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嵩樵,别署烟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传世墨迹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王铎是明末清初狂放书风的收尾者。王铎狂放书风对赵孟頫以来 温柔敦厚"的吴门书派审美体系构成了极大冲击,直接影响了清代书法的审美。本字典将王铎书法作品结集,以字头为单位编排,注明所选字迹出处,并附有拼音索引、笔画索引,方便检索。入选书迹均采自各大博物馆馆藏标准件作品,因此是真伪甄别、治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书法爱好者查检字体的实用工具书和行草书临摹创作的范本。
瘦金体是宋徽宗创造的一种独特的书法字体,亦称 瘦金书 或 瘦筋体 ,也有 鹤体 的雅称,是楷书的一种。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畅快淋漓,富有傲骨之气,书写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新编中国书法大字典》汇集了从甲骨文开始至近代书家的各体书法单字5590个,入选书迹达70000余种,包括各种流派、各种变体,是中国历史书法名家精品的汇编。 本书在编纂中恪守实用性和完整性的原则,先立应收字表,再查所需之书迹,采用剪辑、复制、扫描、拍照后再版放大等办法进行搜集,务使表中之字一个不缺,力求字字四体俱全。在编辑体例上采用部首分类编排,加设汉字注音、繁简对照和汉语拼音索引,增强了其应用价值和实用功能。 作为一部供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经常使用的工具书,本书兼具普及性和学术性,不仅为书法学习提供优秀的范本,同时也为研究书法的发展历史、艺术流派、书法技巧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书法篆刻工具书系列 是为喜好中国传统书法篆刻艺术的读者编撰的一套工具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适用于书画家、篆刻家及书法爱好者案头使用。 本套丛书共包括六本:《常用字书法六体字典》,《常用篆书书法字典》《常用鸟虫篆书法字典》,《甲骨文书法字典》,《常用金文书法字典》(即将上市),《简牍帛书书法字典》(即将上市)。这几部字典主题鲜明,各有特色,选字起点高,艺术性强,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用于书画家、篆刻家及书法爱好者案头使用。
书法篆刻工具书系列 是为喜好中国传统书法篆刻艺术的读者编撰的一套工具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适用于书画家、篆刻家及书法爱好者案头使用。 本套丛书共包括六本:《常用字书法六体字典》,《常用篆书书法字典》《常用鸟虫篆书法字典》,《甲骨文书法字典》,《常用金文书法字典》(即将上市),《简牍帛书书法字典》(即将上市)。这几部字典主题鲜明,各有特色,选字起点高,艺术性强,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用于书画家、篆刻家及书法爱好者案头使用。
书法研习中的章法,是指整幅作品的谋篇布局,即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在进行书法作品创作时,必须处理好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使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随势而安,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方能产生"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效果。本书按书法作品章法分类,全书共10类,展示数百件名家书法作品,内容涵盖古代至近现代书法家,其间还有部分当代有代表性的书法家之佳作,配以高清图片,展示了条幅、中堂、横幅、对联、扇面、手札、题匾、条屏、册页等,并对章法形式进行阐述,充分展现了历代书法家在艺术创作和章法研究方面的精粹。
唐代书法以楷书成就优选。初唐四家中,又以褚遂良影响最为深广。刘熙载评:“褚河南为唐之广大教化主。”王澍说:“褚河南书,陶铸有唐一代。”书法目前受褚遂良影响的书家不胜枚举,从唐代的薛稷、张旭、颜真卿到宋代的米芾,乃至现代的沈尹默,褚体字给予历代书家的泽溉延绵不绝。学习书法以墨本为上,《大字阴符经》和《倪宽赞》作为珍贵的褚字墨迹本,历来受到学书者青睐。尽管在是否为褚遂良所书尚有疑议,从这两件墨迹入手褚书,却不失为一条捷径。《阴符经》,纸本楷书。96行,共461字。据卷后题跋可知,此卷为五代后梁内府所藏。清末归叶恭绰,传于叶公超,现藏于美国堪萨斯市纳尔逊博物馆。《倪宽赞》,纸本楷书,纵24.6厘米,宽170.1厘米,50行,共340字。题为褚遂良书。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明代王偁评《倪宽赞》“正与《兰亭》、
书法篆刻工具书系列 是为喜好中国传统书法篆刻艺术的读者编撰的一套工具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适用于书画家、篆刻家及书法爱好者案头使用。 本套丛书共包括六本:《常用字书法六体字典》,《常用篆书书法字典》《常用鸟虫篆书法字典》,《甲骨文书法字典》,《常用金文书法字典》(即将上市),《简牍帛书书法字典》(即将上市)。这几部字典主题鲜明,各有特色,选字起点高,艺术性强,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用于书画家、篆刻家及书法爱好者案头使用。
