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对中国山水画经典理论与创作问题的诸多思考。结合画家及观者的感知经验,从士人的审美思想脉络中阐发传统山水画中的 光影 气韵 卧游 师造化 和 远 等重要范畴,以此揭示山水画的视觉特点、空间表达与士人的精神性理想。并在具体作品案例的分析中,重新审视宋元山水画的笔墨语言及其象征性等问题。本书还融入了作者真实的创作经历与实践体悟,在考察 临摹 与 写生 之内在关系的同时,探索当代山水画的创作路径,引发 山水精神 之时代反思。 林泉之思,皆在画忆。 本书旨在从经典理解与读画思考中唤起大众共鸣,从山水画的品读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此获得心灵的沉淀。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的艺术大家,大写意的一代宗师,他一生苦难,由王孙为遗民、落发为僧再佯狂还俗。八大山人的画是满怀悲悯与禅意的,苦难的境遇到了八大山人的笔下,就变成了激越的清响。八大之所以称为八大,是磨难之后的圆融,困顿之后的超越。 作为大写意画家,册页极能体现八大山人的艺术水准,其笔下的花鸟鱼虫、山石草木形象夸张,笔墨凝炼沉静,作品用笔直率而不入疏狂,用墨灿烂而不落臃胀,构图奇特,禅意幽然,艺术价值极高。 本书选取八大山人册页中的经历,合集成册,共分十本,以飨读者。
《钟章法云法造境作品选》汇集了以“云法造境”构建的山水画和“时空水墨画”两大系列。山水画系列是在传统创作模式基础上,糅合“云法造境”的创作理念,将气象万千、变幻莫测的云雾,提升为画面的主要构成元素。通过把握云雾的运动规律,展现云雾的神态气韵,进而提升到把握山川的运动规律,展现山川的生命活力,使画面产生一种气韵生动、富有节奏韵律的艺术效果。这类作品是在山水画的原有样式上进行创新,容易使人接受,读者可一目了然,不需要做更多的解析。 “时空水墨画”系列,则在创作理念、意境营造和笔墨语言等方面都与山水画系列不同,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样式。传统山水画表现的是以大自然的下半部为主的崇山峻岭、江河湖泊、树木屋宇人物等具体可视形象。而“时空水墨画”关注的是宇宙的无穷缅邈,日月的阴
《中国历代经典山水画技法 树法》对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树法的特征做了剖析研究,并选名家精品为例。书中图例以全图与局部相结合,而以局部为主,旨在使作品的表现方法及其表现特点更容易显见于细部中。这套书不仅给读者提供了一流的学习临本,选图例清晰,并尽可能局部放大,便于读者临摹。以图为主,辅以少量文字分析介绍,适当结合画论来谈技法,引导读者去读画,先动脑后动手。既有欣赏价值,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中国绘画史图鉴》以简明扼要的文字串连中国绘画史脉络,以几百幅高清图版,系统完整地展示和阐述历代名家名作及风格流派,为读者提供一种富有视觉美感的轻松阅读。
《中国历代名家技法集萃(山水卷树法)》由吴宪生和王经春主编,张伟平和林海钟选编,对山水卷树的绘画技法的特征作了剖析研究,并选名家杰作为例,其中不乏稀世精品。书中图解深入浅出,图例以全图与局部相结合,而以局部为主,编者这样处理,意在使作品的表现方法及其表现特点更容易显见于细部中。本书不只是给读者以浏览,并给读者提供了一流的学习临本,既有欣赏价值,也有重要的实用价信。
本丛书着重从千余年的中国绘画发展历程中,梳理出体现艺术传承与群体现象的厕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予以系统评介。 画派就其严格的涵义而言,并不始自纸绢卷轴画发轫的魏晋南北朝时代。作为正式的画派,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相同或相近的画学思想或创作原则;二是相仿的笔墨形式和艺术风格;三是呈现一定的师承关系,即有创始人和直接承继人或追随者,从而形成一个人际关系密切、画风传承有绪的画家群体,这批画家就组成了间一画派。
我们继承传统,学习传统,一是文献资料,二是传统的绘画作品。作品更直接,更明了。传统的作品很多,而且未必都可学。所以,选择其中经典作品,加以研究,为方便,也是捷径之一。《明代山水》由盛天晔主编,潘文勰编著,学古代,学经典,就从我们这本经典开始吧。
本书收录了江宏的山水画作品。文人画画是读书遣余之时,随欲抒写心中之胸臆。然而,这随欲的抒写,是文人长期研读子百家为底蕴的胸中元自后壑。先生长年表灯为伴,笔耕史籍,博研画论,惊艳传统,求索解知,精醇笔墨,以文人入画、诗书为气,酣畅抒写逸气纵横的淡泊豁逹,融入独具时代个性的文人画。
《画坛名师大讲堂——张伟平讲山水画》为画坛名师大讲堂丛书中的一册。书中主要内容为张伟平老师将多年来研习、领悟的有关于山水画学习、创作的秘辛娓娓道来,尤以其对画理条分缕析的深入解读令人激赏,本书在山水画的本质上着墨颇多,让读者可以准确的抓住山水画赏读、研习的关键,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料。
《山川悠远》系西方著名艺术史家迈珂·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根据其1974年在牛津大学斯莱德讲座上的讲稿修改、扩充而成,是一部以简介明了、通俗易懂的内容和视角,激发读者对*国山水绘画的美产生共鸣,从而启发读者去思考*国山水画家的意图、理想和情感的普及性学术专著。英国*高学府牛津、剑桥和伦敦大学1869年设立斯莱德讲座,苏立文是首次举办东方艺术演讲的艺术史教授。该书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以来,已成为西方了解*国山水画艺术*重要的著作之一。此次出版中译修订版,不仅增补了图版,而且增加了贡布里希的书评,以及洪再新关于黄宾虹与苏立文艺术交往的研究专论两篇附录,可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苏立文教授的学术研究语境和历程。
