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有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讲录,突破文学史叙述的一般格套,既见脉络的系统性,又见细节的丰富性,是很有视觉感的大学课堂实录。纵向从先秦一贯而下直至近现代,横向则以文类从韵文、散文、诗歌到小说,交织成动态发展的包蕴文本、作者、文学事件、文学流变、读者接受等在内的中国文学网络,呈现文脉的演进。 全书融汇历代文人学士与海内外学人的作品、卓识,文学情怀贯穿始终,打破定说,时有创见,提出中国文学史的三个轴心时代的独到之说、注重早期文学脱离音乐之后对文字表现的追求、聚焦近世文学对唐宋文学的承转变创、描绘近代文学转型的多元图景。既有学术上的着意开拓,又具备普及中国传统文学的意义。
《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书中描写了近二百名各式人物,生动表现了封建社会后期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历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和学界的重视。李汉秋先生积数十年之功,汇集十一种清末以来对《儒林外史》的精彩评点,融于《儒林外史汇校汇评》一书,加以标点、校勘,既便于读者理解,增添阅读乐趣,又便于学者进行各方面研究。本次增订版在原精、平装的基础上,新增童叶庚《增补儒林外史眉评》六万五千余字,可谓目前搜集最为完备的汇评本。同时,将原收于书末的则仙评批插入正文相应回目,体例更臻完善。又加重排重校,并对原书中的个别排印错误有所订正。
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词人命运零基础也能轻松读懂宋词精髓宋词自诞生以来,历经千年不衰,至今丰富滋养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各种解读宋词的作品层出不穷,既严谨扎实又轻松有趣的经典读物却十分罕见。传奇文化学者、作家马未都,自幼痴迷文学,尤其唐诗宋词。如今他著作等身,但在他的案头床头,始终常备唐诗宋词。一直以来,他都觉得有必要写一部重新详解唐诗宋词的作品,帮助更多年轻人真正爱上唐诗宋词。2020年正月初五,65岁的马未都在他一手创办的观复博物馆开始闭关写作。他用讲故事的独特方式,融合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洗涤心灵的人生感悟,直播式展现大宋时代特色和词人命运。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欧阳修、柳永等44位词人跃然纸上,一个个变得真实鲜活,有血有肉,亲切可感,让读者一读就上瘾;180首经典诗词巧妙融合在词人们的
外星人突然降临地球,用压倒性的科技接管了人类社会。战争、饥饿、疾病等灾难都被消除,世界变得过于平静。 但是,仍然有人对这诡异、颓废的平静感到不安。 外星人为什么不愿露面? 科技发达的他们,为什么要调查地球上的神秘学? 他们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 没人意识到,随着远超人类想象的真相揭露,全人类的童年期将走向终结……
本书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及其方法论进行了一番清晰的论析。中国现代文学是一门后起的学科,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形成了新的传统,蕴含着新兴的社会理念、价值观念和人文信念,同时带来了新兴的艺术方法、运作方法和学术方法。本书从文学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法、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及学术史建构、文学学术与文学批评、文学作品研究方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材料、学术论文的操作等六个方面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方法论进行了详细阐述,是一部高水平的学术论著。
作家的激情与文采、学者的广博与严谨、西方文学目前的绚丽风景,在本书中俱有很好体现。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却作为文学欣赏和文学史知识的经典,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诸多重点高校师生中风靡流传近二十年。此次修订出版的插图本,更展现了西方文学与艺术的结合,阅读、收藏、欣赏、思想的完美的统一,构造了一个可以尽情遨游的多重审美空间。
1971年,巴尔加斯·略萨在攻读博士学位时,非常欣赏加西亚·马尔克斯。作为自己的博士研究课题,这位秘鲁作家深入研究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生平和创作,于是诞生了这本精深而厚重的博士论文。然而,两人在1976年突然决裂,本书随即遭到雪藏,直到近五十年后,《百年孤独》的作者已不在人世,这本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领域的重要专著才终于以单行本的形式重新出版。在小说家之外,巴尔加斯·略萨也是一位犀利的文学评论家。这本书不仅包含了他为加西亚·马尔克斯所作的详尽传记,更展现了他扎实非凡的精读功力,细致入微地拆解了哥伦比亚作家当时的每一部作品。他向世人雄辩地证明,即便在专业、最挑剔的批评者眼中,从《枯枝败叶》到《百年孤独》的每一个细节仍都是经得起推敲的。
