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作者2017-2021年的五年诗作,坦陈了其沉溺于生活的感悟、迷惑于人生的思考以及融化于温润的情感。 近300首贴近时代脉搏的诗歌,一部 野生 诗人的生命絮语。
《抗日战争》,属于全民族的抗战史! 《抗日战争》以三卷的恢宏篇幅记述了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作品以战争的每一次事件和每一场战役为纵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视角全面真实地揭示了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中*次全民族同仇敌忾、浴血山河所赢得的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一次全新写作,全新阅读战争的体验,对抗日战争全新定位和见识的巨著。从史料收集和研读开始,《抗日战争》写作长达六年之久。由于战场广阔,参战人数众多,抗日战争亲历者遍布各地。尽管如此,王树增还是尽可能地查阅文献、踏勘战场、采集、比对、甄别,力求真实。经过海量阅读和精心酝酿,*后完成了这部大书。 《抗日战争》站在全民族抗战的立场上,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以重大战役战斗为轴,以重大历史事件及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 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 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 佛经 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词人命运 零基础也能轻松读懂宋词精髓 宋词自诞生以来,历经千年不衰,至今丰富滋养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各种解读宋词的作品层出不穷,既严谨扎实又轻松有趣的经典读物却十分罕见。 传奇文化学者、作家马未都,自幼痴迷文学,尤其唐诗宋词。如今他著作等身,但在他的案头床头,始终常备唐诗宋词。 一直以来,他都觉得有必要写一部重新详解唐诗宋词的作品,帮助更多年轻人真正爱上唐诗宋词。 2020年正月初五,65岁的马未都在他一手创办的观复博物馆开始闭关写作。他用讲故事的独特方式,融合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洗涤心灵的人生感悟,直播式展现大宋时代特色和词人命运。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欧阳修、柳永等44位词人跃然纸上,一个个变得真实鲜活,有血有肉,亲切可感,让读者一读就上瘾;180首经典诗词巧妙
一份理想藏书的清单 一部图文并茂的小说编年史 本书由牛津大学文学教授彼得 伯克赛尔主编,全球165位作家、文学评论家或学者参与撰稿,推荐书目横跨五大洲,上下两千年,涉及67个国家的812位作家。每部作品配有详细出版情况介绍和简明的作品评论。全书配有680幅图片,包括300多幅珍贵的作家肖像画或照片,如 既是作家又是鳞翅目昆虫学者 的纳博科夫正在捕捉蝴蝶、托着脸庞趴在打字机前的萨冈等,为我们独特呈现了不为人知的作家生活图景,还有300多张相关的海报、封面插画、油画等,展现出多元化的文学面貌。此外,还甄选了近300部作品中的金句,关于爱情、孤独与哲思等。 本次中文版增加 拾遗篇 和 中国篇 ,将推荐作品的数量从1 001部增加到1 342部。 中国篇 由南京师范大学何平教授撰写,推荐了从鲁迅、张爱玲、金庸到王安忆、余华等中国现当代
《理想的下午》 舒国治以一种超俗的眼光,与闲散的人生情怀,讲旅行、讲山水,看待周遭、寻觅佳境。自出版以来荣获华语文化圈多项大奖,被誉为 文艺青年人手**之书 。是流浪,是生活,亦是美学。 本书由作者亲自编选32篇散文。梁文道亲自作序,介绍舒氏其人其文,并勾勒出舒国治从青年时期到成熟期的变化轨迹,更有舒国治为22周年纪念版作的新版序言。 生活本是毫无规划,愿我们以自己的时间行走。庸庸碌碌后的美好时光,未必常常都是百分之百的理想,闹中取静、乱中从简亦是一份恬淡自如。理想的下午自是有限,享受短暂而午后时光则更显惬意。 《门外汉的京都》 他说的竹篱茅舍, 他说的流水长墙, 诸多游赏, 被公认是写京都书里最有见地的一本,最任性自在的京都闲走札记 舒国治,台北奇人,梁文道眼中最会玩、最会讲故事的人,他似乎
