产5%以上,每公顷产量可达8000~9000kg。三项技术均是创新性技术,如测墒补灌技术是根据土壤目标相对含水量和实测的土壤含水量,利用公式计算得出需要补充的灌水量,既保证了小麦产量,又节约了水资源。
陈杏禹主编的《无公害甜瓜致富生产技术问答》内容由100个生产上出现的影响甜瓜产量、安全和效益,基层农技人员、菜农在甜瓜无公害生产中经常遇到、自己不易解决的疑难问题及其 、科学、实用解决技术方案与措施,以及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好经验汇编而成。《无公害甜瓜致富生产技术问答》贴近生产、贴近实践、贴近菜农。
暂无内容简介。。。。。。
本教材共包括50个实验,分3篇。篇种子生物学,实验内容涵盖了种子形态构造和形成发育的观察方法,种子主要贮藏物质及其组分的测定技术,休眠种子处理方法,子生理指标及相关酶活性、的测定技术,离体培养快繁技术等。第二篇种子加工与贮藏,实验内容主要包括种子的物理特性测定方法,种子加工、包衣、丸化技术,种子仓储与种子保存技术,种子贮存环境的监测技术,种子仓库的药剂熏蒸技术与常见仓虫种类的识别等。第三篇种子检验学,实验内容除包括扦样、种子净度、纯度、发芽率、生活力、活力、健康测定的常规检验技术外,还特别对生化技术、分子技术在种子纯度、转基因种子检验、脱毒苗和病害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做了较详尽的介绍。书末附有化学试剂配制和种子质量检验常用的9个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