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海参的营养特性、加工技术及产品质量控制技术三方面,全面详尽介绍了我国市场上常见可食用海参的种类及分布、营养成分、生化特性,海参胶原蛋白、海参多糖、海参皂苷、海参脂质等功效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及生物活性,海参加工过程中的质量与营养变化及现代加工技术,海参产品的鉴定及质量标准等内容。
《长江口鱼类(第二版)》是我国*部科学、系统地论述长江口鱼类的著作,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介绍了长江口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水文与水资源、饵料生物资源、主要经济鱼类资源概况、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及其保护对策、鱼类研究简史与鱼类区系;各论共编入长江口记录鱼类370种,隶属于2纲29目116科259属,并对其中275种鱼类的形态特征、分布、生物学特性、资源与利用等进行了详细描述,书后还附有长江口鱼类的模式图和检索表以及索引。 《长江口鱼类(第二版)》可作为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参考书籍,也可作为普通民众的科普读物。
本书以介绍中国的龟鳖养殖业现状为主要内容,以中国部分省、市(自治区)龟鳖养殖业状况和外国龟鳖动物饲养状况为辅助内容,并收录了50种龟鳖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养殖技术;汇集各*鳖养殖模式、饲养池塘类型、产卵场模式和孵化方法;也介绍了杂交龟现状,并对29个杂交龟初步命名;后,介绍龟鳖养殖企业的组件等内容。 本书理论结合实践,内容全面翔实,是目前国内首本以图文并茂形式介绍中国龟鳖养殖的书籍。本书既是广大龟鳖动物养殖人员、爱好者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为动物学、保护学和水产养殖等学科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有关科研、生产单位和大专院校教学提供必要的参考。
本书由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专家结合多年从事长江口主要经济鱼类人工繁育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精心编著而成。书中详细介绍了暗纹东方鲀、梭鱼、长吻鮠、河川沙塘鳢、褐菖鲉、金钱鱼、鳑鲏、斑尾刺虾虎鱼和舌虾虎鱼等9个长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海胆行为学的理论研究,下篇介绍海胆行为学的应用研究。本书布局构思精巧,科学论证充分,既能够有效填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图书空白,又能为相关领域学者和专业人员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目前人类面临着人口增长、环境污染、资源衰竭等问题的重大挑战,我国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在21世纪我国人口将突破16亿,而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我们要用世界7%的耕地资源养活全球近1/4的人口。为了解决这一尖锐的矛盾,人们把目光投向广阔的海洋。全球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我国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管辖的海域面积达到300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1/3。蓝色的海洋既可以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质食品,又是天然药物和活性物质的潜在宝库,而发展海参养殖业是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重要途径。海参养殖业发展很快,养殖面积迅速扩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产业之一。
本书共分四章,分别介绍了水产品的原料特性、储运保鲜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水产品的保鲜、保活储运方法,水产品的品质标准、检验检疫方法和质量保证体系。录中则重点介绍了水产品中几类重要安全指标的详细检测方法。本书可供从事水产养殖、加工和检验的科技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水产品储藏及加工等专业的参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