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有:古玺印研究、古代书画印鉴、篆刻编、待时轩印存、古玺印考略、增订汉印文字征、古玺文编、古玺汇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青铜器研究、青铜器纹饰铭文辑录等。
中国古代印学理论尽管繁复杂芜,仍不失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结构复杂、彼此紧密关联的框架体系。沿着这一思路,本书从不同侧面,对七百余年的印学理论加以全面梳理,做多层次、多视角之考察析说,最终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印学理论体系。同时,本书自始至终关注印论产生和发展的源泉,指出印论的兴起具有显著的“后起性”。由于印论的晚出,其发生的机缘不像更古老的书画艺术那样单纯,而具有明显的“依附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本书亦提出“惯性牵引效应”理论,对宏观把控印学理论、微观解析印学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
陈巨来,号塙斋,别署安持,书斋名为安持精舍,浙江平湖人,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印坛金石大师,被称为“刻印醇厚,元朱文为近代”。陈巨来平生刻印约三万方,全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都请他刻制元朱文考藏印和收藏印,张大千、吴湖帆、溥心畬、叶恭绰、江寒汀等大师及当时社会名流的印章,亦均喜出自其手。本书收录陈巨来印作近六百方,分“安持精舍印作”、“陈巨来自用印”、“七十以后印作”、“盍斋藏印选”四部分编排,是目前为止收陈巨来印作多的印谱,其中不少作品为首次公开出版,弥足珍贵。书中同时附有《安持精舍印话》原稿、陈巨来艺术年表等,是研究陈巨来篆刻艺术的重要资料。
《中国篆刻聚珍第三辑》是“中国篆刻聚珍”系列丛书里的最后一辑,共包含六种,即《楷书印》《封泥》《图形印》《鸟虫印》《玉印》《瓷印》,主要收集以专题印为题材的印章,汇编成书。所选印章皆是该专题范围内的经典作品,读者据此可以了解该专题范围内印章的大致情况,同时也可以作为学习的范本来使用。整个《中国篆刻聚珍》丛书定位于篆刻学习临摹,创作借鉴、印史研究和教学参考,满足篆刻爱好者、创作者临摹鉴赏和教学研究之需,成为学习、了解、研究印史的合理范本。
吴隐(石潜)约于清光绪三十年(一九〇四)钤拓而成,共计录印一百九十九方,边款八十六则,为近代拓存吴让之印蜕*多,钤盖*精本。 吴让之是继邓石如之后 皖派 篆刻走向成熟的标志者,亦为 皖派 集大成者,位列 晚清篆刻四大家 之首。吴让之毕生治印万计,然常见代表佳作仅百余方,是谱汇辑吴氏晚年力作近百方,足可窥一斑而知全豹,欲知 皖派 篆刻精髓此谱堪称完备。 吴隐为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善篆刻,精于玺印篆刻鉴藏,长期从事印谱编辑钤拓,故其钤拓印谱能够完满表现作品的面貌。 全谱使用连史纸铅印墨框,上等硃磦印泥钤盖,印蜕堆朱厚实,字口清晰、綫条劲挺,色彩靓丽,精神倍显;边款墨拓极精,刀痕毕现,为原钤印谱之佳作。
“云峰刻石”是由北魏时期的光州、青州刺史郑道昭,及北齐时期的光州刺史郑述祖父子二人主持镌刻而成,包括著名的《郑文公上下碑》《天柱山铭》等作品,分布在山东半岛的云峰山、天柱山、大基山、玲珑山上,是我国北魏时期摩崖刻石书法的重要代表。自宋代开始,学者已经开始研究“云峰刻石”,但是前人限于条件,研究并不全面。作者赖非是研究齐鲁地区摩崖刻石的专业学者,多年来一直从事田野考察的实地考古研究,加上本人亦擅书法,因此其研究是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云峰刻石》一书,正是赖非当年参与由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组织的田野考察工作队,对“云峰刻石”进行为期一年多的实地考古调查,再经后续十几年的研究增补后,所得的研究成果。书中确认包含在“云峰刻石”之内的作品一共是49件,除了文字的释读工作之外,还对这些作
《晚清四大家印谱》为方约(节庵)20世纪50年代编辑吴让之、赵之谦、胡匊邻、吴昌硕四家刻印而成。其中吴让之师慎轩印稿122方、赵之谦苦兼室印賸70方、胡匊邻晚翠亭印辑102方、吴昌硕削觚庐印选102方,且多为四家代表之作。是谱钤盖精良,笔画传神,边款拓墨均匀,字口清晰,为不可多得之珍本佳谱。
《古刻新韵·典藏》系列,为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古刻新韵”系列图书首发十周年纪念版。本套“典藏”包含:《尔雅音图》《梅花喜神谱》《茶具图赞》《营造法式》《宣德彝器图谱》《园冶》《离骚图》《琴学入门》《古玉图考》,共计九种十册。丛书精选宋元明清内容经典、版本精良、画面美观的版画精品呈现给读者,以小精装、珍赏版的形式展现版画之美,在数字读图时代使读者感受“中国式图像”的神韵与魅力。
《金石字典》是一部较为权威的金石篆刻工具图书,以许慎《说文解字》收录的九千三百余字为基本字,汇集自殷商至秦汉时期的甲骨文、钟鼎文、刻石以及秦砖、古陶、古玺、古币、古兵器之铭文,每字均注明出处或器物名称,所收例字之全,注释之细,在同类图书中实属少见。其检索、查阅之法,采众家之长,按《康熙字典》之部首次序分类,并引入现代检索方式,以笔画多寡编出检字总目。其书结构科学、分类精确,实为金石篆刻的《金石字典》於一九八二年台湾维新书局初版後,於一九九五年由中国书店再版。二十年後,汤成沅先生後人遵其遗愿三次出版。
全书编排体例清晰,书前有吴颐人对于钱瘦铁篆刻艺术的概述。书中篆刻分为有纪年作品和无纪年作品两部分,有纪年作品按照作品创作时间顺序编排作品顺序,无纪年作品按照艺术风格编排,著录作品和边款释文,作品尺寸、创作时间。书末编写钱瘦铁的篆刻艺术年表和文献著录。本书为研究、学习钱瘦铁篆刻艺术的学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丰富和权威的*手资料。
《中华匠心》是在弘扬中华 传统和大国工匠的文化背景下,推出的 书法家孙晓云书写文化经典的又一部新作。 中华百工,彪炳史册,时代呼唤,大国工匠,既是渊久的历史追忆,也是新生代的精神感召。在曲折的历史长河中,这种匠人精神有遮蔽,有传统,也有新义。《中华匠心》这本书从名匠、佳制、 技、初心、文萃五个方面辑录、筛选文采优美并有时代意义的古文,共四十五篇精彩短文,分列于五个篇章,寄托于中华文明的技艺传统、中华匠心,寄托于中华文明的技艺传统、彰显了以“人”为本的历史创造、昭示了有关道与技的文化思考。百工之技,本于匠心,匠心独运,美哉中华。 本书借 书法家孙晓云之笔,以俊逸疏朗的行书书法为载体,用传统文献美文加注解的方式呈现,传承万古不朽的中华工匠记忆和工匠精神。百工之技,本于匠心,书法本身
本书为“丛翠堂藏四家印”丛书之《赵之谦卷》,收录君匋艺术院所藏清代 书画篆刻家赵之谦原石印章100余方高清照片, 展示印面、边款、印钮等,为读者呈现 贴近原石的图片资料,并附以释文及相关学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