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的通商之路,也是一条文化和民族融合之路。它是一部流动的历史,影响了世界的昨天、今天,也会影响我们的明天。上千年来,各种文化、宗教、艺术因子如同繁星一般散落在这条文化带上,相互激发、交相辉映,在历史轮转中不断演变和生息繁衍。本书历时两年的制作时间,58位摄影师用影像立体地展示丝绸之路中国段上的自然风光、地理地貌、人文生活和历史遗迹;从西安一路向西,穿越中国文化和民族多样,地理景观十分丰富的区域 河套地区、河西走廊、三山两盆,结束于帕米尔高原;各个章节的人文报道组照,将历史与今天的联系以及各个民族的真实生活场景展示出来。这是一本富于想象力的画册,希望读者能够感受到它的用心之处。
朱彬是人像摄影师,他曾经在国内外的大赛中获得数百个奖项,同时兼任多家机构和器材厂商的特约讲师和形象大使。本书是朱彬多年摄影经验的总结。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部分介绍了摄影佳作的要素;第二部分是设备工具概述;第三部分是后期制作与输出;第四部分是50 个创意光影案例;第五部分向读者提供了数码摄影术语的中英文对照表。本书的重点是第四部分,作者将自己精心创作的50个案例奉献给读者,这50 个案例分为日光、阴天、夜景、室内四个场景逐一进行介绍。每个案例作者都详细讲述了拍摄的环境、用光、焦距、构图、造型、摆姿、后期等技术细节。作者为了让读者便于理解,还专门绘制了布光图。 本书的技术含量很高,介绍了职业摄影师需要掌握的关键细节,适合职业人像摄影师、人像摄影爱好者学习参考。
本书讲述了国家地理著名摄影师史蒂夫?麦柯里照片背后的故事,麦柯里在世界各地拍摄了大量广为人知的人文、纪实作品,书中讲述了他是如何寻找拍摄题材、如何拍摄和展开,进而完成一系列经典作品的。书中展示了麦柯里个人保留的资料,包含了他所拍摄的14组专题图片故事,内容覆盖他职业生涯中在世界各地的创作。其拍摄过程中不为人知的故事在本书中首次结集披露。
本书共10章,第1~4章介绍人像摄影的前期策划与意识进阶以及摄影的基础知识;第5~6章讲解与构图、用光和色彩有关的摄影美学理论;第7~10章介绍人像摄影的后期基本技术技巧,包括Lightroom软件在人像摄影方面的应用,以及Photoshop软件的基础操作和进阶修图知识。 本书内容丰富且系统,致力于用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将人像摄影的相关知识和技巧讲解清楚。全书语言流畅、概括性强,适合广大人像摄影爱好者学习和使用。
摄影金奖之路 系列图书是作者多年来参加摄影创作与培训工作的总结,本书是其中的纪实人文摄影篇。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纪实人文摄影题材的前期拍摄与后期处理技法,主要介绍了纪实人文金奖作品分析、正确认识纪实人文摄影、怎样拍纪实人文题材、纪实人文摄影后期揭秘、民俗与节日金奖作品分析、民俗与节日题材的拍摄技法、组照的拍摄与编辑、民俗与节日题材后期处理的技法等内容。作者希望通过本书,把自己这几十年来所积累的纪实人文拍摄技巧和后期修图理念传授给各位读者,从而帮助各位读者开阔摄影创作的思路、提高摄影的技艺、提升后期修图的水平。 本书采用理论结合案例实战的方式进行讲解,适合各层次的摄影爱好者、后期修图师等参考学习。
这是一本"新时期文化艺术界人物影像集",作者肖全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1980-1990年代一线文艺工作者群像。书中百余位人物都生于五六十年代,成长于八九十年代,是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孩子。生长于红旗下,经历过时代动荡,但在之后的二三十年里,开始在诗歌、电影、文学、音乐、美术等领域自由生长,逐渐汇聚成一条磅礴的文艺长河。在并不乐观的环境下冲破阻碍,为中国打开一扇改变历史的大门。 20世纪90年代,姜文、巩俐、窦唯、崔健、三毛、张艺谋、贾平凹、陈凯歌、杨丽萍、余华、王安忆、陈丹青、唐朝乐队 他们在肖全的镜头下展现出自我的真实,或安静、或张扬、或痛苦、或思索。肖全通过其作品《我们这一代》,将这些难得一见的真实全部呈现于你我面前。
本书收录了百余幅高清卫星摄影图像,展示了世界不同类型城市的规模、结构的多样性,并用言辞优美的文字简要介绍了当地自然条件、城市特点及风土人情。从距离地球400千米到900千米的高空俯瞰地球,无论是流光溢彩的 大都市伦敦、巴黎,还是人迹罕至的安第斯山脉中的“金城”,抑或是空无一人的“鬼城”普里皮亚季,城市的丰富色彩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人们的视域,在人类文明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本大开本的图集也集中展现了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聚焦于人类生存空间中那些令人着迷的细节,期望以这种直观的方式引导公众反思自身与居住环境之间的关系,意识到自身改变自然的能力,并承担起对未来应负的责任。
本书是Luna沉淀4年后的摄影作品集,作者以女性摄影师细腻的心思和视角,将拍摄的心得与感悟娓娓道来。书中模特的精彩演绎与Luna的拍摄技术相得益彰,影像中的光影和静默展现了女性细腻又富有个性与力量的美,而书中穿插的随笔文字真挚动人,引人深思。本书兼具欣赏性、实用性和艺术性,在欣赏作品之余,读者还能学到唯美人像的拍摄技法,对于本书的创作过程也会有 加深入的理解。本书文笔细腻,配图精致,适合人像摄影爱好者,以及想要精进人像拍摄技法的摄影者参考阅读。