近几年来。世界吹起一股社会企业风潮。社会企业从事的是公益性事业,但通过市场机制来调动社会力量,将商业策略优选程度运用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而非为外在的利益相关者谋取优选利益。简单来说,就是做好事又能赚钱,赚来的钱再拿去做好事。 徐永光著的这本《公益向右商业向左(社会企业与社会影响力投资)(精)》是一本从宏观上介绍中国的社会企业发展之路的书。它旨在帮助读者理解什么是社会企业,社会企业的模式有哪些,社会企业能否分红,为什么需要社会影响力投资,以及社会企业的未来在哪里。 在社会企业的这股前沿风潮中,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有识之士也参与进来,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从目前来看,中国的很好企业家,例如马云、王健林、牛根生等,他们都在尝试社会企业模式,用商业办法解决社会问题,引导更多的力量做更多
1971年,巴尔加斯·略萨在攻读博士学位时,非常欣赏加西亚·马尔克斯。作为自己的博士研究课题,这位秘鲁作家深入研究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生平和创作,于是诞生了这本精深而厚重的博士论文。然而,两人在1976年突然决裂,本书随即遭到雪藏,直到近五十年后,《百年孤独》的作者已不在人世,这本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领域的重要专著才终于以单行本的形式重新出版。在小说家之外,巴尔加斯·略萨也是一位犀利的文学评论家。这本书不仅包含了他为加西亚·马尔克斯所作的详尽传记,更展现了他扎实非凡的精读功力,细致入微地拆解了哥伦比亚作家当时的每一部作品。他向世人雄辩地证明,即便在专业、最挑剔的批评者眼中,从《枯枝败叶》到《百年孤独》的每一个细节仍都是经得起推敲的。
新出文献是文史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极大推动了古文字学、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本书主要包括古文字疑难字词考释、构形研究以及文学文本的整理与研究。古文字考释是出土文献最基础、最前沿工作。本书立足于字形和辞例,并结合传世文献,考释出一些疑难字,如《燕侯载簋》中的 无争 ,《诸梁钟》、清华简《四告》中的 淫、内 合文等;提出 通假糅合 等理论术语,有助于汉字构形理论的建构;坚持从文本出发,确保科学性和前沿性,充分挖掘新出文献的文学史价值,努力探求早期文学的特质和规律。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3)》由冷成金著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积淀汇聚着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资源,形成了类型众多、意蕴深厚的神话传说集群。本书立足于神话传说本体,创造性地探索“流域 地域”的研究范式,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神话传说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创世神话与华夏初始文明、部族神话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古帝王神话传说与德政盛世愿景、三晋历史人物传说与地域文化精神四个专题,建构起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神话传说的立体递进、系统完整的谱系序列,将“去语境化”的神话文本还原到真实的社会现实语境中去考察,强调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了解民众主体以及他们对文化持有的态度,探寻神话传说在当代民间的表述方式,有效地还原神话传说本真、原初的文化生命形态。在资料搜集与分析过程中,将典
本书为第一部彭燕郊(1920-2008)年谱,按照编年的方式,以谱主彭燕郊为核心,以年月为经纬,深入地呈示了其行历、写作、交游诸方面的事项,也透现了他所经历的比较漫长的历史时代。全书包括导论、正文、谱后以及《彭燕郊笔名考述》《彭燕郊交游录》等附录内容。 作者此前曾撰《穆旦年谱》,在文献工作和年谱撰写方面富有经验。历时十数年完成的此部年谱可为研究界提供重要参考,也适合对文学、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王昆老的《人物论》,不仅对所论人物精到准确,而且是举一得三,往往在一个人物论里,就纵横排比,涉及到不少人物,这说明他是全局在胸,然后才下笔分别作特写的。王昆老是从总体透视了这部书才着手写“人物论”的,因此,他在“人物论”里,常常表现出对《红楼梦》的总体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