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美术,就是读懂中国人审美语言。24个朝代,50位名家,300幅传世画作,构筑上下5000年的风雅传承。 本书按照时间线,讲述中国美术的风格演变、技法沿革、题材变迁,解析历代作品中蕴含的中国人独特的精神追求:从旧石器时代的岩画中看见对天人和谐的祈盼,从商周青铜器中看见对礼乐制度的坚守,从敦煌壁画中看见慈悲天下的佛家精神,从山水画中看见寄情高远的文人情怀 美术里的中国,既淡雅、悠远,又庄严、宏伟。 看见中国人古今相连的审美情趣,也看见中国人生生不息的创造力。美术中见中国。
《印度艺术》梳理了南亚次大陆从公元前300年至21世纪艺术发展的历史,追溯了佛教、印度教、耆那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赞助人和工匠如何创造出符合不同的宗教和意图的丰富的艺术形式;石窟、神庙、雕塑、绘画等又如何为不同时期的政权服务。通过探究艺术生产与赞助、个人创造力与统治意识形态间的互动,平衡印度教、佛教的影响和一直以来被低估的印度伊斯兰艺术、殖民时期和现代艺术的成就,书中的每个时期都呈现出其独特风情。 全书收录150张插图,全面展示印度艺术的各种形态。若干建筑解剖图带读者走进神秘而鲜活的印度教神庙内部,了解南北印度不同的建筑风格,解析莫卧儿皇帝在新首都中蕴藏的野心,以及殖民时期建筑对印度城市风貌的塑造。17世纪是绘画的世纪,在莫卧儿皇帝和北方邦国的宫廷中,艺术家们吸收多样的本土和外来技法,创
这是一张游览世界400 艺术打卡地的愿望清单,一份鼓舞人心的旅游规划图,一本实用至上的旅行手册,可以激发你去寻找和体验一个更为多元的艺术世界。 在这本书中,作者设计了一场无与伦比的沉浸式环球艺术之旅,汇集了全球6个大洲、70多个国家、400个文化艺术景观:从花园和海滩,到公园和峡谷,既有艺术展览和户外艺术装置,也有艺术节、雕塑公园和画廊,任何一个热爱艺术的旅行者都可以走进这些地方!作者把艺术作为一种美术馆内外的体验结合起来,引导读者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艺术,通过专业文化学者的讲述,并配以大量实景拍摄图片,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味世界各地的数百种有趣的艺术魅力。
战国至汉代的数百年,是中国绘画传统的 轴心时代 。其发生、发展、确立的过程,仍是一个未被讲述的故事。本书是作者计划中的 中国绘画传统的诞生 三部曲之部。它所呈现的,是这故事的高潮:绘画传统在两汉之交确立的经过与制度机制。通过辨认、撷取山东平民墓葬画像中的 皇家因素 ,作者对汉代新兴的帝国艺术的基本轮廓,作了可信的复原,并探讨了其背后的政治、礼仪及意识形态动力。
本书通过生动的艺术家故事展现了西方艺术史的丰富细节,言简意赅地介绍了从文艺复兴至新艺术运动时期诸多艺术天才。除了介绍其艺术创作,还通过一些趣闻逸事展现了真实生活情境中的充满个性的艺术家。此外,书中还梳理了艺术家所处年代的大事件,将艺术家个体放置于大的历史脉络中,使读者对艺术家和其生活的历史图景有更深刻的理解。书后还附有书中涉及的艺术史典故、专业名词以及书中作品的收藏地。 本书旨在通过还原艺术家的真实个性,艺术史与历史之间的微妙联系,来激发读者对艺术的兴趣。
俄罗斯艺术是俄罗斯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艺术遗产,以独具一格的精神品格和艺术魅力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书分别从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电影、芭蕾舞、戏剧表演七个门类,图文并茂地介绍历代的俄罗斯艺术名家、大师及其代表作,言简意赅地叙述俄罗斯艺术的特征、流派和历史沿革,试图揭示储藏千年之久的俄罗斯艺术宝库的全貌,让读者领悟俄罗斯艺术深邃的思想内涵,感受其不懈的审美追求。
本书是世界上一部以跨文化艺术史命名的专著。作者集十年之功,跨越东西,纵横数万里,穿越美术、工艺、思想与文学等不同领域,以丰富的案例和细腻的图像分析, 集中探讨欧亚大陆两端中国与波斯、意大利诸国之间的艺术与文化交流,以及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媒介竞争和跨媒介生成现象,具体演示了跨文化艺术史研究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本书提出 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文艺复兴 的观念, 将意大利文艺复兴和现代世界的开端,视为一个与丝绸的引进、消费、模仿和再创造同步的过程;认为是世界上的多元文化在丝绸之路上,共同创造了本质上是跨文化的文艺复兴。本书还探讨了 另一种形式的艺术史 的可能性, 即艺术史是一部围绕着艺术作品而展开的 微妙的历史学 和 有限的总体史 ,也是一部以展览形式出现的 可视的艺术史。
《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是世界上第一部以跨文化艺术史命名的专著。作者集十年之功,跨越东西,纵横数万里,穿越美术、工艺、思想与文学等不同领域,以丰富的案例和细腻的图像分析, 集中探讨欧亚大陆两端中国与波斯、意大利诸国之间的艺术与文化交流,以及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媒介竞争和跨媒介生成现象,具体演示了跨文化艺术史研究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提出 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文艺复兴 的观念, 将意大利文艺复兴和现代世界的开端,视为一个与丝绸的引进、消费、模仿和再创造同步的过程;认为是世界上的多元文化在丝绸之路上,共同创造了本质上是跨文化的文艺复兴。《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还探讨了 另一种形式的艺术史 的可能性, 即艺术史是一部围绕着艺术作品而展开的 微妙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水墨创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大批优秀艺术家结合新的社会背景及文化需要进行了开创性实验。