《薛华克彩色经典人像:人在高处/中国摄影家典藏》为摄影家薛华克的彩色人像作品集,薛华克先生的西部人像摄影在摄影界具有良好的口碑及的影响力,《薛华克彩色经典人像:人在高处/中国摄影家典藏》是薛华克西部人像摄影的彩色经典作品集。
《我见:马克吕布纪实经典》全面梳理了马克吕布的经典作品,精选其中165张。这些照片地域跨越大半个地球,时间贯穿马克50多年的摄影生涯,充分代表了马克的摄影美学——日常生活、见微知著、直觉而富于诗意。很多经典的瞬间已经成为了20世纪的时代缩影:舞者般的巴黎埃菲尔铁塔油漆工;手捧鲜花对抗刺刀的女孩;以及被窗口分隔的北京琉璃厂街道等等。此外还收录了很多难得一见的珍贵影像。 全书编排也十分巧妙,打破时间地点的束缚,正文不着一字,完全以视觉为线索承起,让读者去感受大师最本真的影像力量。
本书讲述了国家地理有名摄影师史蒂夫?麦柯里照片背后的故事,麦柯里在世界各地拍摄了大量广为人知的人文、纪实作品,书中讲述了他是如何寻找拍摄题材、如何拍摄和展开,进而完成一系列经典作品的。书中展示了麦柯里个人保留的资料,包含了他所拍摄的14组专题图片故事,内容覆盖他职业生涯中在世界各地的创作。其拍摄过程中不为人知的故事在本书中抢先发售结集披露。
本书是摄影史上的一本里程碑式的经典画册,它以纯粹和完整的方式表现了纪实摄影大师沃克·埃文斯冷静、不动声色的影像视觉。本画册首版于1938年,是伴随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史上个摄影个展而出版的画册,由沃克·埃文斯亲自挑选作品,并精心设计了版式和作品排列的顺序。每个对开页上只在右页放置照片,而左页留白,图说集中放置在每一部分的结尾,以避免对照片欣赏造成干扰,这种开创性的设计极大地影响了后世摄影画册的制作。 全书收入了87幅埃文斯*代表性的作品,分为两个部分,部分描绘了美国社会,收录了关于社会个体和社会背景的影像;第二部分展现了美国的文化景观,收录了关于沿街建筑、工业城镇、乡村教堂、木质房屋等的影像。这些作品并不构成一个连贯性的叙事,或者具有特殊的含义,但是通过画面结构与主题的重复和相互
《黑白人体》作者朱洪宇是中华世纪坛和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的首席摄影师,多年京味文化的浸染、得天独厚的工作条件和敏锐独特的视角,使他把镜头对准了夜色下的北京,从皇城根到小胡同、从什刹海到颐和园,从CBD到鸟巢,在街头巷尾,在咖啡馆里,在健身中心,在未名湖畔,他用一张张定格的影像,见证和记录了飞速变化中的北京一个个美丽的瞬间。
《我见:马克吕布纪实经典》全面梳理了马克吕布的经典作品,精选其中165张。这些照片地域跨越大半个地球,时间贯穿马克50多年的摄影生涯,充分代表了马克的摄影美学——日常生活、见微知著、直觉而富于诗意。很多经典的瞬间已经成为了20世纪的时代缩影:舞者般的巴黎埃菲尔铁塔油漆工;手捧鲜花对抗刺刀的女孩;以及被窗口分隔的北京琉璃厂街道等等。此外还收录了很多难得一见的珍贵影像。 全书编排也十分巧妙,打破时间地点的束缚,正文不着一字,完全以视觉为线索承起,让读者去感受大师最本真的影像力量。
这是一本“新时期文化艺术界人物影像集”,作者肖全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1980-1990年代一线文艺工作者群像。书中百余位人物都生于五六十年代,成长于八九十年代,是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批孩子。生长于红旗
1986年,摄影家张照堂在完成 百年台湾摄影史料 的整理工作之后,为专栏写作而展开三年台湾前辈摄影家的寻访之旅。在旅程中,他一一遇到活跃于40年代的邓南光、张才、李钓纶、林寿镒;50年代的黄则修、林权助、陈耿彬、廖心铭;60年代的郑桑溪、刘安明、林庆云、徐清波、谢震隆、陈石岸、黄伯骥、黄士规、蔡高明、许渊富、陈彦堂、翁庭华、黄季瀛、许苍泽、林彰三、施纯夫、周鑫泉、李悌钦 33位摄影前行者,400多张照片,创作年代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几乎涵盖台湾写实摄影从萌芽到茁壮的60个年头。他们优秀的作品足以显现台湾摄影的成长轨迹,适切地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创作资产与时代见证。他们之中,有些人的影像创作在当时甚至未被探讨,也有部分摄影家的影像作品因保存不当而佚失。即使如此,在张照堂的寻访与爬梳下,仍清晰地呈现
侯登科以他独特的方式突破了现实身份的限制,摆脱了无谓的杂念而得以心无旁骛地尽其所能为他身边的人与事,做出了无愧于他作为中国农民儿子的良知与他的社会责任感的负责记录与再现。无论是对于职业摄影师还是摄影爱好者,侯登科的摄影生涯都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坐标。他具有职业意识的摄影实践将使所有职业摄影师汗颜,而他真正的业余姿态则将永远使所有真正热爱摄影的人受到感动与鼓舞。摄影,在侯登科这个 边缘者 手中,真正体现了一种摄影所可能带来的艺术民主化的本来意义。同时,侯登科还以他的摄影雄辩地证明,摄影,完全可以是一个纯粹的人的自我实现的理想手段,不论他是在 中心 还是在 边缘 。侯登科,一个在当代中国摄影史上无法绕开的名字。他的影像、经历和思考代表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一批有良知的中国摄影家的影像、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