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发挥科技是*生产力的功能,打通科技列车的 *后一公里 问题,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组织来自果树生产、科研一线的专家、学者和科技管理人员,共同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果树相关项目所产生的新科技成果编著本书。该书筛选凝练了果树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相关成果,旨在方便广大科技特派员、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等利用现农业科学知识,实现环境友好和增产增效。
SL218-98《水库渔业营养类型划分标准》主要依据全国500余座水库渔业资源调查基本资料进行编制。 SL218-98《水库渔业营养类型划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营养类型和划分指标;判定要求和判定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服务农业生产一线的作用,将现今适用的农业新技术及时有效地送到田间地头,更好地使“科技兴农”落到实处,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在深入生产一线和专家座谈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当前农业生产对先进适用技术的迫切需求,立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产生的新科技成果,组织专家,精心编写了小巧轻便、便于携带、通俗实用的“农村科技口袋书”丛书。 《远洋渔业新资源与捕捞新技术》筛选凝练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远洋捕捞技术与渔业新资源开发(2013BAD13B00)”项目实施取得的新成果,旨在方便广大科技特派员、渔业生产者、专业合作社和渔民等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发展现代渔业、增收致富和促进渔业增产增效,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农村科技口袋书”由来自农业生产、科研一线的专家、学
为了促进小龙虾养殖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满足水产从业者和渔业基层工作人员对小龙虾养殖技术的迫切需求,笔者唐建清、周凤健等在多年亲身实践的基础上,将当前小龙虾养殖技术的近期新进展,包括高产技术、优选方法和
本标准依据GU/T l.1—2009的规定,对sc/T 3104 1986《鲜蓝圆鰺》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sc/T3104 198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扩大为鲜、冻蓝圆鰺; ——将原标准中的“技术要求”改为“要求”、“感官指标”改为“感官要求”; ——对感官要求的内容作了适当的修改,增加了“气味”和“蒸煮试验”项的要求; ——删除了原标准中“规格”的规定; ——增加了卫生指标的规定,取消了对细菌指标的规定; ——增加了“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识、包装、运输与贮存”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产加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 l56/SC 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刁石强、李来好、杨贤庆、吴燕燕、陈胜军、岑剑伟、周婉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
GB/T 15805《鱼类检疫方法》分为下列部分: ——第1部分: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 ——第2部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 ——第3部分: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 ——第4部分:斑点叉尾鲴病毒(CCV); ——第5部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 ——第6部分:杀鲑气单胞菌; ——第7部分:脑粘体虫; 本部分为GB/T 15805的第6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15805.1—1995《淡水鱼类检疫方法部分》中的第8章。 本部分与GB/T 15805.1—1995的第8章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去临床检查; ——用国际通用的APl鉴定系统来判断杀鲑气单胞菌,代替原来简单用几个生化鉴定结果来判定的方法; ——增加附录“杀鲑气单胞菌各亚种的生化特性表”; ——结构格式按GB/T 1.1—2000的规定,作为部分编写。 本部分的附录A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水产品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水产品的安全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绿色无公害食品已成为新时期消费的潮流和市场的发展方向,这对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大力倡导和发展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增强水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满足人们的绿色消费需求,提高水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书以当前我国主要的对虾养殖品种为对象,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对虾养殖技术规范》(NY 5059--2001)的要求,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4-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51--2001)、《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52--200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是对S0/T3l07一l984《鲜乌鰂》的修订。 本标准与SC/T 3107一1984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一一变更了标准适用范围; 一一对“感官要求”的内容作了适当的修改; 一一删去了“规格指标”; 一一增加了“卫生指标”; 一一增加了相应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识、包装、运输与贮存,’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产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56/SC 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润润、蔡友琼、徐捷、沈晓盛、王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一SC/T 3l07一l984。
《新农村建设系列科技丛书》是落实农村科技工作部署,把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到农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的一项重要举措。 这套丛书从三个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本书内容包括: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的特殊性、水产养殖动物发病规律、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等。 该套丛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凝结了一批专家、科技骨干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体现了科技界倾注“三农”,依靠科技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必将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亿万农民的大事、实事、好事。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培养新农民。农村要小康,科技做大梁;农民要致富,知识来开路。多年来,江苏省出版行业服务“三农”,出版了许多农民欢迎的好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还被评为“全国服务‘三农’出版发行先进单位”。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省新闻出版局、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积极组织,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隆重推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旨在“让党的农村政策及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和经营理念的‘金阳光’普照农村大地,惠及农民朋友”。 《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