这不仅使中国当代水墨逐渐作为一种新的传统而存在,也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事实上,所谓 当代水墨 与 传统水墨 就好像父子关系一样,虽然前者与后者有着传承的关系,但并不是前者本身。可以说,它是传统的当代转换。鲁虹先生结合代表性的作品、重大展览或事件,撰写了《中国当代水墨1978 1999》一书,以文图相配的形式,向广大读者生动地评介中国当代水墨这门新艺术从诞生到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在 读图时代 ,这也是一种适应各方面人士文化需求的新型出版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有两条发展线索,其一是文字部分,其二是图片部分,它们相互补充,而且全部图片都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另外,为了突出本书
暂无内容简介。。。。。。
《敦煌初见时》精选收录了敦煌壁画复原艺术专家史敦宇和其父母、第一代敦煌学者和艺术家史苇湘、欧阳琳所作的112幅壁画复原图作品。两代敦煌人潜心研究的复原临摹是在现状临摹的基础上,经过多角度考证复原壁画脱落部分和初始色彩,力图剥去岁月的侵蚀和尘埃,重现古壁画完成之初的精美面貌。 书中所录作品涵盖敦煌壁画中最具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六大主题:故事画、经变画、乐舞飞天、世俗生活、供养人图、敦煌遗画 (特别收录藏经洞中被西方列强盗走、如今流失海外的画作复原图19幅)。每幅作品均配以文字解说画中的故事、文化内涵、艺术精髓和复原重点,让读者深度领略敦煌艺术的华美生动和博大精深。 史敦宇出生在敦煌,自幼跟随父母和先辈大师们进出洞窟学习临摹,一生与敦煌结下不解之缘。她五十多年来专注于壁画复原工作,以父辈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为核心,集结国内外活跃在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研究领域的优秀学者,从不同角度呈现这些学科的进展与前沿,强调艺术史、艺术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史学厚度为筑基,以思想深度为旨归。以期经过多年努力,形成系统而成规模的学术成果。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第三辑)设有四个专栏。个专栏收入了三篇以 印象派与文学 为主题的论文和译文。第二个专栏包括四篇与亨利 马蒂斯(1869 1954)相关的研究论文。第三个专栏由2021年10月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召开的 战后法国思想与当代艺术理论的变动 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选篇构成。后一个专栏 特稿与书评 收入了伊夫 阿兰 博瓦《作为模型的绘画》《无定形:使用指南》中译本新书发布会与国际研讨会的发言与对谈。《艺术史与艺术哲学》一如既往地倡导跨学科研究,
泱泱华夏 璀璨霓裳 千载之美 匿于服章 7段历史时期,近300幅精美手绘,一览典传统服饰 一场跨时空的时裳盛宴,细数5000年来的中华服饰流变 为艺术设计、服饰搭配、绘画临摹提供参考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之美锦绣藏,唐风华美,宋韵典雅,每个朝代的服饰都有其独到韵味,每条丝线都缠绕着不该被遗忘、独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特征。 以时间为线,串起先秦至唐宋元明清千百年的时尚变迁,呈现了5000年前来的穿搭风采,展现中华服饰演变的脉络。周朝服饰规矩端正,春秋战国逸态横生,秦汉、魏晋褒衣博带,隋唐五代百美竞呈,宋明复兴先制、雅俗相融,清朝森罗万象、繁复靡丽…… 透过中华霓裳,既能读懂千载东方美学的流转,也看到魏晋南北朝服饰多有繁复纹样的背后,是西
本书是全球伊朗艺术通史的中文版,是一部得到伊朗官方认可的,从史前到21世纪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其时间跨度长达5000年的伊朗地区艺术通史。本书在伊朗学界具有较好的反响,也赢得了国际学界的关注,被译为英文,中译本即译自英文版,但依然较好保持了原著的内容和特色风格,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翻译著作。 通览全书,颇觉书稿内容丰富,特色鲜明: 内容编排框架,以伊朗特色伊斯兰艺术文化的传承流变演进为主题,体现遵从艺术发展规律的宏观叙史框架事理逻辑。本书的艺术史分期没有附合通行的社会历史上古、中古、近现代分期,而是自成体系、自成逻辑的大体按照伊朗地区,原生艺术交融发展的民族特色形成期、伊斯兰化后伊朗特色伊斯兰艺术文化交融流变发展期和伊斯兰革命后伊朗特色伊斯兰艺术文化振兴期分期叙史,既具民族地域
《西方艺术史经典文选(上下册)》选编了四十多位西方盛名的艺术史家的文章,如瓦萨里,莫雷利、黑格尔、沃尔夫林、潘诺夫斯基、冈布里奇,瓦尔堡等等,并对他们的生平、受教育背景,主要著述、学术成就一一作了介绍,对入选文章主要内容和观点作了交代。与同类书比较此书属于比较系统的介绍西方著名艺术史家的文选。《西方艺术史经典文选》是西方艺术理论、西方艺术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艺术学领域的学生、学者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此书稿适用对象为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相关领域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