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揭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篆刻艺术历史演进的基本轨迹和艺术价值。 元代的文人篆刻艺术,长期以来是篆刻艺术史研究的空白。作者以元初赵孟頫、吾丘衍为基点,将文人篆刻艺术的自觉时代从明中期的旧说向前推进了二百年;勾勒了从元末到明嘉靖年间文人篆刻发展史实的线索,并利用新发现的文物,突破了以往关于文彭篆刻研究的局限。作者还以艺术社会学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徽籍印人的社会属性、地位变化、经济来源和生存方式,探讨他们中的职业印人如何接受文人篆刻的艺术审美,逐渐融入文人篆刻家中,并成为晚明文人篆刻史上的重要力量。在清代的讨论中,突出了 印从书出 印外求印 两论对晚清诸家篆刻创作的影响,体现了作者论从史出、史从论入的治学方法。 近现代篆刻艺术是古代文人篆刻艺术的承续和转型。文集还收录了关于齐白石、黄宾虹
郭店楚简于1993年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经整理,共存730余枚,大部分完整。郭店一号墓的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郭店楚简的年代下限应略早于墓葬年代。郭店楚简的形制不尽一致,就长度而论,可以分作三类(32.5厘米、26.5~30.6厘米、15~17.5厘米)。郭店楚简文字是典型的楚国文字,字体典雅秀丽,是当时的书法精品。郭店楚简包含多种古籍,除《老子》《太一生水》两篇是道家著作外,其余多为儒家学派的著作,有《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五行》《唐虞之道》《忠信之道》《尊德义》《六德》《语丛》等。各篇原来都没有篇题,现在的篇题是由整理着拟加的。全书分图版和释文注释两部分。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全称《唐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大唐三藏圣教序(附心经)》。唐咸亨三年(六七二)十二月立于长安大慈恩寺。螭首方座,碑高三百五十厘米,宽一百厘米。行书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因碑首刻七佛像,又称《七佛圣教序》。此碑碑文由唐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敕答,太子李治(后来的唐高宗)《述三藏圣记》、笺答及玄奘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组成。文字由长安弘福寺沙门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墨迹中所集,自贞观二十二年(六四七)至咸亨三年(六七二)历时二十五年完成。由于所集之字自然精美,故为世所重,历代皆为*书之*范本。现存西安碑林,陈列在第二室东侧第二排。清王澍曾评曰: 《兰亭》、《圣教》,行书之宗。千百年来,十重铁围,无有一人能打碎也。 本次放大选用之本为朵云轩所藏
本字典共收单字头三千多个。单字头依照《汉语大字典》的部首排列。同部首的字依笔画多少为序,少的在前,多的在后。同笔画数的按起笔之形横、竖、撇、点、折为序依次排列。
本书是我国部专门对历代书法理论分类编排并加以评注的著作。 编者季伏昆历经四十年,在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中爬罗剔抉、撷英咀华,整理出史上368位书法名家的1500余条论书语录,并分为十五大类,从书法本质、书体演变、书法学习、书法鉴赏到书法与个人品性修养的关系,涵括了书法的方法面面,实为一部书法艺术的百科全书。书法家方建勋亦为本书精选高清碑帖图片150余幅,图文互证,相得益彰。 书法不仅为中国艺术提供了美学鉴赏的基础,而且代表了一种万物有灵的原则。
《书法》杂志2019年和2020年合订本是二年二十四期合集,《书法》杂志在书法界具有广泛影响,是书法专业权威期刊,对书法艺术的普及与提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该合集内容包括古代书法经典、专题研究、名家札记、书法史料、书法篆刻课堂、书坛新闻等丰富内容,古今贯通,欣赏与学习兼适。
本字典所收草书,主要来自敦煌写经。为了方便读者的检阅和学习研究,对所选草书,按年代先后顺序排列。为了能够完好地保存原作的风貌,本字典编纂时,采用了高科技制作技术。为了排版的方便,对原字作了适当的放大或缩小处理。 本字典共收单字头二千多个。单字头依照《汉语大字典》的部首排列。同部首的字依笔画多少为序,少的在前,多的在后。同笔画数的按起笔之形横、竖、撇、点、折为序依次排列。
本书为作者阎海军对篆刻艺术家何效义的铸印创作的纪实性写作。 铸印 是一个以 刻写 为指引和观念母题的创作实践,通过探讨刻写与铸艺有关的非物质、历史以及地方性知识等问题,以在地的方式开展创作、讨论、影像纪录、田野考察、日记、学术论坛。本书共分为 在地 铸印 对谈 讨论 附录 五个部分,以全影像的方式记录了基于地方史地知识和田野调查基础之上的艺术家的铸印创作,并收录与民间艺人、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艺术家、策评人等的多场对话讨论。通过传统篆刻艺术的重构、表达或者认知,使篆刻和民间技艺在当下的互动成为打破篆刻边界的可能,既是和民间艺人一同参与一起感受不同领域所激发的热情,也是朝向未来的一种历史性实践。着重探讨了由篆刻扩大到日常刻写的问题,与民间手艺人背后的非物质民间经验。