《行书大字典》收录3000多个现代汉语常用字作为字头,收录上起晋朝下至清末的历代书法家行书书例33000余个。 字头后附列相应的汉语拼音、繁体字、异体字以及简要释义。字头下汇集该字的名家行书书例,书例下方依次标注朝代、作者及出处。 全书采取横式排列,正文前有部首检字表,方便读者检索查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该书收录近3000个现代汉语常用字作为字头。字头处附列相应的拼音、繁体字、异体字以及简要释义。字头下汇集该字的名家隶书书例,书例下方依次标注朝代、作者及出处。全书采取横式排列,正文前有汉语拼音音节索引和笔画索引,方便读者检索查阅,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书法篆刻工具书系列 是为喜好中国传统书法篆刻艺术的读者编撰的一套工具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适用于书画家、篆刻家及书法爱好者案头使用。 本套丛书共包括六本:《常用字书法六体字典》,《常用篆书书法字典》《常用鸟虫篆书法字典》,《甲骨文书法字典》,《常用金文书法字典》(即将上市),《简牍帛书书法字典》(即将上市)。这几部字典主题鲜明,各有特色,选字起点高,艺术性强,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用于书画家、篆刻家及书法爱好者案头使用。
文徵明(1470 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行书小楷。其书风温润秀劲,温文儒雅,是吴门书派的开创者。其书法研习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和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法度谨严、笔锋劲秀、体态端庄,风格清秀俊雅,传世墨迹有小楷《前后赤壁赋》《顾春潜图轴》《离骚经九歌册》;行书有《南窗记》《诗稿五种》《西苑诗》等。本字典将文徵明书法作品结集,以字头为单位编排,注明所选字迹出处,并附有拼音索引、笔画索引,方便检索。入选书迹均采自各大博物馆馆藏标准件作品,因此是真伪甄别、治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书法爱好者查检字体的实用工具书和行草书临摹创作的范本。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又名《泰山佛说金刚经》,摩崖刻石,刻于山东泰安泰山石经峪花花岗岩溪床。字大径尺,书体雄浑,以隶为主,间有篆、楷、行草意。其字径大小亦有差别,大多数字为竖高约三十五厘罚,横宽四十至六十厘米。据民国初年拓本计,存九百六十余字。杨守敬《学书尔言》云:‘擘窠大字,此为极则。’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无撰书人姓名,因笔法与山东邹县尖山摩崖《晋昌王唐邕题名》相近,后人或以为唐邕所书。又与《徂徕山大般若经》相似,《徂徕山大般若经》上有‘齐武平元生王子椿造’字样,因此后人又有推测为王子椿所书。清阮元《山左金石志》则作北齐天保间(公元五五〇—五五九年)人所作。
中国书法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书法,自汉至晋,从南北朝到隋唐之际,已然发展到了精醇美好的顶巅,无论手迹或是石刻,都令人爱不释手。 书法的演变发展和兴衰更替、书写主题的变化及书法家的风格特点和文脉传承、帝王喜好风尚及当时社会思想形态对书法都产生各方面的影响,本书从书法艺术不同阶段的概述、代表书法家的作品介绍、解析,向读者展开了一条历史脉络清晰的书法艺术发展的详细介绍,便于读者轻松鸟瞰浩瀚的中国书法史。 其中,书法的不同形式,涉及甲骨文、碑贴、书法、书画题跋等,通过图解形式,配以精准的阐释,解读百余幅的书法史经典,图文资料独到经典,简约深刻,论述通俗而专业,适合读者轻松入手,亦可细品深读,深切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
孙过庭,名虔礼,字过庭,唐代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一作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或富阳(今属浙江)人。官至率府录事参军,工文辞,擅草书,师法二王,宋代米芾以为“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 《书谱》,又称《书谱序》、《运笔论》,孙过庭撰并书于垂拱三年(687),历来被誉为“词翰双绝”:既是唐代著名的书法理论著作,也是后人学习草书之优选范本。本书所刊纸本墨迹,为《书谱》卷上,纵27.2厘米,横898.24厘米,三百五十一行,三千五百余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颜真卿(七〇九—七八五),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今山东临沂)。玄宗开元间举进士。曾任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平叛后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又称“颜鲁公”。其书师承褚遂良、张旭,正书开张雄伟,行书遒劲舒和。以圆转浑厚的笔致代替了方折劲巧的晋人笔法,以平稳厚重的结构代替欹侧秀美的二王书体,自成一家,称为“颜体”。是继王羲之后对后世影响优选的书法家。《祭侄文稿》,纸本。行书。二十三行,二百三十五字,又涂抹三十四字,合计二百六十九字。纵二八·八厘米,横·五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宋代黄庭坚评曰:“鲁公祭季明文,文章字法,皆能动人。”《祭伯父文稿》,或称《祭伯父豪州刺史文》、《告伯父文稿》。为颜真卿祭其伯父颜元孙及一门去世者之
《书谱》,纸本墨迹、小草长卷,书写于唐垂拱三年(687),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该卷首题曰“《书谱》卷上”,文中亦称“撰为六篇,分成两卷”,宋《宣和书谱》亦有记载唐孙过庭:“今御府所藏草书三:《书谱序》上下二,《千文》。”究竟该卷《书谱》仅是上卷,还是在流传中经割裱、合装后的上下卷全部?或者本来就是孙过庭未写完的残稿?今已无从考证。不过,从现有的文字来看,其内容完整,论述精辟,堪称古代书论之经典。该卷草书用笔遒劲、笔法精熟,墨色变化妙趣横生,结体优美,不失法度,通篇起承转合和谐完美,更是后世草书取法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