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阿娥及其他》是西西一部短篇小说集,书中分为两卷。 白发阿娥 卷收入一九八〇年到二〇〇〇年、横跨二十年的八个短篇,温柔呈现城市老人的生活方式。 其他 卷收入西西晚年所写的风格多样、带有先锋气质的短篇、短章,是西西晚年仍坚持文学探索的精神闪光。 白发阿娥,生于宣统年间,生活在一个业已消逝的时代。白发阿娥曾经也是一位玫瑰少女,而如今,她出门要抹风油精,到百货公司怕冷气,到马路上怕晒太阳,到朋友家怕见人,后来竟沦落到要吃麦糊。但白发阿娥仍然寓生活于乐,研究赛马,收集过去的钱币,给亲友写信,写回忆录 对白发阿娥来说,衰老与成长一样惊心动魄。如今她迈着笨拙的步子,向未知的未来走去,像来时一般。
《体育时期》于二零零三年在香港首次出版,为了表现香港地道生活经验,原版中用了大量广东话。二零零四年印行的台湾版,是个经过修改的新版本。为了减低阅读障碍,我把部分章节的广东话改成普通话。但是为了保存小说的地方感,实在不能完全普通话化。所以,这可以说是一个折衷版。按不同的实际情况,不同章节中“翻译”的程度也有所差别。有的索性全改,有的只是改成比较易懂,有的则完全保留广东话。当中以第二种情况居多,所以读者会发现,书中许多地方,特别是人物的对话和内心独白,语感可能有点奇怪。在这些地方,我保留了某些香港口语用词,而句式和语气也是广东话式的。至于完全用广东话的片段,则是由于非如此不可了。读者看下去就会明白。现在由作家出版社印行的简体字版,根据的就是零四年的台湾繁体字版。我希望这个版本总
本书分为两辑,主要内容有寂寞的十七岁、金大奶奶、我们看菊花去、闷雷、月梦、玉卿嫂、黑虹、小阳春、青春、藏在裤袋里的手、寂寞的十七岁、那晚的月光、纽约客、芝加哥之死、上摩天楼、香港——九六0、安乐乡的一日、火岛之行、谪仙记、谪仙怨、夜曲、骨灰、蓦然回首等。
十五篇小说,述说着那以想象、自然、动物、宗教、艺术力量所拯救的人生。疯魔的内心、生死的交关,我们看着一个个受困现实之人,遭逢挫败,但也走向救赎。是啊,如果你注意,将有美的善的真的物事引领前路,就算你的心神躯体再灰暗败毁、低荡无告,存活下去,总会留下一点为生命而努力的痕迹。 从透露青春气息的冒险少作,到跋涉人生幽谷之后的回首,始终不散的,是文学,也是李渝的坚韧意志: 如果文学依旧可以使人面对逆境,从生命的无奈中振作起精神,把日子好好地过下去,那么写小说,或者写作,就仍是一座坚守的壁垒,一道顽强的防线,一种不妥协或动摇的信念。
温蔚甄父亲早逝,继父王柏文是个色鬼,企图强奸她,幸亏她奋力反抗才免遭其害,为了脱离魔掌,她离家出走,碰上富家子叶天朗,两人一见钟情,并且发生了关系,谁知叶天郎只想同居不想结婚,令蔚甄十分失望,到一座古堡去做一个弱智女孩的家庭教师,并与女孩的父亲顾龄真心相爱,就在他们商议结婚的时候,叶天朗双插进他们中间,温蔚甄一下子陷入两难境地……
柏园大茶庄的少爷柏沛文在偶尔的机会中认识了摘茶女工章含烟,为她高贵纯洁的气质所折服。于是,经过柏的努力,他们开始了艰苦的恋爱过程。 婚后,柏母对曾经做过舞小姐的含烟百般不满,含烟忍辱负重终于在一次暴雨中出走,下落不明。后来,一场无情大火烧毁了含烟山庄,沛文双目失明。十年后,含烟旧地重游回到已成废墟的含烟山庄,见到了双目失明的沛文和可爱的女儿,她发现再也离不开他们了……
《大河尽头 下卷:山》讲述的是河源,天际,赤道那大日头下,苍莽雨林中,拔地而起,阴森森赤条条耸立着开天辟地时布龙神遗落的一块巨石──原住民达雅克人的冥山禁地“峇都帝坂”;传说,那是生命的源头。 每逢月圆之夜,冥府洞门大开,成群结队、千里迢迢乘舟归来的往生灵魂,悄默声,乘轻舟,溯流而上…… 在新唐,永知道了克莉丝汀娜曾沦为日寇慰安妇惨遭蹂躏以致无法生育,而那些曾糟蹋她的日本鬼子如今却摇身一变,以怪手电锯卷土重来大肆破坏婆罗洲母亲碧绿的子宫——雨林;两人之间隐隐母子情愫暗生,一路上被白人老神父哄骗失身、挺着大肚子的婆罗洲少女又如影随形,舍舟上岸的旅程变得愈发诡谲,山洪暴发后的婆罗洲,永远不知道会冲刷出什么东西来…… 最后——月圆之夜,登临“峇都帝坂”。
白先勇,回族,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生于广西桂林。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1960年,他与台大的同学共同创办了《现代文学》杂志,并在此发表了《月梦》、《玉卿嫂》、《毕业》等小说多篇。白先勇吸收了西洋现代文学的写作技巧,融合到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之中,描写新旧交替时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富于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感,很多作品已成为经典。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白先勇喜爱中国地方戏曲昆曲如《牡丹亭》,对于其保存及传承,亦不遗余力。本书《TEA FOR TWO》是他的小说集,共计23篇,有中篇,也有短篇。《TEA FOR TWO》就是其中的一篇。