本书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类节目《朗读者II》同名图书,共分三辑。全书共收录62位朗读者的珍贵访谈,71篇古今中外经典文本。董卿专为本书读者录制 为你朗读 。书中 走进朗读亭 版块定格真挚心声, 导演手记 分享幕后故事。全书嵌入AR技术,149张照片链接1400分钟视频。
《路遥经典套装:平凡的世界 人生》收录了茅盾文学奖得主路遥的两大代表作。两部作品影响了几代青年,获名家、名校的一致推荐。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路遥代表作,获茅盾文学奖、入选 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平凡的世界》是一段平凡却热血、温暖又动人的成长故事,小说以孙少平与孙少安两兄弟为主角,讲述他们在生活中面临重重困难与挑战,却依然无畏前行的人生历程。《平凡的世界》深刻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中走过的平凡却不平庸的道路,细腻书写亲情、爱情和友情,饱含真善美和昂扬向上的力量,今天读来依然让人充满共鸣,更给人以激励。《平凡的世界》也是一部跨时代的经典,在反映时代的同时超_越时代,散发出经久不衰的魅力。 《人生》:路遥成名作,一经发表便轰动全国,入选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ZUI有影响力小说
本书为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同名图书,共分三辑。以节目为基础,增加文学含量,提升阅读品质,是本书的编纂追求。 全书共收录七十位朗读者的访谈、九十四篇文本、一百五十四张照片。 访谈部分,补充了因节目时长限制而被剪掉的精彩片段; 文本部分,进行了内容扩充、版本甄别、名家译本的替换; 增加了朗读者小传和名家文本点评; 著名主持人、主编为本书拍摄了**照片; 使用了AR技术,将聆听朗读与阅读文本完美结合,为读者带来全新阅读体验。
平装版《汪曾祺全集》在2019年1月出版的《汪曾祺全集》精装版的基础上,增补了近两年来新发现的散文4篇、谈艺文章3篇、诗歌9首、书信10封及题词、书画题跋若干条;以新发现的较早版本替换底本的有:小说《猎猎》《磨灭》,散文《蔡德惠》;补充题注中的出版信息;改正错讹。 《汪曾祺全集》收入迄今为止发现的汪曾祺全部文学作品以及书信、题跋等日常文书,共分12卷:小说3卷,散文3卷,戏剧2卷,谈艺2卷,诗歌及杂著1卷,书信1卷,并附年表。 每篇以*初发表的报刊版本为底本(少量未发表作品以手稿、油印本为底本),以作者生前自己或他人编订出版的、比较优良的作品集或手稿作为参照校本,进行校勘,改正文字的错、漏、衍、倒置及标点错误。每篇皆有题注,交代原载及收入作品集、文本改动、笔名等版本信息。保留作者原注;其他少量必
《蔡义江新评红楼梦》在红学界被称为 蔡本 ,周汝昌先生说: 到目前为止,这是我喜欢的一个本子。 2022年1月商务印书馆全新再版。全四册,内容包含:一,蔡义江根据十二个版本互校的《红楼梦》原文;第二,精选脂评、新评以及注释,与《红楼梦》正文分栏排版,一一对应,精细解读,鉴赏艺术价值;第三,一百二十回均回前题解,细论回目原貌,探讨回目精义;第四,前八十回均有回后总评,从整体上赏鉴该回内容,品评人物,分析鉴赏。 附赠:蔡义江著《曹雪芹与红楼梦》、四大家族关系表、宁荣二府奴仆表、孙温红楼梦原画书签。
《万物有灵 2023版》 贾平凹老师四十年散文创作全新精选,收录自1981年至2019年的随笔六十六篇,共二十万字。着眼于自然的林中一花、河中一沙,通过对自然深情的抒写,还原生命的纯粹和本真,以及对万物生灵的思索。 这是一份对万事万物由衷的热情与好奇,对生命有所追求,并在追求中展现出浓烈的个人风格。更难得的是,横跨四十年,始终尊重生命的灵气,保持质朴与纯粹。这样的文字,值得一读再读。 《自在独行 2023版》 平凹先生素来喜静,很怕有人来敲他的房门。让他觉得自在的,要么就是行走于西北的大地,要么就是隐居在自己的书房。 先生其实也喜欢热闹,只是先生的热闹并不是灯火灿烂,而是内心的安宁与独行的自在。 这本书写情感、聊爱好、谈社会、说人生。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 对于匆匆的路人,平凹先生这部文集只是
