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 72物候 96件手绘故宫文物 384种中国传统色 打捞华夏失落的色彩文化 从大量传统典籍中寻觅、考据颜色由来,再以故宫文物的色彩逐一对应,这是一部凝聚了古人智慧与审美的传统色图书。节气与物候具象为文物,物候轮替,色彩转换,在器物与文明的不灭记忆中,重寻祖先对色彩的精微感受。 玉色有 明月珰 鸣珂 佩玖 ,酒色有 酂白 春碧 翠涛 ,色白色青,莹润风雅;服饰色有 海天霞 天水碧 裁作宫人衣装,有 藕丝秋半 染于唐人裙衫 384种中国传统色,探寻古典中国的文化深蕴与审美意趣。 书内附中国传统色色谱
《中国艺术5000年》(经典版)以中国各历史朝代为纵向轴,以同一时期不同艺术门类为横向轴,以中国古代艺术史中400余件最具代表性的国宝级文物为焦点,较为全面地呈现中国古代艺术不同门类的发展与演变,将艺术史中的起承转合融入具体作品之中,用心讲述每件艺术品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故事。通过精选的中国历代经典艺术品,给读者带来一场有关中国5000年艺术的视觉盛宴,青铜器、陶瓷器、漆器、金银器、丝织品、雕塑、绘画、书法、石窟、古建交换登场,精美的艺术作品展示和精炼的作品特点介绍,让内容更加全面和富有故事性,让读者能够快速领略中国古典艺术之美。 1. 著名专家学者历时5 年编撰修订,精选400余件国宝级文物,涉及绘画、书法、雕塑、陶器、玉器、瓷器、漆器、家具、金银器、织物、建筑、园林、石窟等艺术全门类,讲述中国5000
本书作者为油画家、敦煌壁画临摹技艺传承人高山。这是一本大8开的图文画册,书中收录了80余幅高山敦煌壁画的临摹作品及壁画再创作作品。敦煌壁画是不可触碰和再生的人类珍贵艺术,而将其复制并整理临摹更非易事。经现状临摹、复原临摹、整理临摹到后再创作临摹,他重新对人物造型、色彩问题、颜料材质的创新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大胆的改进。可以说本书是一本具有学习、临摹、欣赏价值的石窟类壁画好书。
战国至汉代的数百年,是中国绘画传统的 轴心时代 。其发生、发展、确立的过程,仍是一个未被讲述的故事。本书是作者计划中的 中国绘画传统的诞生 三部曲之部。它所呈现的,是这故事的高潮:绘画传统在两汉之交确立的经过与制度机制。通过辨认、撷取山东平民墓葬画像中的 皇家因素 ,作者对汉代新兴的帝国艺术的基本轮廓,作了可信的复原,并探讨了其背后的政治、礼仪及意识形态动力。
《中国文化与文明:中国丝绸艺术》约42万字,主体部分共九章。卷首的两篇文章由中、美丝绸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撰写,纵论中国丝绸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及其演进轨迹。主体部分由中外丝绸学界一流学者分章执笔,各章从文化史、艺术史的角度,对自新石器时代至20世纪初中国历代丝绸的织造技艺、艺术特色、生产格局、造作制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时尚和域外艺术对其发展的影响作出深入浅出的系统解说。中外著作者还以不同的视角对数千年来中国丝绸广泛传播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作了明晰的阐述。 随文配图约650幅,以互证互补的形式展示、阐释海内外珍藏的著名传世品和上世纪以来重要的考古收获。织物图片选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英、法、加拿大、俄罗斯、日本、奥地利等国文博机构及个人收藏,不少是此
24节气·72物候·96件手绘故宫文物·384种中国传统色打捞华夏失落的色彩文化从大量传统典籍中寻觅、考据颜色由来,再以故宫文物的色彩逐一对应,这是一部凝聚了古人智慧与审美的传统色图书。节气与物候具象为文物,物候轮替,色彩转换,在器物与文明的不灭记忆中,重寻祖先对色彩的精微感受。玉色有“明月珰”“鸣珂”“佩玖”,酒色有“酂白”“春碧”“翠涛”,色白色青,莹润风雅;服饰色有“海天霞”“天水碧”裁作宫人衣装,有“藕丝秋半”染于唐人裙衫……384种中国传统色,探寻古典中国的文化深蕴与审美意趣。书内附中国传统色色谱
全书分9章,选取卷轴画、书法、壁画、雕塑、金银器、家具、陶瓷等不同门类、不同地域*代表性的作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中国古代艺术史背后的好故事以及中国古代不同社会阶层的多样面貌与习惯。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5》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部分为基本事实,设 时、地、人、事 四个专栏,搜集和记录2015年度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各种信息、资料;第二部分是主题记载,追踪当代艺术动向,提供专题调查报告,收录2015年度富有代表性的艺术评论文章,呈现关照中国当代艺术现状和发展的多元视角。本卷专题调查新增当代水墨研究、新媒体艺术研究、性别专题、行为艺术研究等领域的综述,内容丰富,视角独特;同时,对艺术现象及诸多内在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反思。
