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写给大众的敦煌艺术入门课。壁画、绢画、彩塑、飞天、乐舞、建筑、经卷、衣食住行......10个朝代,250幅精美图片,细数敦煌艺术1000年风华流变: 敦煌石窟因何开凿?不同朝代艺术风格有何不同? 壁画讲述哪些故事?如何区分佛传画、本生画、经变画和因缘画? 怎样辨认彩塑人物?东西方雕塑各有什么特色? 供养人和石窟是什么关系? 飞天如何一步步演变为现今优美的形象? 古代敦煌人如何贸易经商、婚丧嫁娶、休闲娱乐? 一粒沙中窥见一个世界,一朵花中欣赏一个天国。 鉴赏敦煌艺术,也阅见中国人超越时代的美学创造。
以 空间 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在美术史学科的发展中有何根据和逻辑? 空间 的概念是否有包容和超越 图像 及 形式 的潜能? 这种潜能是否表现为对于客体、主体和原境等常规概念的打破和连接? 对这些问题的追寻能否导致一套研究和解释方法, 一方面超越图像、建筑和文化的习惯性分野, 一方面将客体、原境和主体纳入一个整合的分析过程? 虽然 空间 不是形象和物件, 但它在美术和建筑中总是具体的,非抽象的。 这三个讲座将通过对我以前做过的中国美术史的个案进行总结和再思考, 对 空间分析 的语汇和方法进行初步提炼, 探讨建立美术史研究中的一个方法论的可能性。 巫鸿
全书以 全球美术史 的视野,分四部分对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特点进行反思,并结合考古发现和对传世艺术品的解读,阐述传统中国美术对整体的人类美术史做出了什么最独特的也是最有价值的贡献,确定中国美术中具有的既是鲜明文化特性,同时又是源远流长、深具影响一些基本线索。
这是一部另类的西方艺术史,也是一本罕见的花语词典,按俗世之花、爱之花、哀之花、致命之花四大主题,讲述了170幅世界名画中的40种花卉的花语故事及其在名画中的来路和寓意,如月桂、杜鹃花、茶花、郁金香、绣球花、勿忘我、夹竹桃等。作者祺四为荷兰莱顿大学艺术史博士,遍访植物学家和世界各地博物馆,以俏皮的语言、新颖的视角,将植物和艺术融于一卷,将人与自然、历史与文明、文化与情感联结在一起。读完此书,读者不仅能掌握世界名画中的花卉寓意,更借植物科普读懂世界名画,读懂西方艺术。
这是一次将艺术和历史打通的开放性、综合性研究的尝试。艺术史著作卷帙浩繁,博物馆更是包罗万象,对特定题材、风格、技术、流派的展示,井然有序,眉目清晰。我们几乎忘记了所面对的只是碎片的碎片,更忘记了碎片所经历的种种劫难。本书试图重新关注碎片这一特定的形态,它瓦解了艺术品的完整性和视觉边界,也因此引导出一些不为我们所注意的新问题。本书的取材范围不再限于绘画或雕塑等某一种具体的艺术形式,而涉及造像、城市、建筑、器物、文学、金石和装置等更广泛的领域,试图从毁灭、破碎、再生、聚合等多元的角度发掘物质性在艺术史研究中的潜力。
中国古代艺术辉煌灿烂,但因屡遭历史的战乱和劫难,传世者寥若晨星。所幸的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我国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蓬勃开展,特别是近二三十年,几乎每年都有令人惊喜的考古新发现面世,犹如开启了许多深埋地下的文物库房。数量空前的古代艺术珍品呈现于世人的面前,使我们有可能据以改写中国艺术史,特别是唐宋以前的古代艺术史。大量丰富的新获得的文物考古资料,一时还难于被艺术史家,尤其是广大中国古代艺术爱好者所熟悉,因此,必须有人从事开路架桥的劳作,本书的编写,正是想达到这一目的。 两位长久从事文物考古研究的专家,将美术考古的成果分类整理,每类文物又以其发展成熟、辉煌的时期为重点,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玉雕,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秦汉的墓葬俑群,魏晋南北朝的佛教雕塑以及唐宋以来的墓室壁画
远古的彩绘陶器告诉我们先民有着怎样的审美风尚? 春秋战国的漆器纹饰留下了什么样的审美密码? 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记录了古人的哪些生活日常、生死观念? 作者从远古到现代,从流派到思潮,从画家到作品,于中国绘画的历史长河中溯流追源,用简明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中国绘画艺术曲折而丰富的历史发展进程,并配以200多幅传世经典之作的高清图片,将绵延万年的风雅传承,勾勒为一幅中国绘画史全景图。
