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日历2025》是一本拿捏生活学习的百科全书!历史、地理、科技、文学、生物、化学、物理,一网打尽,加分的知识,趁早记!翻开这本书,会有一场科技前沿的邂逅:暗物质的发现、物质的构成;会有一场跨越历史长河的探险:朱棣迁都的原因、三星堆名字的由来,会有一场地理的壮丽巡礼:宁夏的景色、江西的水系;会有一场文学的精神盛宴:《西游记》和《红楼梦》的独特韵味与深邃哲理……拓宽你的知识面,让你眼前一亮又一亮,轻松占领智慧高地!你不需要啃大部头,也不需要记笔记,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把知识装进脑袋里。别人知道的东西你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你还知道,主打一个啥啥都知道!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色彩的民族之一,四季、节气、天地、生活,处处皆有动人的颜色。我们的祖先从自然中提取颜色,将它们运用在瓷器、服饰、绘画、建筑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流传至今的中国色。梅染、酡颜、胭脂、月白、浅云、翠涛、美人祭、石榴裙……每个关于颜色的名字听上去都美极了。 本书从中国古画中寻觅、提取48种中国传统色,配以对应的中英对照版古诗词,打造出古风古韵典雅风格。古色、古诗、古画的结合将中华美学体现的淋漓尽致,生动地描绘出诗意曼妙与丰饶之美。
《2022好食光日历》是千万粉丝美食博主菜菜美食日记打造的互动型美食日历。每天一句暖心话,每天一道暖心菜。365道原创暖心菜谱、60种时令风物介绍、12个厨艺进阶方案、24节气饮食指导,扫码即可观看当天对应菜谱,厨艺小白也可以轻松驾驭。让下厨变得更容易,让回家吃饭更幸福,是食物让平凡小日子变得闪闪发光。
《上博周历·2023年》从上海博物馆馆藏珍品中精选出了58件精美文物,涵盖馆藏各个主要门类,包括西周的大克鼎、战国商鞅方升、唐代怀素的《苦笋帖》、宋代赵佶的《柳鸭芦雁图》、明代唐寅《秋风纨扇图》、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瓶等。周历正面版式包括:时代、藏品名、藏品展示、周数、节日、公历、农历、星期、年份、月份;背面版式包括:月历、记事区、书写区。
本书是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为主要设计元素的日历书,书中精选五幅古代书帖名品,根据四季变化精心编排,搭配中国传统色彩、纹样和诗词名句,整体风格庄重典雅。内文增加重点节气传统民俗活动介绍,通过各种巧思提升内容知识性、趣味性。随书附赠一年《汉语大字典》微信小程序使用权限。
缂丝又称“刻丝”,是一种在竖排蚕丝上横穿彩色线条的丝织品,能做到双面花纹如一、呈现雕琢镂刻效果的丝织品,也是中国专享完全需要匠人纯手工织造的丝织品。 缂丝被称为“织中之圣”,一幅完整的缂丝需要经过套筘、画稿、摇线、装梭、织造、修整等16道工序,且一步都不能错。由于织造工艺十分繁复,过程耗费工时极长,因此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 《拂梭千年花锦重》以中国传统非遗技艺——缂丝为主题,以朱启钤先生收藏的《篡组英华》中的经典缂丝图案为基础,分类介绍缂丝的历史沿革、工艺流程、制作工具、经典图案、产品特点、经典代表作等,让大家在使用月历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技艺的魅力。
《淘喜:年画中的吉祥画》是我社出版的每天为大家介绍一幅吉祥年画,和年画中隐喻的吉祥寓意。32开本。年画是中国古代一种寓意吉祥的形象。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一种中国民间特殊的象征性装饰艺术。它几乎是中国民俗文化的图解,因为它不单具有艺术价值,更承载着大量的自然和人文信息。由年画可以认识中国民间。本集从数千幅杨柳青传统年画中,主要从娃娃类的年画中挑选出具有吉祥寓意的作品。配以对作品内容详细的介绍,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年画中的吉祥寓意和文化内涵。
本书是一本古典诗词主题日历,每日一首古诗或古画,选取从古至今的百余首诗作,描绘雅致、古朴的古典生活,另外配以百余幅插图,水墨勾勒,丹青点染,描绘诗意的生活画卷。读者能够体会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欣赏传世画作描绘的人物、场景、动物、风俗等内容,一方面可以受到典雅文字的熏陶,一方面可以直观感受古人风貌,领略古典的审美趣味。读者可以从不同时代的文字和图画中,感知时代的变迁,生活的转变,更深刻地认识古与今、日常与诗意。