《历代小楷名作选刊》以小楷衍变历史脉络为序进行编排,竭力寻获精佳图版,遴选上至魏晋钟繇、王羲之父子下及明末黄道周等名家名作,根据作品体量,分册出版。便于读者对小楷发展演变历史有一宏观印象。各单册可相互参看,“博观约取”,找寻出符合自己艺术情趣的作品进行学习。 《历代小楷名作选刊》以图版呈现为主,且在图版傍边附以释文,并加以断句,读者临帖过程中可时时参阅,临写的同时也可对文章本身有所了解。篇首处约请名家撰文,或书家生平,或背景介绍,或考订赏鉴,或涵泳品读,各具视点,聊为读者临池一助。为了让读者更好的了解前人对所选名作的评价,篇末处附以“历代集评”,皆为后世书家、名人所作的评陟。又不拘囿所选一帖一作,凡是与所选书家相关的品评我们择其价值大者,一并收入。读者参酌或有裨益。
肩水金关为汉代烽塞关城,是当时进出河西、南北交通的咽喉。肩水金关出土汉简包括大量出入关文书和军事屯戍的记载,还有大量涉及当时西北边地政治、经济、文化 交通、民族、社会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两汉西部边疆的*手资料。 从书法艺术上讲,简牍文字跨越数百年,其中包含的各类书体如小篆、古隶、八分、隶草、章草、今草等等,既是我们观摩欣赏的书法艺术珍品,又是书法爱好者临摹传承的范本,还是研究汉字演变和书法史的实物资料。本书为《肩水金关汉简书法(合集)》,精选可供临写的包含各类书体的肩水金关汉简约三百支,作为 简帛书法大系 的一种。
本书是从设计学的维度系统讲解中国汉字设计史的专业著作。以汉字设计传承与创新的发展脉络开篇,结合设计学、传播学和美学的宏观视角,通过研究与分析,挖掘潜藏于汉字艺术审美与信息传播功能背后的思维与方法。
此书内容是书法大家沈尹默先生对晚清101位著名人物的书法成就、源流、影响逐一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对于史料丰富的晚清书家,批者有意突出了评论资料的分量,更注意揭示书家之间的师承、戚属关系。这不仅显现出沈先生对近代掌故的熟稔,重要的是,它明确昭示着先生对晚清书坛 是有繁殖 现象的深刻洞察。六册《冬暄草堂师友笺存》,101位书家,近万字的批注,足以让我们勾勒出较为系统的沈氏书学思想脉络。
白蕉是帖学书法大家,有相当影响力,本书是他的书论精华的集萃,功力深厚,论及了学习书法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如选帖问题、执笔问题、工具问题、运笔问题、结构问题、书病、书体、书髓等等,表现出自己鲜明的书学观点。在全国加强书法教育的今天,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本书配图丰富,较全面的展示了帖学书法的风貌。
元朝起于蒙古,唯重视汉学,择名儒以傅东宫。赵孟頫才气英迈,为世祖所重。其书法受宗室影响,结体严谨而意度宽和,笔致精密,于中见生动,刚健中含婀娜,有极高的艺术水平。时有晋之右军之称。故宫藏有赵氏作品30余件,为各地收藏机构之。鲜于枢、康里巎巎、邓文原,与赵孟頫同为元代书学复古的践行者,他们的作品勾勒出元代书法所取得非凡的成就。书法大兴元代卷收录了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元代所有书法作品,实属难得,极为珍贵。
本字典所收行书,主要来自敦煌写经。为了方便读者的检阅和学习研究,对所选行书,按年代先后顺序排列。为了能够完好地保存原作的风貌,本字典编纂时,采用了高科技制作技术。 为了排版的方便,对原字作了适当的放大或缩小处理。本字典共收单字头二千五百多个。单字头依照《汉语大字典》的部首排列。同部首的字依笔画多少为序,少的在前,多的在后。同笔画数的按起笔之形横、竖、撇、点、折为序依次排列。
太田孝太郎(1881 1967),号梦庵,日本岩手县盛冈人,近代著名的古玺印收藏家、印学研究家、书法家,寓居中国多年。与罗振玉、方若等著名学者交游,收藏先秦至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古玺印一千余方。1920 年至1932 陆续辑钤藏印成《梦庵藏印》《枫园集古印谱》及《续集》三谱。1949 年又将所藏的陈介祺、王懿荣等旧藏八方玉印集成《好晴楼藏玉印》,日本印坛泰斗小林斗盦曾从太田梦庵问学,太田梦庵去世后,八方玉印尽归小林斗盦收藏,并因此名其斋号 怀玉印室 。 太田梦庵是日本古印学研究权威,著有《汉魏六朝官印考》《汉魏六朝官印考谱録》《古铜印谱举隅》《古铜印谱举隅补遗》等,为日本高水平的古印研究著作。 太田梦庵去世后捐赠给岩手县立博物馆的1092方是日本玺印收藏界中时代序列齐全、功能与风格类型多样的中国古玺印收藏体系。本书从10
《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由陈振濂先生主编,拟分三编出版,总量预计在150 200 种之间,基本涵盖国内外珍稀印谱。每编各分专辑渐次推出,每辑 10 12 种,采用通代混编的方式。每辑均含古铜印谱、明清名人印谱、近代学术印谱三大类,并穿插其他特色印谱。选取印谱时,注重原谱的文献价值。所选印谱均保留完整原貌,不任意删减,以存真貌。陈振濂先生为本丛书撰写总序以及各种印谱的《题解》。 《七十二候印谱》由明代著名篆刻家何震所篆,清代李仙舟辑。以一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为内容,春夏秋冬,共刻七十二印,系以诗,各占一页。本书根据西泠印社藏本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