从古希腊到印象派,两千年12个艺术时代、15个历史事件、35位历史人物、80位艺术家的艺术生涯与成就、218件艺术珍品,全在艺术史科普领军人祺四的生花妙笔下轻松解读。 本书是写给大众的西方艺术史科普读物。分为12章,每章包括时代简介、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主要艺术家和艺术成就4小节,简明扼要地勾勒了从古希腊到印象派两千年的西方艺术史。行文兼具专业和灵动、时尚和风趣,将艺术史讲成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艺术史故事。全书配有200余幅西方艺术史重要作品彩图并详细解读了封面故事,是适合大众和初学者了解、学习西方人文艺术的入门书。 作者祺四自幼留学海外,荷兰莱顿大学艺术史博士,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姿尔曼、荷兰艺术史学家联盟主席笛克西亲炙弟子。2014年出版《八卦艺术史》,率先在国内掀起 艺术史科普风 。
当代艺术策展人的展览实践,已经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构建全球艺术生态的主要因素。《我与前面的未来在一起:冯博一策展往事》作者冯博一即是策展概念传入后,中国策展人和艺术批评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 2000年以来,冯博一基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和现状、中西方在艺术问题上的不同,在美术馆、画廊、书店、仓库和乡镇等不同公共空间中实施的展览策划,在发掘中国当代艺术新力量的同时,还积极探讨艺术展览在策略、方式上的各种可能性,而且以艺术批评参与到艺术创作的建构中,对艺术生态和年轻一代艺术家、策展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与前面的未来在一起:冯博一策展往事》从作者过去三十年的编辑、写作和策展实践中,选取了十一个有代表性的案例汇集成册,每一个案例都包括案例发生时的写作和现在的回忆,前者多是对具体案例所针对
《山水天地间》聚焦于北宋著名画家郭熙的代表作《早春图》,通过大量的图像细读,结合经典画史画论中的描述与品评,对宋代山水画中所蕴含的文化特质,分 物象与心观 近质与远势 天高与地远 人迹与神居 笔墨与品格 五个方面做了深入剖析,逐渐展开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的宋代士大夫胸中的大观世界。在古今中西对比的视野下,探寻中国艺术的文化内核与精神高度。
这是一本可以化身 艺术翻译官 的艺术词典,会成为你逛艺术馆、看艺术展、读艺术书的超级搭档!全书收录了300多个艺术词条,依照A至Z的排序,专业而又不失幽默的解读,搭配时尚前沿的插画,打破你对正统词典的刻板印象!这本书的内容创作者团队来自Apple Podcast热门艺术类播客 The Art History Babes ,从声音到纸面的精彩呈现,以生动的语言和关键词的方式,通过艺术史和流行文化的有趣案例,搭配上30多幅孟菲斯风格的前卫插画,将复杂的艺术概念给你讲得清清楚楚!全书采用小32开,轻量化设计,汉语拼音索引,随书附赠艺术年表,更适合中国艺术迷的阅读与使用习惯。
中国拥有超过5000年的艺术史,拥有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 玉器、漆器和瓷器、卷轴画、壁画 有别于一般艺术通史以时间为序的写法,柯律格将中国艺术放在更为宽广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划分为陵墓艺术、宫廷艺术、寺观艺术、精英分子的艺术,以及在市场中买卖的艺术等不同形式,加以多种语境的考察。这部讲述从新石器时代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艺术的著作,从独特的视角,重新盘整了中国艺术史的脉络,并生发出诸多新的学术课题。