本书为2020年日历,选介了366部优秀老电影,配以剧照、剧情简介、主要演职员表、经典台词、获奖情况等内容。本书选录的电影是1949年至1966年间创作的电影佳作,这些作品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借助电影这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记录在电影中的社会时代变迁和人的时代面貌,凸显闪耀在这些经典作品中的时代精神、奋斗精神。作为日历书,本书装帧、版式较为精美,内容丰富而精炼,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诗书年华,岁月静好》是一本以阅读为主题的图书,每天推荐一位当天出生的作家和他的代表图书,或历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事件及相关的图书,摘录其中精彩片段。收录的作品涵盖多种类型,读者可以广泛涉猎多部作品,每日感受文化熏陶。此外还根据每日内容,选取多幅美术作品,包括国画、油画、手绘插图等类型,提升设计感和艺术感,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体会到艺术美感。
《日历2022:与孩子一起读诗》精选三百余首经典古诗词与传世名画,涵盖对24节气、72物候、24花信风和中国主要传统节日的完整介绍,还穿插讲述了有趣的民间故事和古代游戏、特色小吃等民俗知识,带领读者发现生活中的诗意与美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日历所选篇目皆为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陶渊明等诗人的经典代表作,囊括学生必背古诗词篇目,且生僻字注音,为读者扫清阅读障碍。每首古诗词都配有详细赏析,包括白话译文、表现手法、意象分析和思想主旨等,以便读者对书中古诗词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考试中诗歌鉴赏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家长与孩子在诵读中感受诗词之美与四季流转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学修养、积淀文化底蕴。
《上博周历·2023年》从上海博物馆馆藏珍品中精选出了58件精美文物,涵盖馆藏各个主要门类,包括西周的大克鼎、战国商鞅方升、唐代怀素的《苦笋帖》、宋代赵佶的《柳鸭芦雁图》、明代唐寅《秋风纨扇图》、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瓶等。周历正面版式包括:时代、藏品名、藏品展示、周数、节日、公历、农历、星期、年份、月份;背面版式包括:月历、记事区、书写区。
这里是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广州,一面海鲜生猛,喜饮头啖汤,敢为天下先;另一面又不惊不惧,淡定得很;始于美食,终于自在,去广州是会上瘾的。
《民俗掌故日历》即将开启5.0时代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伴随新年脚步,由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仲富兰主编的《民俗掌故日历5.0版(2023)》来到了您的案头。 新年新世界,日历也不例外。从2019年的第一版到如今的5.0版,年复一年,我们一直致力于推陈出新。 这是一部日历书,可以查询日期。365天,标识了每天的公历农历日期、天干地支、节气、生肖等,可知寒暑,记录了各种节日、纪念日,如“中国农民丰收日”“世界逻辑日”“世界诗歌日”等,可谓一应俱全。 这是一部民俗掌故日历,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民俗学前辈杨荫深先生为后世留下的《事物掌故丛谈》,涉及岁时令节、神仙鬼怪、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游戏娱乐、花草竹木等,揭示了我们的民俗文化源头。 365天,天天有相应民俗。读者可以
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是事关国家、民族兴衰成败的大事。党中央历来重视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因此,未成年人保护不仅关乎学校、家长,更是社会每一位成员应尽的责任。 《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日历》以“守护明天”——未成年人保护为主题,在日历的基础功能上增设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知识问答、央视《守护明天》节目、法律箴言等内容为日读版块。旨在引导青少年增强法治观念,自觉远离违法犯罪,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倡导家庭、学校、社会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共同努力;向社会传播未成年人保护意识,展现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深刻意义,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