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书于清代的《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来,经过不断地积淀传承、拓展出新,成为广大国画爱好者学习中国画的启蒙读物。在它的影响和熏陶之下,成就了无数中国画坛巨匠,诸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陆俨少等,都从《芥子园画谱》入门学习,从此迈出了他们画家生涯的*步。时至今日,《芥子园画谱》依然有它重要的借鉴意义,正如清代何镛所言,这本书 足以名世,足以寿世 。 《芥子园画谱》内容丰富,囊括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科。其中《山水集》包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摹诸家画谱四部分,囊括山水画题材、造型规律、构图章法、笔墨技巧、落款等要素,内容丰富,体例完备。并博采众长、通览各家,讲求画法传承,图例列举历代名家作品风貌,并附文字讲解;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积累了中国画的宝贵遗产,
成书于清代的《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来,经过不断地积淀传承、拓展出新,成为广大国画爱好者学习中国画的启蒙读物。在它的影响和熏陶之下,成就了无数中国画坛巨匠,诸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陆俨少等,都从《芥子园画谱》入门学习,从此迈出了他们画家生涯的*步。时至今日,《芥子园画谱》依然有它重要的借鉴意义,正如清代何镛所言,这本书 足以名世,足以寿世 。 《芥子园画谱》内容丰富,囊括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科。其中《山水集》包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摹诸家画谱四部分,囊括山水画题材、造型规律、构图章法、笔墨技巧、落款等要素,内容丰富,体例完备。并博采众长、通览各家,讲求画法传承,图例列举历代名家作品风貌,并附文字讲解;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积累了中国画的宝贵遗产,有学
从宋代工笔花鸟画中白描、谈彩、重彩、没骨、丝毛技法的形成与展开,至明代以大景为主的构图方式,到清代恽南田、二居所兴起的没骨技法,再到近代刘奎龄的丝毛技巧,我们不难看出一切技法都随时代审美及人文环境的变化而生息。每个时代凡有创造性的画家,都必须在图式面貌、技法形式上独树一帜。凡个性风格标异者,又都是能吞吐古今、吃透传统、洞察艺术机变的智慧之土。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长河能有这么多璀璨的景观,依靠的就是这种智慧的积淀。一代代艺术家在前人宝藏的熏陶下另启智慧之门,重窥天地堂奥,从不尽的生活源泉中,从所处时代的古今中外的文籍画库中去吸取养料,并据其才情才气、个性特质去发生艺术灵感,拓展境界及画路,造就出层出不穷的艺术样式。故当代画风的重塑,首先应是画家个性化技法的重塑,画家胸襟的重塑
赵志田,男,1940年生,汉族,河北省晋州市人。195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0年毕业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刘凌沧等诸位先生。1965年毕业后即被北京画院吸收为专业画家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新华书画院和神州书画院特聘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在近三十年的艺术创作实践中,他足迹遍及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在深入生活的同时,不断吸收中外一切的艺术精华,融汇贯通,深入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法,创作出一系列作品。如《大庆工人无冬天》《太行情》《情系太行》《秦始皇铸钟图》《华夏志民族魂》《家乡春消息》等。1989年,他应邀赴美国旧金山两次举办个人画展,1994年初赴参加海峡两岸名画家作品联展,作品广受好评。1996年6月赴加拿大举办个人画展,1996
本书在介绍国画入门纸笔工具及用法的基础上,依次通过分析郑板桥、张大千、任伯年、吴昌硕、八大山人、齐白石和唐伯虎这七位国画大家的名作与画法精髓,详细剖析了国画中竹、兰草、百花、藤本、禽鸟、虾虫和山水这七大题材的绘制技法;书中绘制步骤详尽,技巧提炼清晰、案例类型丰富,大字大图阅读轻松、临摹方便,非常适合各年龄段零基础国画初学者自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