原书出版于1925年,是艺术史研究的一次跨学科的尝试。布林克曼的研究始于对精神变化的深刻体验和理解,他尝试将几个世纪以来造型艺术家的晚期风格联系在一起,提出晚期风格的某些规律性间题。通过比较不同艺术家在不同生活阶段的创作,布林克曼观察到晚期作品在形式语言和精神内容方面所具有的一个共同趋势,并将其概括为 融合 ,一种形式与主题的融合。这种对比在构图和技法上很容易被证明,但是其本质只能在精神上被理解:伟大的艺术家在从成年步入老年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关系与环境相连的精神性逐渐走向内敛的精神性。 丛书简介: 世界艺术史丛书 是一套系统介绍艺术史学的丛书,精选世界著名的艺术史家的作品,书目突出经典性、学术性、多元性,同时兼顾时代、国别、语种和影响力的诸多因素。 世界艺术史的研究无论对哪一个国
本书是日本美术通史的里程碑之作,探索了自绳纹时代以来直至现代的日本美术发展史,跨越了一万数千年;涉及领域从传统的绘画、雕塑到工艺、建筑,包括近代以来的摄影、设计、漫画等,可谓包罗万象。 作者对以往所谓的标准型日本美术史提出了质疑和挑战,试图运用不同于西方美术史研究的方法论来诠释。全书贯穿了作者对日本美术特质的精辟概括:即 装饰性 游戏性 和 万物有灵论 。 装饰性 具有广泛的通融性,使得日本美术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概念; 游戏性 揭示出日本文化与游戏之心的深层关系; 万物有灵论 则代表了日本人崇尚自然的精神世界。这三种特质超越了时代和领域,可以说是理解日本美术魅力的金钥匙。 全书包含近四百帧的彩色图版,深入全面地展现了日本美术的特质。
从古典时期起,艺术的历史就不断被书写及重写。历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及人类学家纷纷在这一领域发声,改变了我们对于 艺术史是什么及将会是什么 的看法。《艺术史的艺术:批评读本》选介了艺术史研究领域迄今为止*开创性与影响力的 35 篇批评文章,分为九章,每章聚焦一个艺术史研究议题:美学、风格、作为艺术的历史、图像与符号、性别、现代与后现代、解构主义、博物馆学,并配以 74 幅相关作品图片。从古典理论到现代主义,从康德到福柯,从现代艺术史与科学考古学创始人温克尔曼到当代艺术史学大师级人物贡布里希。 35 位学术巨擘及艺术家,帮助读者从*手资料了解艺术史的发展脉络。编者普雷齐奥西教授为每个主题均撰写导言,以批判性的阐述,为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与参考书目。
这本装帧精美、图版丰富的作品,是潘诺夫斯基根据1952年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发表的 美术史中的文艺复兴问题 四场讲座内容修订而成。本书第一章讨论了文艺复兴时期有关艺术和学问复兴的文献;区分了视觉艺术上回归古代与回归自然的两个方面;主张文艺复兴的自我意识,而否认其为一种自我欺骗。第二章试图说明意大利文艺复兴与所谓的早期文艺复兴之间的区别,尤其是加洛林时代文艺复兴与12世纪文艺复兴;作者认为两次中世纪复兴均是有限而短暂的,而唯有意大利文艺复兴带来了古典形式与古典内容的重新结合,是全面而持久的。第三章阐明了意大利14世纪绘画尤其是乔托和杜乔带来的创新与影响;而在建筑和雕塑方面,北方的发展甚至主导了意大利艺术。最后一章讨论了古典主义和自然主义在雕塑、建筑以及绘画中的发展,强调了15世纪意大利艺术与尼
《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修订本)/何香凝美术馆 艺术史名著译丛》初版于1939年,是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的代表作之一,随着该书的出版,初由瓦尔堡学派创立的图像学已然脱离辅助地位成为美术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美术史之为人文学科,从此进入了图像学研究的时代,它与沃尔夫林的风格分析一起成为现代美术史教学的两大支柱。 除了作为方法论的导论之外,全书共有六章,每一章都是图像学方法运用的案例,从美术史、哲学史、宗教史、社会结构史、科学史等多学科多角度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的意义进行分析,正如译者引用的一位美国学者所说: 我们读他的《图像学研究》, 皮耶罗 一章像读文明史, 时间 和 丘比特 二章像读文学史,后二章像读哲学史;而且不是泛泛的文明史、文学史和哲学史,它们都是那些领域中
