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传授笔法,分析古今书法之异同,对锺繇的“笔法十二意”详加阐说,逐条论证。张长史,名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金吾长史,一作率府长史,人称“张长史”。颜真卿喜爱此书特此临写。本书采用环装装订设计,在临摹时可以180度平放,便于读者临摹研习,并且书稿还加注了异体字、繁体字的对照,本书稿内容质量较高,是书法临摹爱好者的优秀参考临本。
路振平编著的《欧阳询楷书习字帖(修订版)/中国书法教程》从用笔,结体,章法等方面入手,剖析楷书大家欧阳询楷书经典作品,并附版本精良的原色碑帖,释文 ,是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欣赏,临摹和掌握楷书的上佳范本。
暂无内容简介。。。。。。
南石窟寺位于甘肃泾川县,根据“大魏永平三年”题记,可知南石窟寺建于公元510年,其刻碑者为北魏名将奚康生。奚康生,河南洛阳人,《魏书》《北史》皆有传,历北魏孝文、宣武、孝明三朝,先后任南青州、华州、泾州、相州刺史等。南石窟寺为奚康生所修建,当时动用耗费物力之巨大,史书多有记载。南石窟寺碑原存南石窟寺,民国初年出土于泾川王家沟村。碑通高225厘米,宽105厘米,厚17厘米。题额阳刻“南石窟寺之碑”,笔意介于篆隶之间。额上有楷书“石窟寺主僧斌”六字。碑文楷书 23行,行38字,下有断缺,现每行最多存34字。碑文记载了奚康生创建南石窟寺的所谓“功德”,碑阴有出资修建石窟的施主题名,共三列56人。
本书精选历代五种楷书墨迹,品评其风格,分析其运笔规律,交流临摹技巧,加上集语集联,突出实用性,可供读者查阅使用。本册为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张卫光主编的《绘涂局部解剖学/医学绘涂丛书》为医学涂色丛书之一,将“动眼观察、动手绘涂、动脑记忆”通过一束彩色铅笔融为一体,旨为帮助医学生轻松掌握局部解剖学。绘涂局部解剖学将人体拆分为30个章节插图页面,每个页面包含与本章节直接相关的多幅插图。
贺华主编的《三笔字书写技能教程(毛笔篇)》分为9章,内容包括绪论、书体简介、文房四宝简介、临帖方法、笔法、楷书——方正楷模、行书——行云流水、隶书——沧桑厚重、章法布局。本书图文并茂,浅显易懂,方便学生参照例字临写练习,并逐渐过渡到创作训练,使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特征和规律,掌握书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使汉字书写达到规范化,练就一手过硬的楷书基本功和较强的行书书写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书写能力。 《三笔字书写技能教程(毛笔篇)》适合作为书法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对书法感兴趣的读者参考学习。
现代印刷技术 发达,其印制法帖逼真之程度,远过古人双钩填墨及汇刻。而且,基于原碑帖的放大与缩小, 可 地展现书作的精神风采。这是极方便于书法学习的。鉴于此,本社选编了这套书法经典放大丛帖。所选法帖多是原文字较小者,因而“放大”也就具有了价值。这些碑帖都是佳作杰构,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说:“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本套丛帖字数远非“古刻数行”可比。放大本不仅追求原色,而且尽量做到保持原帖的点画、字形、行气、章法之“真貌”,使原作由于字“小”而不易见的韵致得以充分展现。如此既利于了学习,也增强了欣赏的多元性。 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著出版的这本《褚遂良雁塔圣教序(3)》介绍了,褚遂良,字登善。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太宗时,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中书令。贞观二十三年( 九
贺华主编的《三笔字书写技能教程(毛笔篇)》分为9章,内容包括绪论、书体简介、文房四宝简介、临帖方法、笔法、楷书——方正楷模、行书——行云流水、隶书——沧桑厚重、章法布局。本书图文并茂,浅显易懂,方便学生参照例字临写练习,并逐渐过渡到创作训练,使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特征和规律,掌握书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使汉字书写达到规范化,练就一手过硬的楷书基本功和较强的行书书写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书写能力。 《三笔字书写技能教程(毛笔篇)》适合作为书法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对书法感兴趣的读者参考学习。
《书谱》,纸本墨迹、小草长卷,书写于唐垂拱三年(687),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该卷首题曰“《书谱》卷上”,文中亦称“撰为六篇,分成两卷”,宋《宣和书谱》亦有记载唐孙过庭:“今御府所藏草书三:《书谱序》上下二,《千文》。”究竟该卷《书谱》仅是上卷,还是在流传中经割裱、合装后的上下卷全部?或者本来就是孙过庭未写完的残稿?今已无从考证。不过,从现有的文字来看,其内容完整,论述精辟,堪称古代书论之经典。该卷草书用笔遒劲、笔法精熟,墨色变化妙趣横生,结体优美,不失法度,通篇起承转合和谐完美,更是后世草书取法之典范。
暂无内容简介。。。。。。
《王羲之十七帖》由上海书画出版社编
《书谱》,纸本墨迹、小草长卷,书写于唐垂拱三年(687),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该卷首题曰“《书谱》卷上”,文中亦称“撰为六篇,分成两卷”,宋《宣和书谱》亦有记载唐孙过庭:“今御府所藏草书三:《书谱序》上下二,《千文》。”究竟该卷《书谱》仅是上卷,还是在流传中经割裱、合装后的上下卷全部?或者本来就是孙过庭未写完的残稿?今已无从考证。不过,从现有的文字来看,其内容完整,论述精辟,堪称古代书论之经典。该卷草书用笔遒劲、笔法精熟,墨色变化妙趣横生,结体优美,不失法度,通篇起承转合和谐完美,更是后世草书取法之典范。
《元·赵孟頫小楷三种》介绍了,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优选,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赵孟頫是一代书画大家,经历了矛盾复杂而荣华尴尬的一生。他作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对此,史书上留下诸多争议。“薄其人遂薄其书”,贬低赵孟頫的书风,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赵孟頫的为人。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优选,开创元代新画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