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写作的自传散文。因其以真言述真情,从不刻意造作,得以浑然天成,独树一帜,达"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境界,深为后世文人所推崇,流传至今,已成经典。 本次出版选开明书店民国本为底本,考以《雁来红丛报》本、霜枫社民国本、林语堂英译本重新点校;并请张佳玮精心译述,作长文译记为读者导读;收录特制"沈复的一生"(年表)"沈复三十年游历图",附"光绪三年初版序""潘麐生题记""光绪三年初版跋",便于读者朋友更好读懂中国挚美经典,从中获益。
林洪所写的《山家清供》是一本富有文学韵味和医学养生知识的饮食笔记。全书分上下两卷,共104则食谱。所谓 山家清供 ,是指山野人家待客时所用的清淡田蔬。作者以此作为书名,非常明确地表达了他对清淡菜蔬由衷的推崇与喜爱之情,也体现了其追求 清 雅 的饮食美学思想。这本书是读者了解传统饮食文化与生活美学的佳作。
《浮生六记》是浮世生活的诗意写照,堪称一部 生活的艺术 ,为清代传记散文中的感人珍品。沈复以 全是人工,却归于天然 的散文,道出人在世上生活的真面目。记闺房之乐,宛如一对情侣就在面前,把酒观月,品诗论画,比翼双飞携手同游人间;写闲时雅趣,栽植花木,游历山水,春夏秋冬皆有情致;叙坎坷人生,满心期望布衣菜饭可乐终身,却不得已颠沛流离,命运曲折。 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 他追求日常生活情趣和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被后世追慕。 本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真实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人生遭遇、爱情和家庭的波澜起伏的形态,涉及到古代爱情、家庭伦理、经济文化、山水游历等丰富的主题,折射出传统社会普通人在家庭和生计方面的现实处境及心理面貌,展示了人的一生的不同阶段的际遇和复杂生动的心境,对现
《陶庵梦忆》共八卷,凡一百二十三篇。寄托了作者对已亡故国和已逝岁月的深深眷恋。行文兼公安、竟陵两派之长,抒写真性情,流传甚广,曾对现代散文产生过积极影响。书中还记录了一些市民生活和曲艺的资料。
《博物志》是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西晋张华编撰,内容多取材于古籍,分类记录了异域、异人、异兽、动物、植物、矿物、海洋、山川、河流、药物、香料、书籍、轶闻、杂史、方术、神话等内容,展现了丰富的文化景观。对后来的小说、戏曲等文学创作,在题材选取、素材来源以及艺术表现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相信通过这本书,读者会在奇山异水中进行一次生动、惊险的探险之旅。
人生有不遇之感,兰杜有零落之悲。 王韬 此《记》所录所载,妙肖不足奇,奇在全不着力而得妙肖;韶秀不足异,异在韶秀以外竟似无物。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 俞平伯 我相信淳朴恬退自甘的生活(如芸所说 布衣菜食,可乐终身 的生活),是宇宙间zui美丽的东西。 在我翻阅重读这本小册时,每每不期然而然想到这安乐的问题。在未得安乐的人,求之而不可得,在已得安乐之人,又不知其来之所自。读了沈复的书每使我感到这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痛苦。 林语堂 《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共有六篇(《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
《偷诗歌的人》是一本以短诗为主的原创诗歌作品集。收藏人间的喜怒哀乐与美好情感。如江风上的明月,如深夜里的烟火,有爱情里的玫瑰,也有爱不能得的沉郁。诗人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与普世情感,充满烟火气。内容分为六个部分,、二部分关于珍贵温暖的记忆,以 从岁月中盗得几首往事 和 从蹉跎里折灵光一枝 为主题;第三、四部分关于情诗,以浪漫的书写表达 从诗里藏你的名字 和 从你的眉眼里偷一首情诗 ;第五部分关于和解,以 从遗憾处取一份释怀 呈现另一番世间情;第六部分则关于想象,乌托邦的怀想抒发 从日子里窃一物幻想 的主题,让诗歌的语言更有张力。 就像诗人所说: 只诚恳地记录日子 ,希望这本偷来的诗歌,是你如春的温暖。
这是沈复写给妻子芸娘的唯美情书。 从初见的怦然心动到婚后的举案齐眉;从谈诗论画到赏月弄花,平平淡淡的柴米夫妻,将清贫的日子过成了一首诗。 他们遭逢家庭变故,半生坎坷,颠沛流离,却一直相扶相依,不离不弃。 芸娘病故后,沈复用清丽典雅之笔,作《浮生六记》六卷,以慰生死隔离之相思。 《浮生六记》有着落花流水的时光散漫,庭园梦境的从容静寂,与布衣蔬食的晨光之美。 自晚清至今,已流传一百余年。
