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照经典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经过反复斟酌,有选择性的收录了自东汉至清代的经典书法理论,共计三十六篇。体例上包括功用地位、本质特征、技法原理、创作规律、个性风格、审美追求、批评鉴赏以及学书方法等,重点是对这些书法理论进行释读,使高阶的书法爱好者便于阅读和理解,使书法专业本科学生便于自学。
《醉翁亭记》宋元佑六年(一○九一)农历十一月刻于安徽滁州,欧阳修撰,苏轼正书,原石宋时已毁。明嘉靖间有重刻(四面碑),今在滁州全椒县琅琊山。刻石原作乃欧阳修创作的一篇著名散文。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四季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起游赏宴饮的乐趣。 此册有张延礼(丹斧)、龚心铭、方若(药雨)、郑孝胥(苏龛)等一众名家题签或题跋。册中还钤有东坡 雪浪斋 玉印一方,此印旧经高凤翰(南阜)、陈介祺(簠斋)递藏,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归龚心钊。龚氏喜收古印,上海图书馆藏明初拓本《颜家庙碑》中,亦钤有龚氏收藏 真卿 二字铜印。册后有龚心钊二十一岁、二十七岁小照各一张,照片下方均有龚心钊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题记。 本次出版选用上海图书馆龚
为了保存这些警世启人的禅语,供有缘人分享,作者不揣浅陋,将所收集的禅语以书法的形式结集出版。本书的出版,希望能给书法家提供禅语的内容,也希望能给初学者以书法线条和章法的借鉴与参考。出于后者考虑,在编写本书过程中,有些含有相同文字的句子,作了适当删除,即便如此,仍有些字句使用频率很高,而且很难避免雷同,如佛、法、禅、和、福等。此外,生活中一些吉祥用语,因其蕴涵了禅理也适当加以收录。本书之所以选四言禅语,是因为作者感到对学书法而言,四言句子通俗易记,对背临的帮助很大;而背临又是学习书法,成效快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