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必学 平水韵 。流传至今的古诗词、楹联、曲赋俱用 平水韵 以及声律,韵律。当代绝大多数作者也仍在使用 平水韵 。过去的韵书只对所选用的韵字作韵部合并及增删。为此,在实际使用时无疑增加了许多障碍和难度。遗憾的是过去的诗韵书很不方便使用,学用者要花很多时间尚无法应付自如,非常费时费力。为此把古韵书的深奥艰涩转化为通俗易懂,让古韵书更适应当代人学习生活的快节奏,乃是本书出版的初衷。本书以《佩文韵府》《诗韵合璧》为蓝本,参酌了《词林正韵》一书。在保留原来音、义的基础上,尽量提高用韵、查韵的实用性、快捷性,让初学者一看就明白。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是路遥的长篇代表作,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并入选 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得到各界名家的一致推荐。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是一段平凡却热血、温暖又动人的成长故事,小说以孙少平与孙少安两兄弟为主角,讲述他们在生活中面临重重困难与挑战,却依然无畏前行的人生历程。《平凡的世界》深刻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中走过的平凡却不平庸的道路,细腻书写亲情、爱情和友情,饱含真善美和昂扬向上的力量,今天读来依然让人充满共鸣,更给人以激励。《平凡的世界》也是一部跨时代的经典,在反映时代的同时超_越时代,散发出经久不衰的魅力。
崔健三十五年歌词创作首度结集出版: 五十六首带着体温的摇滚诗歌;一代人的青春胎印与时代预言。 自从1986年,崔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次吼出 一无所有 ,三十多年来,一首首犀利如刀的 摇滚诗 始终在我们心头激荡。而崔健的诗歌结集成书, 让 一无所有 的主题与变奏,铭刻在历史记忆中 。 王朔说: 听崔健的歌,仿佛自己的心灵存在于他的音乐中,像烟只能通过火来点燃。 循着这些诗歌,我们得以进入一个汹涌年代的心灵,进入与当下仍在密切共振的青春呐喊、反叛能量和天真的勇气。 只要这种声音还响着,理想就在,希望也还在。
本书是流沙河先生讲解《诗经》的作品,由流沙河先生在成都的讲座整理而成。他从诗经305篇中择取81篇典型篇目,从诗歌的本质出发,对诗经进行了解读。 与市面上其他 注解 《诗经》的书不同,流沙河先生在书中的讲解非常注重当时的社会场景,注重诗歌的感情,语言非常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其中还有不少四川方言的使用,让人读起来非常轻松愉快。 本书在修订的过程中,增加了历代诗评的部分,选取方玉润、王夫之、闻一多等人的评论,与流沙河的讲解相互映衬。增加了93幅插图,包括细井徇《诗经名物图解》的图片和中国古画,诗、画、评一体,全方位理解诗歌内容。增加了生僻字注音和地名标注,无障碍阅读。
本书是民国文人沈尹默的诗词集。沈尹默身处我国社会文化发生剧变的时代,他学贯古今、融汇中外,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教育领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新青年》的编辑,旧体诗词推行者,白话新诗创始人。作为横绝一代的书法大师,他在当下的诗名被书名所掩,他是一位需要重新加以全面认识的现代文人。在沈尹默诞辰140周年之际出版此诗词集,以重启沈尹默的诗词影响力。本书是迄今为止收录最全的沈尹默诗词集,收录其诗作一千二百四十八十首,词、曲四百五十九首,新诗上下两卷,系其弟子戴自中先生经过三十多年努力搜访所得,内有多张绝版照片及手稿,有些虽为原稿之一小部分,亦弥足珍贵。
本书收录了青年学者、诗人、翻译家包慧怡2005 2015年间的代表诗作,是作者***诗集的增订版,新版共十辑,119首,增加全新分辑 被遗忘的海滩 以及一篇后记。
汪国真,当代诗人、书画家。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 1984年发表首比较有影响的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掀起一股 汪国真热 。2015年4月26日汪国真去世,享年59岁。《汪国真诗文全集》是由汪国真胞妹汪玉华主编的图书,分上下两卷,搜集了汪国真这一生能找到的几乎所有诗文歌词等整理成集。本书是卷,包括三个部分:诗歌卷、古体诗词卷、采访点评卷。该套书对喜欢汪国真的读者具有非常大的研究和收藏的意义。