《玄怪录》,唐代传奇小说集。其中所收作品,多托言隋唐以前事。记唐代之事,也以德宗贞元以前者为多。 《续玄怪录》,唐代传奇小说集﹐因续牛僧孺《玄怪录》而得名。《续玄怪录》中的故事发生年代大多数在元和年间,也有晚至太和年间的,其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也与《玄怪录》大体相当。
《世说新语选译(普及版)》精选《世说新语》中较为精彩的285则短篇故事,以原文、注释、译文的形式,展现魏晋士人的精神品格、才情风貌。南京大学文学院导师柳士镇教授撰写导读,对特殊疑难词语作简明注释,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翻译,为普通读者欣赏《世说新语》精炼含蓄、隽永传神的文学语言,了解东汉及魏晋时期的历史、人物和文化提供帮助。 《世说新语选译(普及版)》选篇注重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阅读难度适中;所选篇目约占原书总篇目的四分之一,体量适中。阅读本书,中学生读者可借以提升语文素养及审美能力,形成正确价值观;初次阅读《世说新语》的普通读者,可从中体会魏晋风流,获得人生启迪。
《了凡四训》是明代思想家明代袁了凡结合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孙而作的家训。阐明 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的思想,指出一切祸福休咎皆自当人掌握,行善则积福,作恶则招祸,从而鼓励儿子向善立身,慎独立品,自求多福。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 立命之分 改过之法 积善之方 谦德之效 。四篇文章各自独立成文,而义理又一以贯之。 虽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内涵深刻,尽现真善美中华文化。所以数百年来历久不衰,为各界人士欣然传诵。时至今日,仍然是脍炙人口、滋育身心的杰作。
南朝宋刘义庆编著的《世说新语》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个门类,有1100多则小故事,主要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世说新语诵读本》(插图版)是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配套读本 之一,专为4 12岁的少年儿童编写,我们依据权威版本精选《世说新语》,并附有拼音,对难字、难词、难句做了精炼、准确、易懂的注释,同时,配有大量与文字密切关联的图片,让读者在愉悦的审美中品味经典的魅力。
一部富有哲理的劝世之作 本书作者王永彬所处的时代是风雨飘摇的晚清,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作为读书人,王永彬自身有着对政治改良与道德重建的思考,也在探求劝诫世人的方式,《围炉夜话》便是他的一种尝试。 《围炉夜话》以安身立业为宗旨,分别从修身、为学、处世、治家等多个方面,揭示人生的内在意义。全书共有二百二十一则,语言平实生动,短小精辟,见解独到,故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流传至今。 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读《围炉夜话》,更有其深刻的意义。正如王永彬在文中所言: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不仅能从万物的细微处感知美感,还能在生活的点滴处寻得乐趣。 林语堂盛赞其为 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 。 ----------------------------------------- 《闲情偶寄》,顾名思义, 闲情 指的是休闲生活的情趣, 偶寄 是指没有羁绊的散漫式的记述方式。《闲情偶寄》是一部寓 庄 于 闲 的 小文 。 《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234个小题,论述了戏曲、歌舞、服饰、修容、园林、建筑、花卉、器玩、颐养、饮食等艺术,触及中国古代生活的许多领域,挖掘了艺术和生活中的美学现象和美学规律,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实用价值。文中附有精美插图及大量注释,具观赏和审美价值,更具阅读性。
