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先生是众所周知的国学大师和书法大家,他的书法清秀隽永、潇洒挺拔,给人已坚毅和卓绝的印象。他的书法风格被人们称为 启体 ,可见启功先生在书法的创作中能够吸收古人而又不拘泥于古人,继承并创新,法古又纳新,为书法的传播和发扬作出贡献。《启功行书千字文》是启功先生写给学生陈启智的用于临习的示范作品,写于上世纪70年代。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以草、行、楷见长,这部行书千字文在点画用笔、结体取势上十分活泼,体现了启功先生书法自然舒展、多变流畅的特点,给人强烈的节奏感和动态感,让人看了感到十分舒服,是一种美的享受。
《唐颜真卿书争座位帖》内容简介:《唐颜真卿书争座位帖》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唐颜真卿书争座位帖》是颜真卿在唐广德二年(公元七六○年)致定襄王郭英义的书信稿本,故又名 与郭英义书 它与 祭蛭文稿 , 告伯父文稿 被公认为颜书三稿。此稿信笔疾书,苍劲古雅,历来为书家所推崇,与王羲之 兰亭序 并称行书双璧。
《启功真草千字文》是启功先生四十多年前临智永禅师千字文墨迹本的作品,笔笔用心,字字求精,被藏家悉心保存四十年,仍墨香四溢光泽如新,实属不易。 这部书法作品真草对照,楷法谨严,草法规范,真草之间对应变化一目了然,是临摹和学习书法的珍贵范本。全篇章法通透,布局洒脱,即保留了智永禅师笔法娴熟、墨韵流畅的特点,又体现了启功先生刚柔并济、浓淡相宜的风格,是目前见到的一部启功先生用两种书体书写的千字文,弥足珍贵。 本书是《启功真草千字文》的平装本,希望利用普通纸张降低成本,让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受益。
沈尹默(一八八三——一九七一),原名君默,字中,号秋明、瓠瓜,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五四运动时期,曾和鲁迅等人编辑《新青年》杂志,倡导白话文学。历任北京大学、中法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河北省教育厅长。一九四九年后,出任中共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主任委员等职。 沈尹默在二十世纪中国书坛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楷、行、草书皆极为精善,尤以行书闻名于世。
.
王羲之书圣教序(无缺字放大本) 杨璐 著 16开 平装 IBSN:9787514925470 中国书店出版社 《王义之书圣教序》全称《唐怀仁集晋右军将军王义之书圣教序》,由唐代弘福寺沙门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义之墨迹中集字成篇,自贞观二十二年至碱亨三年,历时二十五年才完成。贞观十九年时,唐玄奘奉太宗李世民之命在弘福寺翻译梵本经文;三年后,太宗亲自为之撰写《三藏圣教序》;翌年,皇太子李治为之作《述圣记》。此序和记,以及《答玄奘谢御制三藏序敕》、《答玄奘谢启书》、玄奘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共为五篇,同刻于石。该碑高三点二米,宽一点四米,行书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碑石原在陕西长安弘福寺,今在西安碑林。
颜真卿书东方朔画赞.附碑阴记(无缺字本) 杨璐 著 16开 平装 IBSN:7805686011002 中国书店出版社 内容简介: 《颜真卿书东方朔画赞》,晋夏侯湛撰文。颜真卿书,楷书。碑额篆书。为颜真卿四十五岁时所书。大楷字径约十厘米。平整峻峭,深厚雄健,气势磅礴。本书为无缺字本。
《智永楷书集心经·写经选1:心经》为了增加读者练习书法的乐趣,特别将范字集合成中华传统诗词及语言佳句等内容,使读者在练习书法的同时能学习、背诵、欣赏这些千古流传的中华传统文化。读者在使用该帖时,可以先在书中范字上直接描红,然后可在备好的白纸上摹写,后可照着范字临写。“描”、“摹”、“临”交替进行,这是书法练习为有效的方法。