内容提要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书画艺术形式,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更能拓宽人的心智、怡人心神。从古至今,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风骨神韵,一直被教育家、文学家、画家等所推崇,被广大民众所喜爱。本书正是秉着给读者开拓视野、增加文化修养的目的,让读者在品鉴、研习古代名家作品时,能够深入了解每一幅作品的重要细节、传统绘画艺术的形式、内容和精髓。学习国画时通过细致描摹教材中展现的名家名作,来掌握中国画中特有的程式、构图、章法,以及中国画中特有的皴、擦、点、染等技法。本书可以让读者近距离观察名作,解决了很多人无法近距离观摩名画原作的难题,让古画 走下高大上的神坛 ,来到绘画初学者面前,让初学者真正地、面对面地学习、观赏、临摹名家名作。本书是 经典国画原大版 系列图书中的一本,一共收录明、
以山水画画风衍变而论,尽管画家众多,画派林立,唐宋以来总的风格脱离不了南画、北画两大风格范畴,其中或有 北格南韵 与 南韵北格 ,而审美差异仍见其倾向归属。南画更是元以来文人画思潮推波助澜的山水画风格的主流。作者结合历代典型性山水画家画学思想、笔墨特点,尽可能联系其代表性作品以图式辨析方式加以阐述,从中可以了解古来南画家在创造自然美得深邃意境和笔墨艺术方面的突出成就。书中侧重在以笔法分析的鉴赏方法,这也是中国画品评理论中不移的准则。
艺术的力量在于感染人、陶冶人,艺术的创作也需要心性与空灵。《太行雄姿》的面世,使我们在领略八百里太行的雄宏壮阔时,必将升华对太行精神、民族精神的认识。愿恩荣能永远保持对太行山的感恩与回馈之情,永远保持对生活与艺术的率性真情,在生命的暮年收获属于自己的更加丰硕的成果。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了异常丰富而辉煌灿烂的文明,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美术作品,占有令人瞩目的地位,而其中又以绘画有不少绘为大宗。中国绘画的历史悠久,形式独特,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都创作了难以数计的作品,反映了那一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和审美情趣,显示出画家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是一宗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建设新时代的精神文明,作为创新美术的借鉴,无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才能,是一宗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建设新时代的精神文明,作为创造新美术的借鉴,无颖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中国历代绘画精品》好处是可分可合,既基本上涵盖了中国绘画的主要方面,又可显示出不同体裁的发展面貌和成就,且能分别满足不同读者的兴趣和需要。作者希望这部画册能编得严谨又灵活,具有学
薛永年主编,王一飞、陈芳、徐鑫编写的《故宫画谱(山水卷青绿)》立足于中国五代、宋、元名家名作,精选其中的青绿绘画作品选编成册。以读画的形式,通过较为详细的技法解析与步骤图来帮助读者学习青绿的笔墨技法,同时,亦将画理贯穿于具体的技法讲解中,帮助学习者通“理”明“法”。此书极好地展示了历代名家的多种青绿画法,是国画爱好者学习画青绿的不错范本,也是难得的国画教材。
薛永年主编王一飞、陈芳、徐鑫编写的《故宫画谱(山水卷青绿)》立足于中国五代、宋、元名家名作,精选其中的青绿绘画作品选编成册。以读画的形式,通过较为详细的技法解析与步骤图来帮助读者学习青绿的笔墨技法,同时,亦将画理贯穿于具体的技法讲解中,帮助学习者通“理”明“法”。此书极好地展示了历代名家的多种青绿画法,是国画爱好者学习画青绿的极佳范本,也是难得的国画教材。
本书是李可染的一本中国现代山水画。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尔。吾已是耄耋之年,从事国画创作已六十余载。在国画山水方面,经过了长期的探讨和研究,对传统技法,有了一些体会和认识。 这里,我把我在教授国画山水课的自编教案整理出来,成了这本《山水基本画法》,以供爱好山水画的青年朋友们作为参考。
本书从属于 名家讲稿 系列,主要章节内容包括陆俨少自序、泛论(用笔诀窍、落笔和收拾、点和线、皴法、用墨法、用墨光润、墨骨、设色主调、青绿法、设色变化、放和收、沉着和痛快、画贵自然、养气、亮和暗、用虚、动和静、大块水墨、画忌四气、画雪法、飞雪画法、雨景画法、画风法、画雾法、点子画法、画树干、画枯树、留白等等)、画法论、山水画范例以及年表等。本书在老版基础上更新数十幅画作,并增加山水画诗文提拔,内容更为完整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