由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重磅推出的《中国艺术编年史(1900-2010)》一书,共约一百八十万字,收录图片两千一百张,是中国艺术门类中的一部重要的大型文献工具书。该书以编年形式按时间排序,记述了自1900年至2010年间中国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作品,并涉及美术、文学、电影、音乐等各个艺术门类的重要艺术思潮、艺术社团、艺术事件以及艺术活动。 该书由吕澎主编,历时五年,书中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珍贵的原始文献和图片资料,工程浩大,颇费心力。其中每一年又分为概述、摘要、综合大事记、制度法规、人事结构、活动展览、艺术家、著作出版和附录文献九个部分。该书编纂方法,科学严谨高屋建瓴,结构框架缜密清晰,内容详实,出处明确,可为研究学习者提供方便,更可为丰富艺术史研究成果,奠定基础。 《中国艺术编年史(1900-2010)》这
《石渠随笔》八卷是清嘉、道年间名臣阮元有关书画著录类的著作。阮元一生主要致力于经史学术的研究,但对书画艺术等“末技”也独有会解,功力深湛。他持“艺术必与学问相通”(《提要》)之论,反对向壁虚造的“萧疏散淡”,讲求“一门一径,皆有考证”(《石渠随笔》卷二)。而他的这些艺术思想较集中地体现在他的名作《石渠随笔》中。 《石渠随笔》是阮元于乾隆辛亥奉敕续编内府储藏书画为《石渠宝笈》时,随笔所记之著。在历时两年多的编纂过程中,阮元遍览内府秘藏,选其菁华,札记笔录为《随笔》。《随笔》中的许多精要考证,后多为《石渠宝笈续编》所吸收。虽然《随笔》中著录的书画作品基本都见于《续编》,但《随笔》的重要意义仍不容忽视。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鸿篇巨制的《续编》相比而言,《随笔》
陈淑霞,1963年生于浙江,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教育学系副教授。陈淑霞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美术界引起广泛关注,曾参加了“新生代艺术展”、“女画家的世界展” “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并以一幅“粉红色的花”在届中国油画年展上获得银奖。此后的十数年间陈淑霞始终不懈地在油画语言上进行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个人的独特风貌,并积极地跻身于艺术当代。本书展示了她数年的代表作品外,更集中展示了其近期的新作,让我们看到了画家心目中理想的风景和对自然的超越,她以一种看似舒缓平和的语气诉说着内心清纯的心境以及对世间的观察和思考,让人们细嚼慢咽地品味其绘画对于我们的生存的意义。
一部图书馆室常备艺术典库,一套全面提升艺术素质与品位的科普读物,文明五千年脉脉相承光耀艺苑长河,浓缩五十卷册册经典还看中华艺术。大文化小浓缩琴棋书画艺坛百花艳,高品位易精通琳琅满目经典全接触,绘画——线条与色彩一起交织而成的缤纷世界,书法——翰墨飘香传万世、艺术家庭独行客,篆刻——刀笔有奇趣、划画一点晴,雕塑——心灵的纪念碑、凝固的音乐,乐器——未成大器已生情,舞蹈——用肢体倾述情感,戏剧——传统之韵、光耀五洲,摄影——瞬间的历史永恒,影视——欣赏屏幕中的生活、享受视觉里的冲击,曲艺——全凭一张口、满台风雷吼,棋牌——智慧的试金石、思维的体操,昆俗——大众的精彩、不经意的艺术。 特色及评论: 一、推广性:本书以传播艺术知识、提升全民艺术素质为宗旨,用科学的方式讲解中国艺
中国历史悠久,吉祥文化博大精深,吉祥文化的物象即纹样散见于各类质地的文物中,有些文物本身就是吉祥物。本图录选刊的承载着吉祥如意的文物,均来自于浙江绍兴翰越堂。翰越堂是民营文物收藏单位,自1992年起就开始文物收藏,其主人王永良先生为第三届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全国劳动模范(1994年国务院颁发)、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在从事纺织业时就申办了绍兴越州纺织博物馆,是改革开放后浙江批民营博物馆之一。目前,翰越堂藏有各种质地的文物三万余件,涵盖织绣、木器、玉器、铜杂以及与兰亭文化相关的诸类文物。本图录萃取其收藏的有吉祥意义的文物122件,如意21件,编撰成《吉祥如意:浙江绍兴翰越堂藏古代艺术品精粹》,以期广大读者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厚积的吉祥文化,更希望各
内容简介: 《品梅:朱松发梅花百图》精选朱松发先生创作的梅花小 品 100幅,汇编成画册。其绘画的题跋,大多摘自古典诗词,今收录诗词原作130首,并将作品中的印文穿插其中,图文对照,既可赏图观印,亦可读诗,极具艺术鉴赏性、可读性和收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