一只螳螂的一生,与一人的一生有什么不同?有生有死。有伤有杀、有爱有憎。本来对这世间的种种,就应该“有喜有悲”又“无喜无悲”。前者可以说“生活是方的”,既然“生”,就要面对许多有棱有角的困境;后者可以说:“生命是圆的”,到头来,我们,若不能把一切离合悲欢,看成一个“圆”,或一个周而复始的“生之定律”,就未免太苦了。
\"《白发阿娥及其他》是西西一部短篇小说集,书中分为两卷。“白发阿娥”卷收入一九八〇年到二〇〇〇年、横跨二十年的八个短篇,温柔呈现城市老人的生活方式。“其他”卷收入西西晚年所写的风格多样、带有先锋气质
《中华文化学院教材:国情教育基本概念简释》选题主要是针对中华文化学院面向港澳台及海外开展中华文化国情教育培训使用。写作主题为中国当代国情概念简释,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科技、外交等领域。 《中华文化学院教材:国情教育基本概念简释》政治导向正确,结构合理,文风朴实,主要供中华文化学院学员培训使用。
本书即为《黛玉传》的并蒂篇,依据《红楼梦》前八十回“草蛇灰线”?的伏笔,脂砚斋批语提示,曹氏家谱考,相关典籍文献等,并参照前人和今人的红学研究成果,以宝玉的眼?界、行为做主线,力图遵从曹氏《红楼梦》的本意,从八十回迎春归宁写起,一路写到元妃之死、抄家、黛玉之死、二宝成婚、“忽喇喇似大厦倾”,直至“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作者大胆尝试,精心构思,推演出完整的红楼大结局。
《是或一点也不》是台北作家黄国峻的遗作,是他继《度外》《盲目地注视》之后,融合小说、故事及短文等各类风格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共收录25篇作品(小说12篇,故事8篇,短文5篇),并有taiwan原版编辑前言和作者长兄黄国珍代序。 其作品主题多为爱情,呈现男女情感与情欲问题的多种样貌。在自我与他人,在生与死,在神秘与现实之中,拉扯出一种魅惑的扞格张力。作者清透的文字和神圣的结构,实为小说世界里值得珍藏的文学景观。
在张爱玲的写作生涯中,小说《色·戒》无疑是最为特殊的,它是张爱玲晚年最精彩的创作小说,也是在她作品中有举足轻重分量的小说,整整写了近30年,是张爱玲创作生涯中,花费时间最长的一篇小说。何以一篇短短万余字的小说,要花上四分之一个世纪来写作?作家出版社9月新书《张爱玲〈色·戒〉》以详实权威的资料,近百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电影剧照,环绕《色·戒》的种种,做了一个全面的解读。 本书的作者蔡登山是台湾研究张爱玲生平和著作的人,在书中,他从《色·戒》一书的故事来源,到张爱玲何以改写了二十余年,再到她为何拒绝读者将其“还原”为历史事件,李安又如何改编张爱玲的《色· 戒》等等,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书中还包含了不少珍贵图片,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张爱玲,了解《色·戒》这部小说和电影。
一部《金瓶梅》,四百年魅力不减,迷倒无数饮食男女,世界为之瞩目。 《金瓶梅》中的众多男女,贪利纵欲,日以继夜,夜以继日,难填情天欲海。 西门庆,集商人与淫棍于一身,一方面,无所不用其极地赚钱,一方面,无所不用其极地纵欲。吴月娘,西门庆之大老婆也,面对五个小老婆、众多的、、,她如何相处?本书作者魏子云先生是台湾著名金学家,以二十余年研究《金瓶梅》之心血,凝于一端,依据原著线索,以现代小说的手法进行百分之八十的再创造,清晰地描绘出吴月娘的外在形象与内在心性、她在西门家族中的所作所为,以及自西门庆以下众男女荒淫的生活,对人们了解千古奇书《金瓶梅》有切实的帮助。
本书介绍的女作者张爱玲,是一位文坛天才。贾平凹在《论张爱玲》中:“嗨,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李昂在《我们三个姊妹与张爱玲》中说:“我认为中国作家不管死了或活着,有三个人可以得诺贝尔文学奖:深从文、张爱玲、老舍。”和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说:“张爱玲是当代最重要的作家,至少在美国,张爱玲即将名列李白、杜甫、吴承恩、曹雪芹之侪,成为一代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