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松丰产栽培实用技术》包括湿地松特性介绍、良种供应情况、育苗技术、造林经营技术和主要病虫害防治等章节。其中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赵锦年研究员撰写病虫害防治一章,姜景民、刘昭息研究员撰写其余章节,栾启福博士及广东林业科学研究院赵奋成研究员和湖南林业科学研究院吴际友研究员提供良种和育苗栽培技术部分资料,由姜景民全书统稿。
近几十年来,我国北方很多省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油松造林营林实践,不少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对油松的生态学、育种造林、病虫害防治、木材特性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发表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在现代林业科学的指导下,将各个方面关于油松的研究成果和生产经验加以总结并使之系统化,是一项符合时代要求的工作。 马履一主编的《油松丰产栽培实用技术》以实用技术为主,收录了油松的栽培管理以及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 本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易于操作,可供营林科技推广人员使用参考。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丰富的森林资源养育了人类,造福于人类。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生产和生活,关系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种减少、水资源短缺等都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森林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降低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实践证明,凡是森林遭受破坏的地方,生态环境随之恶化。 为了加强对青少年造林绿化和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教育,大力普及绿化知识,提高全社会关心、支持并参与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国林学会组织编写了《图话森林》一书。本书用通俗的文字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幅细腻的生动、
《林木种苗质量安全知识问答》是“绿色乡村”丛书之一,以问答的形式主要介绍了林木种苗的基础知识、林木种子和种苗的选购鉴别知识、实用方法与技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消费维权知识等。《林木种苗质量安全知识问答》由从事林木种苗研究的技术专家编写,内容翔实,实用性强,适合农民朋友和农业技术人员使用。
该书稿内容丰富、系统、全面,详细介绍了天麻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天麻的地理分布、天麻种植研究与生产概况、天麻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天麻的生长发育过程、昭通天麻生长的环境条件、菌种生产场所的选择及布局和建设、天麻的有性和无性繁殖等。
本书着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以蔬菜、花卉、果树和林木良种为主,利用设施技术进行良种植物的快速扩繁。介绍了设施育苗的发展概况,育苗生产对环境的要求;有介绍了育苗设施——温室的设计与建造方法,设施育苗的相关技术与配套设备。指出了基本方法、设备要求及基本操作技能;在各论中介绍了主要林果、观赏植物、蔬菜等设施育苗技术;还对设施内苗木生产的病虫害防治与控制及苗木的管理、经销和运输等内容进行了介绍。本书可作为院校、科研单位、生产单位和育苗工作者的参考书。
《长苞铁杉天然更新生态学》由朱小龙所著。 《长苞铁杉天然更新生态学》采用野外定位观测、群落调查、大棚模拟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种子雨动态、不同群落类型样地长苞铁杉幼苗建立、林窗过程对长苞铁杉幼苗建立的影响、长苞铁杉幼树在不同大小林窗中的形态与生理差异、光照强度对幼苗更新的影响、不同光强下水分胁迫对长苞铁杉幼苗作用、菌根接种对长苞铁杉幼苗更新的影响以及长苞铁杉在森林火烧迹地的建立等多个角度对福建天宝岩重量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长苞铁杉的天然更新过程及其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长苞铁杉种子雨开始于11月上旬,终止于12月下旬,持续时间约50天。2003与2004两个年度,种子雨输入的高峰均在11月下旬。空气相对湿度对种子雨日输入密度有显著影响,种子雨输入密度与空气
如何才能造就高素质的中专人才,是中专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成为高素质的中专人才,则是广大中专生朋友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能动的求知者。因此,对如何适应中专生活,如何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如何掌握切实的专业技能,乃至如何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等,都是广大中专生朋友应该主动思考的问题。
《奔小康科普书屋·草原治理与开发利用技术》为《奔小康科普书屋》系列之一的《奔小康科普书屋·草原治理与开发利用技术》分册,书中包括了:草原与草地的含义、人工草地建植技术等内容。《奔小康科普书屋》丛书是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的独特地域条件、人文特点、农民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农村生产、生活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量体裁衣而做的,其内容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业综合技术、农民经营管理、农村《奔小康科普书屋》既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老师,也是县、乡(镇)、村干部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好帮手。
《新农村建设丛书》是一套针对“农家书屋”、“阳光工程”、“春风工程”专门编写的丛书,是吉林出版集团组织多家科研院所及千余位农业专家和涉农学科学者,倾力打造的精品工程。 本丛书共分五辑,每辑100册,每册介绍一个专题。辑为农村科技致富系列;第二辑为12316专家热线解答系列;第三辑为普通初中绿色证书教育暨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教材系列;第四辑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培训教材系列;第五辑为新农村建设综合系列。 丛书内容编写突出科学性、实用性和通俗性,开本、装帧、定价强调适合农村特点,做到让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希望本书能够成为一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用书,成为一套指导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更新观念的学习资料,成为农民的良师益友。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和朋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森林提供的氧气和林产品。 历史上,我国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秦汉时期。约有50%的国土面积被森林所覆盖。由于受历代战乱、人口增长、农业垦殖、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全国森林面积不断减少。到1948年,全国森林覆盖率已下降到8。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坚持不懈地人工造林、保护森林,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18。21%。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仍然不足。森林覆盖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3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人均森林蓄积只有9。4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由于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我国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等问题十分突出。国家生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