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16幅大师人物油画,并附画作名称、原作尺寸及作者生平。耳熟能详的大师,和他们眼中*有魅力的人物印象。莫里索是*位加入印象画派的女画家,她本人也曾多次担任同时代大画家马奈的模特。卡萨特非常欣赏印象画派的技法,尤其喜欢德加的作品,后来经印象画派 莫奈 、 塞尚 等人的引见,与德加认识,长期被认为是德加的学生,甚至可以说是那个时代*重要的美国画家之一。两位女画家,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每一幅足够惊艳到你的感官,近距离感受大师的绝美人物印象。
《中国美术院校教材:从写生走向创作 人物画》以人物为题材的绘画形式,鲜明而厚重,并组成了主调色彩,保持了工笔人物画典雅的风貌。
《簪花仕女图》,唐?周昉绘。绢本设色,纵46厘米,横180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是中国古代仕女画的经典作品。 作品内容描绘了春夏之交时,宫廷贵族妇女在园中赏花、戏犬、漫步游玩、闲情雅致的情景。构图节奏舒展明快,人与物远近穿插错落有致。线描圆润流畅,设色浓丽典雅。绘画风格和技法有许多独到之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其一,画家在线条的运用上突出了线描性能的各种特点。其二,画家在赋彩上的娴熟技法独具匠心。其三,画家在细部处理上精益求精,极尽工巧之能事。 总之《簪花仕女图》是一幅反映唐代宫廷妇女现实生活的画卷,具有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和极高的鉴赏及学习价值,成为当今学习中国人物绘画的必临作品。 由于原作距今千余年,画面中人物和服饰细部模糊不清,使临摹不能深入进行。所以,本书选用荣宝斋水印本为范
《新编中国美术史史纲》以美术通史纲要的形式,提纲契领、图文互站,形象而简明扼要地呈现出华视觉审美文化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及其理论表现形态,并采纳了国内*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成果。其他的八个专题,都分别从多角度,集中、概括地介绍、研究一个画科的历史和现状,既注重发掘、认识、评价传统,又关注当代的新创造、发展。本书几乎囊括了中国书画的主要方面,反映了新世纪的发展状貌和*学术水平。 本书具有三方面的主要特点:历史性、技法性、鉴赏性。本书从多角度反映了这种历史性变革的忆取得的成就。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艺术的革新并走向的高峰,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新世纪期盼着伟大的民族复兴艺术的新辉煌。
文士作为人物画的形象或题材被反复描绘,这是一种值得关注的艺术现象。 梳理清代自雍正至道光一百二十余年间存世的人物绘画作品,呈现反映社会主流的文土阶层题材人物画作品的审美取向、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君主握有世间无上的权柄,所以他们身上暴露出来的人性就要比他们的臣民更加充分。作者在这本书中所选的十多位帝王较多地暴露了人性的弱点,如果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这些弱点都是无法避免的话,即也可以称之为人性的局限。这些失败的帝王多是一些暴君、庸君和亡国之君,分析他们的失败,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历史前进脚步和人性的进化过程。 本书虽然写的是君王帝主,但是并不是给为政执国者的《资治通鉴》,而是一本给为生活而奔波的人们的《菜根谭》。 作者编写的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用艺术家的视角来阐释历史和人物,让世界艺术名作走出象牙之塔,走近寻常百姓家的书房,让读者在感受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同时欣赏到艺术的佳作,感受到艺术作品的感人魅力,这对于提高我国民族普通民众的艺术素养是很有益的。
本书分线描工具的使用和线描的基本方法、七幅著名古代线描临 本详解、十八描介绍、线描临摹的常见问题、线描客观物象、线描写生步骤、人体结构解剖、衣纹画法、写生中模特儿的安排、意笔线描写生画法等,附线描临摹与写生作品赏析,大量局部放大图版配以详细文字讲解。
《水浒传人物百图》是中国画线描系列中的一本,此次编者刘建超再次约请李云中绘画《水浒传》人物百图,书中以线描的形式描绘《水浒传》中的人物画百余种,除了梁山一百单八将之外,还绘有一些反面人物,书中描绘的每一位人物皆形象生动,用笔灵活多变,显示了作者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底。这些作品即可以作为练习线描的范本,又可以用于创作参考。此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本书作者是我国著名水彩画家、中国美术学院水彩画教授,曾在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教授水彩画课程。作品在全国水彩画展中多次获奖,其作品构图精妙,人物造型准确生动,色彩典雅,画面意境雅俗共赏。此书收入其近作40余幅,并配有技法解读,图文并茂,预计此书会有不俗的业绩。
本书内容包括线描技法和线描范本两部分。线描技法——系统介绍了线描的学习方法、人物画的线描特点和勾线方法;线描范本选择了吴道子、周昉、李公麟、梁凯、陈洪绶、唐寅、任颐等历代画家人物线描的精萃之作,并附有对画家及作品的点评介绍。
李霞(公元1871-1938年) 字云仙,别号髓石子,仙游县人。少时随伯父(雕刻老世艺人)学画,为庙宇作壁画。16岁始以卖画为生。1908年在北京故宫以《麻姑晋酒图》杰作誉满京城,被称为“麻姑李”。1910年,先后在南京、上海等地举办个人画展,轰动一时。1914年,其名作《十八罗汉渡江图》被选送巴拿马参加全球博览会,获优等奖章。1923年所绘的《函谷跨牛图》在美国纽约赛会上又获优等奖章。我国著名画家吴昌硕曾撰文高度评价李霞画作,称其为当代“人物家”。
学习绘画不论是进专业院校还是自学大体有两种途径:一是写生,二是临摹。由于学院的设备齐全,有规范的教学大钢,有教师辅导,更注重写生教学。从基础课开始按部就班逐渐深入,从初步掌握造型基础到熟练运用造型技能,多是采用课堂写生教学,但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也要安排临摹课程,因为没有基本造型手段就谈不上写生。写生从根本上不同于摄影,它是客观事物通过人的观察、大脑思维,采取相应的造型手段,眼、及、手互动的产物,而临摹正是学习表现客观事物手段的好方法。 自学绘画由于没有院校的条件去从事写生教学,更主要获取技术的手段要靠大量临摹取得,不论是学习西画还是中国画都是如此。临摹是学习传统技法,吸收前人成功经验的*手段。通过临摹可以更便捷地学到表现物象的方法和技巧,可以避免从头摸索少走弯路,达到学习
中国工笔人物画历史悠久,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表现技法。历代画家流派纷呈,标新竞艳,我们留下了无数丰富的宝贵遗产。谭凤嬛编绘的《工笔人物(第2版)》收录了五官的画法,须发、手足画法,老人面部设色法,仕女、儿童面部设色法,生宣纸工笔画画法,蜡笺纸工笔画画法等工笔人物的作品。
现存早的工笔人物画是战国时期的帛画《龙凤仕女图》和《人物御龙图》,至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中国工笔人物画的技法和主要风貌已日臻完备,其形式呈现出以紧劲连绵、循环超忽的线条来作为画面的主要表现手段,借以传达人物的神韵。到了唐代,工笔人物画的画风已经成熟,达到全盛时期。*代表性的是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作品的线条道劲、色彩古朴,在人物的质感、形象的刻画、气势的宏大等方面堪称传统人物画的典范。韩斡“牧马图》中的人物在造型和运笔行线等方面显示出圆厚、饱满、具有张力的特色。画圣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人称“吴带当风”,对后世影响深远。张萱的《捣练图》,在人物的结构性安排及用色的丰富等方面均达到了精巧雅丽的效果,颇具对比美、韵律美、均衡美、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