《灰娃诗全编》由著名出版人汪家明编选,共辑录诗歌一百多首,基本按编年排序,涵盖了诗人目前可见的全部诗歌作品,完整生动地展现出一位年近百岁的女性诗人热烈而自由的生命与诗歌轨迹。在经历剧烈的生活颠覆与人生磨难后,灰娃发自本能地开始写诗。她的诗作个人特质突出,裹挟着一股不羁的野性,充分体现出个体灵魂无法被磨灭的自由与独立。灰娃的诗歌近乎于一种心灵的独白,几乎没有受到任何诗歌潮流的影响,在她的诗里见不到常规的范式,根植于汉语的弹性和模糊性的词语创造,使她更加善于发现汉语自身隐含的可能性。她的诗歌语言简洁精准,极富浪漫气息,画面、声音、色彩与情思熔为一炉,铸造出独属于灰娃的诗歌语调。正文后另附著名批评家谢冕、著名翻译家屠岸等人的评论文章,以及诗人相关的照片、手稿与资料彩插,尽可能丰富
《“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增订本)》以早期“新诗集”——《尝试集》《女神》《草儿》《冬夜》《蕙的风》等为讨论对象,通过考察“新诗集”的出版、接受、编撰及历史评价等环节,重新审视“新诗的发生”这一历史命题。上编主要从“文学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讨论“五四”前后一个自足新诗发生空间的形成,涉及报刊传播的影响、新的读者群的召唤、新书局的支持、阅读程式的养成等诸多方面;下编则关注在“新诗集”的成书、接受和历史定位过程中,新诗历史形象及合法性的塑造与追寻,从而对新诗发生的线性历史想象提出自己的质询。 本书初版于2005年,以博士论文《“新诗集”与新诗的发生研究》为基础,该论文2004年曾被评为百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出版后也曾获得第三届“王瑶学术奖优秀青年著作奖”。此次修订,除了文字
本书是中国杰出诗人吉狄马加的主要诗歌作品合集,也收录了作者在全球文化领域发表的致敬感言和文化宣言。作为作者的代表性文本,本书为其国际译介外推范本。全书分为两部分。辑是诗歌,精选了作者近200首各个时期的优秀诗歌作品,充分展现了其诗歌创作的全貌,诗人多以故乡彝族的人、物、风俗等为主题,意蕴深刻,奔放自由,独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第二辑是诗人在国际诗歌活动中的文学演讲与随笔精华,展现了中国当代具有强烈辨识度的诗人 吉狄马加所具有的诗歌高度、国际视野、精神意识和文化底蕴。
本书首次将1931至1945年间的词坛作为整体研究对象,勾勒出此期复杂的词人生态状况,揭示了词体鼓吹抗战的现实意义,厘清了词体社会功能增强、艺术范式丰富、叙述语境特殊等疑难问题,明确认为此期词坛是百年词史风格流变的转折点,是抗战文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破除因政治地域分割而造成的文学研究之视角局限,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期刊、社团、性别为突破口,建立新的跨区域比较机制。首次将微观史学法运用于抗战诗词研究,为解决沦陷区词作的复古现象提供新的切入视角和理论支撑。书稿明确了词体在抗战文学中的地位及承担的时代使命,努力建构抗战诗歌史中新旧文体平分秋色的文学史格局,梳理出词坛风貌动态演变的实际情况,在看清稼轩风占据主流的同时,注意到词坛多元并存,此消彼长的整体态势,格外关注相同风格下鱼龙混
《李金发诗全编》共约70万字,汇集了李金发自20世纪20年代从事创作以来的全部诗歌作品,其中包括《微雨》《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异国情调 诗》《集外诗汇编》,附录则收录李金发搜集整理的578节民歌《岭东恋歌》及陈厚诚教授整理撰写的《李金发年谱简编》。同时,编者为本书添加大量注释,既有外文词汇的鉴别、勘误和翻译,也有流传与发展过程中李诗字词变化的考证与校正。除诗歌作品外,本书还收录了李金发各个时期的生活照,具有搜集齐全、校勘精细、注释确当、史料翔实等特点,堪称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艺术史、中国现代翻译史、中西文学交流史等领域的*手资料。
这本诗选由诗人自选的五辑不同体式的诗作组成 呈现陈东东四十年诗歌写作的概貌。如他所说, 那几乎是从空白起步,设想、找寻和走通更具当代性的现代汉诗可能的路径 去 无限虚构称之为幻象的真相之万象 。自 可能性的诗学 出发,以其,宏阔的听力和想象力,陈东东关照时代生活,回溯记忆与历史,展开了复调、多声部和戏剧化的抒情、对话、反讽和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