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之一,共 1 卷, 5000 余字。历来弘传甚盛,为 佛教各宗派尤其是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本书收录历代 15 位 名家《金刚经》书法力作,书风各异,精彩分呈,为广大学书人、学佛人提供一部可临摹抄诵、欣赏研究的完美典籍。 《金刚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之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译出,共1卷,5000余字。由于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篇幅适中,不过于浩瀚,也不失之简略,故历来弘传甚盛,特别为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 本系列字帖共精选历代书家所写《金刚经》墨迹、刻帖近共14件长卷。包括王羲之、柳公权、张即之、苏轼、黄庭坚、赵孟頫、董其昌、文徵明、傅山、雍正、弘一法师、金农诸家力作,同时收录泰山经石峪摩崖石刻作品
《康有为眼中的中国书法史》,近代书法论著,影响中国书法史一代书风,中国书法的美学解读与大成之作。是晚清以来zui重要的书法专著,曾影响了整整一代书风。从问世的那一年起,它就受到了国内外各方面人士的注意。从思想性上说,《康有为眼中的中国书法史》也表现了康有为抛弃陈习、另辟蹊径的进取精神。该书除原有内容外,配有130幅书法碑帖图片,160个完整注释详细讲解。 全书六卷二十章,叙目一篇,各章之间的联系,大致说来,卷一、卷二是讲书体源流的,卷三卷四是评论碑品的,卷五卷六是讲用笔技巧、书学经验和各种书体的书写要求的,全书的涉及面很广,对书法艺术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论述或评价。
《郁氏书画题跋记》十二卷、《续书画题跋记》十二卷,明郁逢庆撰。收入自唐至明法书名画500余件,记其材质、装帧、题跋、印识及藏品流转等。题跋包括创作者本人题跋以及藏家、观赏者题跋。后者每每叙其掌故,详其递藏,鉴别真赝,品评高下,为后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书画史料,对今人研究和鉴赏古代书画甚有裨益。此次整理,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上海图书馆藏4种清抄本以及风雨楼丛书本等,并参校以《珊瑚木难》、《珊瑚网》、《式古堂书画汇考》等,讹误均予订正,并出校勘记;异文有可取者,酌情出校。
柯国富、华骏铭编著的《王福庵隶书千字文入门》从横、竖、撇、点、折等基本笔画和部分偏旁部首入手,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书法名家王福庵的字体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为了方便读者临摹,尽可能地选用原帖中清晰、美观、易认的字,并将其放大、归类。习字者只要认真地按照隶书《千字文》的训练方法进行强化训练,书写水平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本帖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能成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的良师益友。
本画册是精选文徵明脍炙人口、市面罕见的经典山水、人物作品,为求再现完整原作风貌,拼接成巨幅条幅,让读者更清晰地领略文徵明绘画艺术的精妙。画册中图片精美,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运笔用墨的精妙、婉转,填补了文徵明市面高清绘画作品的空白。
周恩来的题词大量散见于党的历史文献中,也有一些刊载于历年出版的书刊杂志和报章中,还有一些则散见于历史见证人的回忆文字中。《周恩来题词集锦》将这些题词汇集成册、出版发行,充分显示了周恩来题词弥足珍贵的特殊价值。首先是它的历史文献价值。收入其中的每一幅题词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历史故事,这对于周恩来生平思想的研究,又拓展了一个新的视角,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其次是它的文学与书法艺术价值。《周恩来题词集锦》不仅文辞优美,而且有相当部分是手迹。仔细研读这些题词,不仅能使人领略周恩来那华丽的文采,还可以从周恩来严谨、端庄、厚重、秀雅的字体中,感受到其书法艺术之美。同时还可以了解周恩来的书法从临摹起步到日臻的演进过程。可以说,周恩来的题词是人们鉴赏和研究周恩来文学与书法艺术不可或缺的手
怀素《苦笋帖》,绢本墨迹,两行十四字。书法俊健,墨彩如新,直逼二王书风,是怀素传世书迹中的精彩之笔。清吴其贞《书画记》评:"书法秀健,结构舒畅,为素师超妙入神之书。"论书帖前有宋徽宗赵佶金书签题《唐僧怀素行书论书帖》,帖后有乾隆皇帝行书释文,赵孟頫、项元汴等人题跋。 卷中钤有“宣和”、“政和”、“绍兴”、“秋壑图书”、“内府图书之印”、“项子京家珍藏”、“旷奄”、“乾隆”、“嘉庆”、“宣统御鉴之宝”等鉴藏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