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写给大众的敦煌艺术入门课。壁画、绢画、彩塑、飞天、乐舞、建筑、经卷、衣食住行......10个朝代,250幅精美图片,细数敦煌艺术1000年风华流变: 敦煌石窟因何开凿?不同朝代艺术风格有何不同? 壁画讲述哪些故事?如何区分佛传画、本生画、经变画和因缘画? 怎样辨认彩塑人物?东西方雕塑各有什么特色? 供养人和石窟是什么关系? 飞天如何一步步演变为现今优美的形象? 古代敦煌人如何贸易经商、婚丧嫁娶、休闲娱乐? 一粒沙中窥见一个世界,一朵花中欣赏一个天国。 鉴赏敦煌艺术,也阅见中国人超越时代的美学创造。
全书以 全球美术史 的视野,分四部分对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特点进行反思,并结合考古发现和对传世艺术品的解读,阐述传统中国美术对整体的人类美术史做出了什么最独特的也是最有价值的贡献,确定中国美术中具有的既是鲜明文化特性,同时又是源远流长、深具影响一些基本线索。
全书从 全球美术史 的视点,分四部分对中国古代美术的重要特点进行反思,并结合考古发现和对传世艺术品的解读,阐述传统中国美术对整体的人类美术史做出了什么*独特的也是*有价值的贡献,确定中国美术中具有的既是鲜明文化特性,同时又是源远流长、深具影响一些基本线索。作者学术功底深厚,视野开阔、思维敏捷、语言流畅,在阐释上多有独到且新鲜的见解。全书篇幅不长,但非常有助于读者打开眼界,认识中国艺术史乃至全球艺术史研究中的新观念、新视角及新课题。
《山水天地间》聚焦于北宋著名画家郭熙的代表作《早春图》,通过大量的图像细读,结合经典画史画论中的描述与品评,对宋代山水画中所蕴含的文化特质,分 物象与心观 近质与远势 天高与地远 人迹与神居 笔墨与品格 五个方面做了深入剖析,逐渐展开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的宋代士大夫胸中的大观世界。在古今中西对比的视野下,探寻中国艺术的文化内核与精神高度。
中国拥有超过5000年的艺术史,拥有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 玉器、漆器和瓷器、卷轴画、壁画 有别于一般艺术通史以时间为序的写法,柯律格将中国艺术放在更为宽广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划分为陵墓艺术、宫廷艺术、寺观艺术、精英分子的艺术,以及在市场中买卖的艺术等不同形式,加以多种语境的考察。这部讲述从新石器时代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艺术的著作,从独特的视角,重新盘整了中国艺术史的脉络,并生发出诸多新的学术课题。
战国至汉代的数百年,是中国绘画传统的 轴心时代 。其发生、发展、确立的过程,仍是一个未被讲述的故事。本书是作者计划中的 中国绘画传统的诞生 三部曲之部。它所呈现的,是这故事的高潮:绘画传统在两汉之交确立的经过与制度机制。通过辨认、撷取山东平民墓葬画像中的 皇家因素 ,作者对汉代新兴的帝国艺术的基本轮廓,作了可信的复原,并探讨了其背后的政治、礼仪及意识形态动力。
本书的核心内容以 中国当代艺术40年 为重点,从艺术家、艺术市场、美术馆机构、收藏家、策展人、艺术史家等视角切入,对过去的四十年进行充分回顾与总结。同时对当下的热点现象、艺术家个案等展开讨论。
本书是“2009-2010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书中包括了:宏观经济与艺术品市场、中国艺术品展会市场、中国瓷器杂项拍卖市场、中国油画与当代艺术市场的板块行情、艺术品拍卖投资回报率分析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包括专题.周昌谷研究、西泠掇英、学术研究、新书介绍、艺丛信息。