《大使》是16世纪德国画家汉斯 霍尔拜因的传世之作,寓意深刻而用意神秘,仿佛一座复杂又曲折的迷宫,诸多线索丝丝缕缕穿行其中。《大使的秘密:霍尔拜因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世界》对这幅举世闻名的画作进行了彻底的重新诠释。作者约翰 诺斯表明,霍尔拜因为出使亨利八世宫廷的两位法国外交官创作的这幅肖像画,映射着动荡的时局,与政治和宗教纷乱联系在一起。《大使》中的物品绝非随机画入,而是经过精心安排、缜密筹划。通过准确揭示画作的含义,《大使的秘密》打开了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可以一窥文艺复兴时期令人神往的世界。 丛书简介: 丛书由著名艺术史学者范景中教授担任主编,系统性译介了西方艺术史和艺术史学经典论著五十余种,力图全景式呈现出现代西方艺术史学一个多世纪以来的面貌和形态,为国内西方艺术史学研究提供全
本书主要阐述了形成博伊斯关于 社会雕塑 扩展的艺术 和 总体艺术 思想的基础性内容。通过谈话揭示了博伊斯艺术观念的思想渊源和脉络,包括具有实践意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本书从实践和认识的角度,通过对物质和艺术作品的基础性分析,阐述了那些与物质,以及物质的渗透和强化紧密相关的过程。并且作者尝试对什么是水,什么是油脂,什么是色彩,以及什么是灰色材质的深入研究,在*程度上去接近那些 本质 , 内在实质 或是 精神性的实在 。全书的内容涵盖了博伊斯艺术思想的核心内容,所涉及的方面很广,包括自然科学、物理学、人智学、现象学等等,并且是完全建立在感性材料上的讨论,毫无疑问是研究博伊斯艺术的重要文献。
本书结集的48篇论文,原刊于1986年至2006年的《新美术》。这些论文阐述了美术史与人文学科的互动关系、图像证史的理论与方法、中外艺术史学的发展,以及欧美艺术史的现状与趋势。世界学术领域发展表明,艺术史自19世纪以来已成为人文学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文从不同的视角说明,美术史的研究不仅没有充当其他人文学科的配角,而且为整个人文学科提供了新工具,提示了新层面。瓦尔堡和潘诺夫斯基运用图像解读艺术深层的思想和文化涵义,其图像学方法开启了现代符号学研究;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为文学和音乐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和描述模式;贡布里希的艺术心理学研究给现代科学带来了新的启示。
《图像与意义:英美现代艺术史论》是作者继《 20世纪艺术批评》出版13年后,进一步深化、细化现代艺术史论研究的成果。在独立或合作翻译欧美艺术史经典12种的基础上,作者广泛搜求,剔抉爬梳,将原作的学术渊流、内在理路、方法新变以及后世接受等,简洁明快地呈现出来,堪称十年磨一剑的佳构。 除勾勒英美现代艺术史论基本地形图的 导论 外,本书主体部分由罗杰 弗莱、格林伯格、施坦伯格、夏皮罗、T. J. 克拉克、乔纳森 克拉里等6个专题组成,涵盖了现代艺术史写作中的形式主义、现代主义、现代图像学、精神分析、艺术社会史与视觉考古学等重要理论和方法。
本辑《世界3》以 图像志文献库 为专题,详细讨论了图像志研究的源流、发展及经典案例。 图像志 (iconography)通过对图像的形象分析探究其主题含义,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史研究路径,也是整理图像集合的秩序原则。这一议题关系到美术史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概念以及作为一个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它还涉及当代中国美术史研究如何吸收西方美术史学的图像整理经验,如何就图像库建设展开对话,并对建立全球性的图像志文献库发挥独特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世界3:图像志文献库》分析了瓦尔堡的《记忆女神图集》及其图书馆的 图片文献库 、 中世纪艺术索引 、Iconclass等著名图像志研究案例,也介绍了 中国图像志索引典 汉画数据库 等中国图像志的整理工作。书中还包括关于图书、学术会议的评介与报道,精选了多位优秀图像志研究者的著述,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