《秋灯琐忆》是钱塘文人蒋坦通过回忆而作的一部诗意散文集,记述了其与妻子关锳的日常生活,充满了才气、雅致与情趣。全书叙事生动自然,文辞风雅清丽,感情真挚,动人心弦。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是明代 小品圣手 张岱的两部代表作,也是*有名的两部。陶庵是张岱的号,《陶庵梦忆》就是张岱的回忆录。写的主要是他早年经历的事,茶肆酒楼、斗鸡养鸟、放灯迎神、工艺书画等无所不包,构成了一幅晚明江南生活的绮丽画卷。《西湖梦寻》则将回忆的焦点聚焦在杭州,对杭州一带的风土人情进行了细致描绘,明末的奢华富丽让今人也感到惊讶。这本集子和《陶庵梦忆》有所不同,张岱在经历明清鼎革后重返杭州,将兵灾之后的破败景象也记录其中。荣华梦碎,前尘旧影,荣辱兴衰,读来有一种独特的美学体验。这本书值得细细品鉴,收入书房可以妆点格调,能将中式生活之美切实融入生活。
《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追述了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的城市风俗人情,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可谓民风时尚,无所不包,使人直观感受到宋代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城市生活。同时也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古籍。 《梦粱录》是宋代吴自牧所著的一本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仿效《东京梦华录》体例,共二十卷,记载南宋临安的郊庙、宫殿、山川、人物、市肆、物产、户口、风俗、百工、杂戏和寺观、学校等。将南宋城市经济活动,手工业、商业发展情况,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都城的面貌,一一生动再现。
《古文观止》是历代中国文言文散文总集。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吴兴祚审定,是清康熙年间成书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 观止 一词表示 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至高水平 。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古文观止》序言中称 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 ,系当时读书人的启蒙读物。
本书为 新乡土写作 代表作家舒飞廉献给乡园 南中国腹地 云梦泽 的散文精选集,也是近年发表于《文汇报》 笔会 副刊专栏的文章结集,延续沈从文、汪曾祺、孙犁以来乡土写作文脉的书写实验与创新。取自楚剧 悲迓腔 的 唉 字,既是作者对当地真实发生的追怀咏叹,又像祈求新生的召唤祭语,或对科技狂飙时代古老乡园何去何从的真切提问。 近十年间,身为高校文学院教师的舒飞廉以每月定期回乡闭关的方式,为生活重新加入了大别山之西、江汉平原北部一片邮票大小乡园的泥土、星斗、流水和荒野。他以祖居所在的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农四村为身体位移、思维通达的原点,一边沉浸体验,一边思考观照时代浪潮里传统不断消逝变动的乡野,以身体作为方法,最终成就了这部将都市气象与乡居烟火、神话志怪与具象现实、农夫与贤哲、传统与数字化
本书选取了关汉卿现存作品中选出十二个杂剧和二十多首散曲。选取的标准主要有二:一是可确定是关作;二是艺术上有特色,影响较大。本书杂剧部分的校勘,《拜月亭》,《调风月》,仅存《元刊杂剧三十种》本,《单刀会》《绯衣梦》以脉望馆抄校本为底本,此外均以《元曲选》本为底本。除个别情况外,一般不出校记。注释力求简要,一般不征引原文。有些重要的词语,为方便读者,不避重注。
本书是著名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的代表作。《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全面考察了唐代行卷之风的由来、具体内容以及对唐代文学发展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行卷之风的由来、行卷之风的具体内容、举子及显人对待行卷的态度及其与文学发展的关系、前人论唐代文学与进士科举的关系诸说的得失、行卷对唐代诗歌发展的影响、行卷对推动唐代古文运动所起的作用、行卷风尚的盛行与唐代传奇小说的勃兴等。本书完整地论述了唐代文学史上一个众所周知却从无人专门加以研究的文学现象,以鲜明的学术特色在新时期学术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具有多方面的典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