《中国美术》(全两册),英人波西尔著,戴嶽译,蔡元培校订。分上下两卷,各六篇,涵盖雕刻、建筑、陶瓷、玻璃、珐琅、首饰、织物、画等方面,内容可谓宏富。“每篇之首,略述其源流变迁及其物之制作人物及地点;然后相篇幅之长短,择数种优善标本,解释明之。”所举各项标本,或为中国物品之收藏于英国博物院者,或为作者在中国所见,十分珍贵。原书系民国商务印书馆印行,现重新整理出版,插图则采用英文原版,确保清晰可观。末附译名对照表,以便读者阅读。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育与壮大,艺术产业及艺术经济可谓是方兴未艾。中国艺术品市场从来未像今天这样受人关注,特别是随着艺术品资本及大众化投资化时代的来临,走出小众“秘玩”状态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是新旧观念、新旧体制、新旧经验的交锋;另一方面是新的市场力量所面对的问题、困难与困惑急需破解。可以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已经到了必须正视问题,关注热点、难点与重点的时候了,否则我们就会犯错失战略机遇的错误。但这一切又取决于我们如何认识与研究中国艺术品市场规律,把握中国艺术品市场规律,并落实到真抓实干这一环节上。 在全社会的关注与积极的参与中,人们也越来越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表现出无奈与不满。其实,在中国艺术品市
《中国艺术百科辞典》是一部综合性艺术类工具书。由著名红学家冯其庸主编,编纂历时十年,编辑加工历时五年,全方位展示中国各种艺术的精华,多角度介绍艺术发展脉络。辞典正文部分约有五百万字,收词约两万五千条,图片约三千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卷、书法卷、雕塑卷、音乐卷、舞蹈卷、工艺美术卷、服饰卷、建筑园林卷、家具卷、杂技卷、戏曲卷、曲艺卷、摄影卷、话剧卷、电影卷、电视卷等十六卷。各卷内容分四大部分:名词术语、作品、著述、人物。辞典释义科学可靠,知识丰富,系统性较强,既可供读者查阅,又有一定的可读性。正文前有汉语拼音索引和正文细目,正文后有笔画索引,较之一般百科类工具书在查阅方面更方便。
本书共分四章,分别为*章《关于仕女及仕女画》、第二章《历代仕女画概说》、第三章《仕女画的造型规律》及第四章《仕女画赏析》。其中*二章着重对仕女图的历史进行了梳理,以使人们在理论上有一个了解其变迁的依据;第三章则选取一些有特点的仕女画进行分析,进行规律性的总结,以使人们在直观上对仕女画有一个了解。*特色的第四章以历代经典仕女名画为底本,这些画大部分为作者临摹,有的选自古近代画集、画刊,以线描图细节分解为主要手段,对仕女画的绘画方法进行了充分详尽的说明和指导,以供读者在进行仕女画创作时有所参考借鉴;同时从社会学的角度,运用学科交叉的方法探讨艺术风格的变化,通过对各个时期社会风气、对女性的审美态度,以及由此导致的绘画美学思想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社会的因素如何对仕女画的审美发生作用,导
2015 年第 06 期 总第六期 主要内容包括专题.陈鸿寿研究、轶闻拾遗、学术研究、艺丛论坛、社史钩沉、艺丛信息、展会预告。
2015 年第 07 期总第七期 主要内容包括专题.王国维研究、学术研究、古文字论、新书介绍、社史钩沉、艺丛信息、篆刻群英会。
《中国艺术品市场前沿问题研究》较为全面系统地对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对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前沿问题多有深入探讨,提出中国艺术品市场未来发展必须重视基础理论建设,应重点着力于方法论建构的观点。全书共四部分。部分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理论研究,重点讨论市场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要素、具体步骤及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实证研究,通过对艺术品市场发展现状的梳理,预测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动向,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市场发展的建议。第三部分为艺术品市场专题研究,通过剖析具体问题,总结归纳出市场要点及投资取向。第四部分为艺术品市场行业分析,重点对艺术资本市场中各新兴业态的未来发展规划合理路径。各部分自成一体又相互呼应,是一本系统揭示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状况和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