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当当独家赠品 老女孩 万有引力书系(我要快乐,不必“正常”!40岁+女性的肺腑直言×单身生活的避雷指南)
    •   ( 576 条评论 )
    • [法]玛丽·科克 /2025-01-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老女孩:另一种生活方式》是一部融合个人叙事、流行文化及社会学研究的纪实文学类作品。作者从个人经历和历史社会现象出发,展现了社会对女性尤其是单身女性的偏见和限制,描绘了单身女性在孤独与自由、爱情与独立、自我实现与社会期待之间的挣扎和觉醒。作者广泛引用流行文化中的老女孩形象以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学的理论、典故,以立体、多面的形式呈现单身女性的问题。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深刻的社会洞察,本书对老女孩的形象、隐私、权利、财务、生育、情绪、欲望、爱情和自我成长等主题加以探讨,鼓励读者超越传统角色的束缚,在看似平凡的日子里,勇敢追求自己真正的渴望。全书从地中海的生死边缘写到都市生活的琐碎细节,最后以 荒芜的权利 收尾,这一心灵旅程正契合了当下年轻人松弛至上、 选修 爱情、追求精神独立

    • ¥28 ¥56 折扣:5折
    • 逃走的人(不上班、不社交、低消费,追踪三年深入书写鹤岗买房的逃离者,许知远杨潇袁长庚推荐)
    •   ( 4080 条评论 )
    • 李颖迪 /2024-07-01/ 文汇出版社
    • 《逃走的人》是记者李颖迪,追踪三年、走访五城,深度书写选择离开主流轨道、到低成本地区生活的 逃离者 的非虚构文学作品。 鹤岗,东北边陲之城,因极低的房价而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头条。 在鹤岗神话的背后,是一座座同样资源枯竭、经济衰退、被世人遗忘的城镇,河南鹤壁、安徽淮南、河北燕郊,以及一个个具体的、迷茫的、涌向那里的年轻人。这是一群逃离者的故事,也关乎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 买一间两三万元的房子,囤积食物、养猫,不上班,不社交,不恋爱,靠积蓄维持ZUI低欲望的生活,与人隔绝。从互联网的隐秘角落,到大雪覆盖的边缘小城,作者李颖迪为我们展现了人们如何策划和实践自己的逃离。 她记录了逃离者的来处 富士康工人、保安、平台客服,这些工作给人的压缩感与漂泊感,还有冷漠疏离的家庭,无法寻得的爱意;也与他

    • ¥29.5 ¥59 折扣:5折
    • 比山更高:自由攀登者的悲情与荣耀 单读新书宋明蔚长篇非虚构作品集上海文艺出版社现当代文学正版图书籍罗新杨潇推荐
    •   ( 419 条评论 )
    • 宋明蔚 /2024-06-01/ 上海文艺
    • 本书讲述了过去二十年来,中国自由攀登者用攀登书写各自的命运,在山上跨越生存和死亡的故事。自由攀登者是中国特有的一群人。他们只有寥寥几百人,却是中国死亡率 的运动群体。遇难者的平均年龄仅有31岁。本书作者通过采访大量人物、挖掘大量碎片化资料,站在每一个年轻命运的人生十字路口上,记录中国自由攀登者的真实故事,通过他们的生命轨迹透视他们生活过的那个时代,书写了一部不为人知的登山史诗。这不只是一组登山者的群像, 是一个个不同时代的理想主义者在死亡的悬崖边追寻自由与自我的故事。他们在身体力行地告诉世界,他们甘愿用死亡的风险与代价换来可以 一切的自由意志。

    • ¥48 ¥98 折扣:4.9折
    • 我的母亲做保洁 这是城市巨轮运转下,保洁员群体被遮蔽的日常;也
    •   ( 208 条评论 )
    • 张小满 著 /2023-11-01/ 上海光启书局
    • 2020年,52岁的母亲从陕南农村来到深圳务工。 独立生活十几年后,“我”与母亲在深圳相聚,重新住在一个屋檐下。 我们在狭小的房间中争吵,母亲看不惯“我”的花钱方式,“我”难以忍受母亲的生活习惯。我们深陷彼此纠缠、负担和依赖的关系。 然而我们彼此相爱,“我”深知母亲的软肋便是对我毫无保留的爱。 于是,“我”想理解她。“我”的母亲在矿场、在建筑工地挥洒了年轻的汗水,如今在城市写字楼的几格空间中做保洁员。“我”想记录下母亲的打工史,努力穿梭过她记忆中的生命。母亲的人生为做着螺丝钉般工作的“我”建立起一块生活的“飞地”,让“我”得以喘息、回顾,珍重自己的来处。 这是我们母女共同完成的一场写作。

    • ¥29.8 ¥59.8 折扣:5折
    • 聂绀弩的朋友圈(叙旧文丛)
    •   ( 153 条评论 )
    • 张在军 /2024-09-02/ 福建教育出版社
    • 本书为叙旧文丛之一,是对著名作家聂绀弩个人交游所做的史料梳理与叙事。聂绀弩身历大半个20世纪,一生经历丰富,跌宕起伏,与中国文坛许多作家学者都发生密切关联,如鲁迅、冯雪峰、萧军、萧红、钟敬文、邵荃麟、舒芜、何满子、黄永玉、黄苗子等。本书作者以聂绀弩和朋友们的诗文、书信、日记等文献资料为依据,记叙了聂绀弩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与不同身份人等的交往,考订严谨,真实生动,既展现其为人与思想,也折射出时代的风景。