颜家庙碑是颜真卿楷书其字的代表作之一,其字,横轻竖重,字形相向,用笔易方为圆,以转代折,笔资轻妙。 《唐颜真卿书颜家庙碑(修订版)/历代碑帖法书选》为张玮的宋拓本,是完好本中的上品,拓本现藏故宫博物院,整幅拓本现藏北京图书馆,原拓本每行7字,经割裱每行5字。
启功先生是众所周知的国学大师和书法大家,他的书法清秀隽永、潇洒挺拔,给人已坚毅和卓绝的印象。他的书法被人们称为 启体 ,可见启功先生在书法的创作中能够吸收古人而又不拘泥于古人,继承并创新,法古又纳新,是书法界受人敬仰的艺术大师。《会林邵武藏启功千字文》是启功先生四十多年前临智永禅师千字文墨迹本的作品,计四八〇字。笔笔用心,字字求精,被藏家悉心保存四十年,仍墨香四溢光泽如新,实属不易。 这部书法作品真草对照,楷法谨严,草法规范,真草之间对应变化一目了然,是临摹和学习书法的珍贵范本。全篇章法通透,布局洒脱,即保留了智永禅师笔法娴熟、墨韵流畅的特点,又体现了启功先生刚柔并济、浓淡相宜的风格,并附有会林、绍武先生的题跋、补记,弥足珍贵。
《赵之谦楷书集心经(写经选7)》以学习毛笔字的技法为宗旨,按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结构布势为序,由浅入深地练习,每一笔均有运笔图解和技法指导,图例清晰,文字通俗易懂,既适用于教学,又适用于自修。
何绍基(一七九九——一八七三),字子贞,号东洲、蝯叟,湖南道州人。其出身书香世家,父亲何凌汉官至户部尚书,素以擅书闻名。何绍基幼承庭训,与其弟绍业、绍祺、绍京俱以能书显扬于乡里,时称「何氏四杰」。曾任官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福建乡试正考官,贵州、广东乡试副考官、四川学政等职。 何绍基的书法成就,历来即有诸多评论。清杨守敬《学书迩言》评曰:「子贞以颜平原(颜真卿)为宗,其行书如天花乱坠,不可捉摹。篆书纯以神行之,不以分布为工。
颜体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字帖 杨璐 著 16开 平装 IBSN:978-7-80568-616-5 中国书店出版社
吴大溦,字清卿,号愙斋,江苏吴县人,清代著名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擅长书官篆、隶、行、楷各种书体,其中以篆书成就高。据说他早年初学李阳冰,中年之后遍监西周金文,遂别开生面。他的篆书古趣盎然,气势雄劲;行书学黄山谷,亦生动可爱,惜所传不广。 《吴大澂临金文三种(修订版)/历代碑帖法书选》是吴大澂临写西周金文《录伯簋》《段簋》《蔡姞簋》。三器拓本皆见于《三代古金文存》。铭文的字已基本释读出来,但各家考释争议甚多,与学习书法关系不大,所以释文中并末做过多的说明。
柳体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字帖 杨璐 著 16开 平装 IBSN:7805686171003 中国书店出版社 用精练、对仗的口诀,标准典型的例子解析柳体楷书的间架结构。
唐欧阳询《三十六法》解析与图文互证 洪亮 著 32开 平装 IBSN:9787514922219 中国书店出版社 内容简介: 欧阳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三十六法》是其关于书法的论述。《三十六法》顾名思义是三十六种笔法的论述,是欧阳询写个后人的书法秘诀。历史上对欧阳询三十六法的研究比比皆是,而此本著作另辟蹊径,找到了一条独特的研究方法,即解析与图文互证。作者把欧阳询的抽象的论述同具象化的图形相结合,互相映证。作者的这一方法使得欧阳询的论述更加形象化,更加直观化,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欧阳询的书法精髓。
清笪重光《书筏》解析与图文互证 洪亮 著 32开 平装 IBSN:978-7-5149-2241-7 中国书店出版社 内容简介: 《书筏》是清初书画家、书画理论家笪重光的书论著作。计文28则,综论笔法、墨法、布白、风韵等几个方面,论述准确深刻,文辞简明扼要,足见作者的书法功底和修养之深。《书筏》中多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辟之论。如论笔法,说人们只知起笔藏锋之易,殊不知收笔出锋之难,只有对 八分 章草 有深入认识,才能领悟和得到,而用笔的方法在于合乎规律,不在于手腕的强弱。清代王文治认为《书筏》可以与孙过庭《书谱》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