俄国白银时代文学中,帕斯捷尔纳克和茨维塔耶娃是两位最杰出的诗人,他们彼此也是柏拉图式的恋人、挚友。本书共收有两人留存世上的珍贵书信近200封,时间跨度为1922 1936年,两人的通信持续14年之久。这是一曲爱的罗曼司,一场情感的马拉松。两位诗人在保持通信的这段时间里经历了重大的生活和人生变故,流亡海外,颠沛流离,生活窘迫,但是并没有放弃诗歌创作。这些书信完整地记录下了他俩当年各自的生活和创作,心境和情绪以及帕拉图式的情感历史。促使他们相互走近的,正是他们面对诗歌之命运的责任感和寻求新的艺术可能性的使命感。他们是真正的知己,拥有是共同的信念和追求,在书信中相互慰藉,相互鞭策,以获得继续写下去的动力。这些书信,不仅记录两人当时生活,也是记录了他们对对方诗歌的评论。两位诗人的通信,也构成了一场诗
该书在陈美林《新批儒林外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初刊,1998年第七次印本)和《清凉布褐批评儒林外史》(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初版,2009年二版)基础上重新校订,以目前可及的早刻本清嘉庆八年(1803)卧闲草堂本为底本,参校诸本进行覆核。 本书为 五四 新文化运动以来运用传统的评点形式研究古代小说的首次尝试,由前言、夹批、回评三种形式组合成一套完整的批评体系。前言犹如昔日之 读法 ,以使读者对其人其书有一宏观了解和认识。夹批主要对词、句、段进行批评,间有串评,着重阐发其中隐而不露的讽刺和寓意。回评着重对整部书的主题、回与回的联系与过渡、人物形象的塑造、谋篇布局的技巧等方面进行评说,兼亦涉及本事勾稽,以史证文,以文引史,文史互补,务求有助于读者深入欣赏和理解,并为研究者提供新的论题、新的视角和
为托尔金的作品画插画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忠诚地追随、适度地对抗,以及谨慎地无中生有。 意味着 不折不扣的冒险。 从为托尔金的《霍比特人》小说绘制插图到因缘际会为彼得 杰克逊的《霍比特人》三部曲电影开展为期七年的概念设计,文学插画大师、奥斯卡得主艾伦 李在这本书里记录了自己的又一场视觉创作冒险全过程和由此而来的各种关于艺术、插画、灵感、技法的思考。灵感如何闪现,构思如何变为成品,文字的想象世界如何变成具体而贴切的图景。全书收录了100多幅素描和水彩,还有十数张专为此书全新创作的插画作品。 这是艾伦 李与托尔金共同发出的,又一次进入中洲、重新探索中洲的邀请。
《答案在风中飘》是鲍勃 迪伦在20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shou部全新作品。他于2010年开始创作本书,历时十余年。在这本新书中,他对66首精心挑选的现代流行音乐作品的产生背景和内容本质提出了非凡的见解。通过讲述猫王、约翰尼 卡什、雷 查尔斯、小理查德、雪儿、谁人乐队、诱惑演唱组等的音乐,迪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份关于现代流行音乐的私人歌单,也用这些作品展示了一幅美国20世纪万花筒般的画像。 作为一个讽刺的观察者,迪伦对这些歌曲以及它们背后的精彩人物和故事充满了感情和热情。这些文章不仅仅是乐评,它们饱含着智慧、洞察力和独创性,你仿佛能听到迪伦的声音从书页中浮现出来,有感性的幻想与倾诉,也有理性的解读与揭露。如美国知名娱乐杂志Variety所言: 这是有史以来关于流行音乐的书籍之一。
他毕生都在捍卫文学传统的尊严和荣光! 文评泰斗布鲁姆生前最后一部重磅作品 凝萃一生阅读经验的 文学回忆录 以阅读对抗时间的摧残 以阅读进行人生挽歌式的沉思 本书是文学批评巨擘哈罗德 布鲁姆生前的最后一部著作,可以说是年近九十岁的布鲁姆对他一生阅读体验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书中,作者遵循阅读的记忆,选取了超过八十段他从小就熟记于心的经典作家的文本,为读者带来精炼、睿智的解读。 书中,布鲁姆的论战对象不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阅读此书,就好比跟随作者经历一段从童年到晚年的精神之旅,读者将有幸看到当代最伟大的批评家从文学史、艺术史、思想史上的杰出灵魂中汲取养分的过程。书中选入的西方经典自布鲁姆幼年时代就萦绕在他心头,至今依然它们依然鲜活:从《圣经》到莎士比亚与约翰生博士;从斯宾塞与米尔顿到华兹
Ar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