    • ¥26.1 ¥58 折扣:4.5折
    • 【2023中国好书】奔跑的中国草(林占熺与中国菌草传记,山海情传奇人物,福建教育出版社)
    •   ( 294 条评论 )
    • 钟兆云 /2023-04-0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林占熺教授是《山海情》中凌一农教授的原型。为解决菌业生产中日益严重的 菌林矛盾 这一世界级难题,他无数次试验,发明以草代木、培养食药用菌的方法。为科研成果用于实践,他全家上阵;为菌草能够扶贫,他上下奔波。他咬定青山大地,只争朝夕;他立根黄沙破岩,敢为人先。他传递幸福,不以闽宁为限;传播技术,不以山海为远;争议袭来,不减半分情怀;荣誉等身,不增半分傲气。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科学 一词的真正含义,也用科研成果充分展现了生命价值的深厚内涵。 如今, 菌草 已走出国门,为国际减贫和生态保护贡献中国智慧 本书以他为主人公,在大量采访的基础上朴实写作,诚恳讲述科技中国草在世界奔跑、造福人类的故事,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农林科学家的梦想与坚持。

    • ¥22.5 ¥50 折扣:4.5折
    • 脸庞锋芒:与25位先锋女性对谈
    •   ( 202 条评论 )
    • (墨西哥)乌戈·韦尔塔·马林|译者:于是 /2024-06-01/ 广西师大
    • 阿布拉莫维奇工作室的艺术总监马林向25位先锋女性提出了同一个问题:能否为您创作肖像?为了 透彻地了解她们,他开展了一系列访谈,以理解她们毕生的创作。 她们谈论艺术、美、欲望、痛苦、成功、名声、羞耻、死亡、性、反叛、灵性、种族、遗产、 ……她们是导演、设计师、演员、歌手、画家、摄影师、雕塑家……她们是行动者。她们是艺术家。 打破边界的艺术家。改变规则的艺术家。为其他艺术家开辟道路的艺术家。将与未来几代人产生共鸣的艺术家。 她们在塑造我们 所见世界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 ¥64 ¥128 折扣:5折
    • 我在北京送快递 胡安焉 著 我在物流公司上夜班的一年 “底层”打工人的十年 纪实文学 非虚构作品集 浦睿文化 正版畅销书
    •   ( 314 条评论 )
    • 胡安焉 /2023-03-31/ 湖南文艺
    • \"进入社会工作至今的十年间,胡安焉走南闯北,辗转于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北京等地,做过快递员、夜班拣货工人、便利店店员、保安、自行车店销售、服装店销售、加油站加油工……他将工作的点滴和生活的甘苦化作真诚的自述,记录了一个平凡人在工作中的辛劳、私心、温情、正气。 在物流公司夜间拣货的一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生理印记:“这份工作还会令人脾气变坏,因为长期熬夜以及过度劳累,人的情绪控制力会明显下降……我已经感到脑子不好使了,主要是反应变得迟钝,记忆力开始衰退。”在北京送快递的两年,他“把自己看作一个时薪30元的送货机器,达不到额定产出值就恼羞成怒、气急败坏”……但他 终认识到,怀着怨恨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些在事后追忆中写成的工作经历,渗透着他看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与反思,旨在表达个人

    • ¥23.9 ¥56 折扣:4.3折
    • 江城(译文纪实)[美]彼得?海斯勒 著 李雪顺 译
    •   ( 33 条评论 )
    • (美)彼得·海斯勒|译者:李雪顺 /2012-02-01/ 上海译文
    • 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彼得·海斯勒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 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 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会去。在随后的两年,这座城市就是他的家。 在这里,海斯勒有时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又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之中,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构成了在四川停留两年的部分生活。 2001年,也就是这本彼得·海斯勒著李雪顺译的《江城》在美国出版的时候,一条通往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了,一条铁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没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这座城市正在飞速发展着,在过去的二十年,那样一种转型变化的感觉——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正是中国的本质特征。很难相信,这个 曾经 是另外一种模样,是19世纪西方人眼中“永远停滞的民族”。 2003年

    • ¥28.8 ¥58 折扣:5折
    • 莉莉亚娜不可战胜的夏天
    •   ( 30 条评论 )
    • (墨西哥)克里斯蒂娜·里韦拉·加尔萨 /2024-10-31/ 广西师大
    • “我们各自闯荡世界,但回到泳池后,我们又成为姐妹。 那是我们 亲密的姐妹情谊的空间。 我想在水中再次与她相遇。我想跟以前一样,与我的妹妹并肩游泳。”1990年7月16日,莉莉亚娜·里韦拉·加尔萨,我的妹妹,被前男友杀害了。 她喜欢达菲鸭、凯蒂猫,爱写作,爱抽“罗利”牌香烟;她热爱电影、游泳、街道、建筑、她的朋友,甚至爱安赫尔。 这是她的超能力,也是她的致命弱点。 而我被困在了内疚和羞耻的泡沫中。三十年来,我总是不断回到同一个起点:当年究竟漏掉了什么?为什么没能保护她?我像考古学家一样,小心翼翼地掸去莉莉亚娜遗物上的灰尘,潜入档案、证词、信件、日记、便条的海洋,追寻她的青春,她内心那不可战胜的夏天。

    • ¥34 ¥6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