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有如穿越历史长廊,对中国之美所做的一场鸟瞰式的巡礼。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谈起,一路走过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触摸青铜器“狞厉的美”,感受楚辞汉赋的“气势与古拙”,聆听“盛唐之音”,融入宋元山水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感受明清文艺的市民气息与“浪漫洪流”……在短短十几万字里,李泽厚娓娓道来,梳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脉络,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艺术形式,既大气磅礴,又细腻深刻。本书描述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产生、形成和流变的历程,勾画出中国历史与文艺的整体轮廓,堪称一部极简中华文明史。
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的《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是中国现代经济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林毅夫、樊纲、易纲、张军等当今中国经济学界的主力和领军人物,都是丛书的早年作者,正是丛书提供了他们最初的学术成长平台。2014年度格致出版社对丛书再作大规模整理和改版工作。陈琦伟的《国际竞争论》即为此次旧籍新版品种之一。 陈琦伟的《国际竞争论》是中国本系统论述中国对外开放理论和体系的专著,首次明确提出并阐明了当今时代处于国际竞争时代的新观点,以及“现代比较利益原则”等。该书1986年出版后,次年便获得了中国经济学领域奖:孙冶方经济学著作奖。
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的《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是中国现代经济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林毅夫、樊纲、易纲、张军等当今中国经济学界的主力和领军人物,都是丛书的早年作者,正是丛书提供了他们最初的学术成长平台。2014年度格致出版社对丛书再作大规模整理和改版工作。陈琦伟的《国际竞争论》即为此次旧籍新版品种之一。 陈琦伟的《国际竞争论》是中国本系统论述中国对外开放理论和体系的专著,首次明确提出并阐明了当今时代处于国际竞争时代的新观点,以及“现代比较利益原则”等。该书1986年出版后,次年便获得了中国经济学领域奖:孙冶方经济学著作奖。
《历代名画记》是我国靠前部系统的完整的关于绘画艺术的通史。张彦远在书中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学说,并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艺术观点,这些观点影响了后世中国绘画的发展趋势。本书以清人张海鹏所刻的《学津讨原》本《
触摸敦煌艺术之美,一本值得珍藏的国民日历。 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在中华文化历史的长卷上书写着灿烂的篇章。千年艺术珍宝,专家团队数十载潜心修复临摹,精选绝美壁画与彩塑作品,打造365日不间断的沉浸式艺术大展。 既有飞天、九色鹿、妙音鸟等构成的奇幻世界,也有乐舞、饮宴、耕种、杂耍等人间百态,还有玄奘取经、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故事,以及虎纹、团龙纹、莲花纹、忍冬纹等华美的藻井图案……从吹奏弹唱与轻歌曼舞的盛景中窥见盛世恢弘,从繁复各异的装饰纹样中看见古老技艺巧夺天工,从腾飞俯冲、婀娜多姿的飞天中感受自由烂漫。作品配有文字解读,从历史背景、艺术特色、鉴赏方法等维度切入,感受审美与知识的双重盛宴。 随着每日翻阅使用,定会收获诸多不曾发现的细节。飞天乐舞、长河落日、饮马灌驼、勾栏百戏,都会在某天静
《山水天地间》聚焦于北宋著名画家郭熙的代表作《早春图》,通过大量的图像细读,结合经典画史画论中的描述与品评,对宋代山水画中所蕴含的文化特质,分“物象与心观”“近质与远势”“天高与地远”“人迹与神居”“笔墨与品格”五个方面做了深入剖析,逐渐展开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的宋代士大夫胸中的大观世界。在古今中西对比的视野下,探寻中国艺术的文化内核与精神高度。
本书是一本以“手账”为呈现方式的敦煌壁画艺术手册,借由四季12个月份来展现敦煌经典壁画中的细节,将千年烟火、漫天神佛、植物山水等与当今年轻人的生活和艺术审美相连结。 本手账收录约百余幅经典壁画的全幅或局部,比如《九色鹿》《反弹琵琶》等;并以东方国学大师季羡林散文《在敦煌》起始,秉承“如果你不能远行,我们把敦煌带回给你”的策划初心,为喜爱中国传统艺术、敦煌莫高窟、手工手账等元素的人们,带来一次全新的阅读和创造体验。
本教材以“感悟”与“ 关怀”为精神主题,围绕美术教育概论展开论述,内容包括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与涵义衍变、美术教育的性质与特点、美术教育的价值与目的、美术教育的原则与方法、美术教育的教学等,并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髓与人文精神关怀、生态式美术教育观、心理学对美术教育的影响、新媒体时代背景、美术教育走向社会美育的生长力等视角出发,对中国美术教育前景进行了探究与展望,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与前瞻性的观点,以对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该书使用范围广泛,主要面向美术专业院校的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同时也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的教材,亦可为爱好美术教育的广大社会读者选用。
%26nbsp;%26nbsp;%26nbsp;%26nbsp;中国传统艺术批评作为一种渊源久远、举世瞩目的东方文化现象和艺术批评形态,究竟有无深度模式和潜体系存在?如果有,这种深度模
“艺术生态”和“艺术生态学”,是姜澄清先生提出的一个著名观念。所谓艺术生态,是指影响艺术生存的动态的“外部环境”,所谓艺术生态学,就是考察并研究艺术的“生态环境”,研究“艺术生态”的正、负两面的“环境”要素,研究艺术对当代人类生存的价值。该书对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和探讨。
2015 年第 05 期 总第五期 主要内容包括纪念吴茀之、专题.艺丛论坛、学术研究、新书介绍、春季雅集、社史钩沉、艺丛信息。
本书重点不在对具体的艺术理论进行推演,而是意在打通艺术理论经和具体艺术之间的通道,到鲜活的艺术之中,去寻找理论的“歇脚处”;打通艺术和人生之间的通道,到艺术之中,寻找另人特有的。中国艺术渊深和海,我舀起一瓢之饮,来说大海的意味,其浅疏显而易见。只能说它传达了自己的一点真实体会而已。本书共十讲,讲听香,讲神情问题;第二讲看舞,主要讲动静关系问题;第三讲储蓄,以“曲径”之名;第四讲讲中国艺术理论中见大的思想,这是东方艺术理论中的特有思想,以“微花”名之;第五讲枯树,说中国艺术中大巧若拙的思想;第六讲空山,说虚实问题;第七讲冷月,说中国艺术中荒寒冷寂的境界;第八讲和风,论中国艺术中的和谐思想。第九讲名慧剑,说的是妙悟的体验;第十讲名扇舟,说的是中国艺术的写意传统。
本书中的绝大多数文章是为做一个课题而写的。本来想写成一本系统的书。但总觉得有点难。一本书能提供一个单一而完整的思想,为在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艺术的前景,说一点什么。但是,说什么呢?全球化是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实。它们会将艺术带向何方?很难看清楚。写书时作预言,总有一种风险。你总希望你的书过几年还有人读。而那时的人,就会处在一个有利的地位,指着你的书说:你看,说错了吧。有了这一层顾虑,写起来就很艰难。很想按照一个预想的系统写下去,但写的过程中新的想法不断出现。于是,最终写成了一个系统论文。也许可以这么说,这些论文所反映的更像是一个思考探索的过程,而不是端出一个现成的思想。本想画一幅大图,结果是画了一本连环画。而且,这个连环匦还不是从头画起的。先画了一个个的单张,才订成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