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美术工作室—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工作室卷》在编至卷尾时,我们感到仍是那样不尽完整,由于编辑时间短,工作涵盖面大,相信肯定会在甄集中出现挂一漏万的现象,亦由于工作室经历了特殊的历史时期,许多珍贵的图片资料难以一一列出,希望读者予了谅解。本书通过文字与图片的汇编,基本勾画出书法工作室产生和发展的演变过程,我们在“历史沿革”中已作了简述,介绍了工作室一贯的教学体系和老一辈艺术教育家们把握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脉络,从书画艺术的本质出发,既让书法作为绘画的基础教学课程,又强调其独立的审美教育体系——这一点实在是意义深远。尽管经历了历史的创伤,但他们的教学思想还是为今天的学子们视为传家法宝而颠扑不破。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主要是在书法教育、书法创作方面进行了梳理,而在其他方面未能作
本书由书法家房弘毅编写,是对古今十多位书法家临写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的集成,其中有代表性的古代书法家有董其昌、黄自元、姚孟起、王仁堪、林则徐等人,今人书家有:胡汝霖。启功、邓散木、康雍、胡问遂等人。他们所书临本在欧阳询刚劲婉润的基础上融入了个人的理解,可谓各有千秋。该书对广大书法爱好者临摹和学习《九成宫醴泉铭》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丛书坚持学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以印学史框架为学术支撑,以历代玺印篆刻遗存及印学文献为基础,荟萃印学史专家、古文字学专家、篆刻创作家的综合视野,紧贴篆刻研习规律,遴选最能够体现各个时代、各种形制和各个名家流派风格的典型作品,呈现中国玺印篆刻艺术精华。 丛书分三辑,辑玺印史系列,第二辑名家流派篆刻系列,第三辑专题印系列,三辑总计约五十卷。每卷由三部分组成,部分本卷概述,第二部分印蜕及释文,第三部分相关史料文献,其中第二部分编排以从易到难的临习鉴赏进阶安排,兼顾类型特征和审美倾向。 此次批推出玺印史系列七种,后续品种近期推出。
《历代篆刻风格赏评》介绍了从古至今的书法艺术成就以及篆刻风格的鉴赏与评析,为读者呈现了较丰富的内容提要,介绍多种篆刻艺术的原理,兵器每章节后面均有思考题与作业,是比较实用的书法教材。从而更多的了解书法的艺术蕴奥,以它为入门作向导,走向书法的专业水平。
章草辨异字典,ISBN:9787102035000,作者:杜维钧、杜金锋
《张玄墓志》全称《魏故南阳张玄墓志铭》,清代因避清圣祖玄烨之讳而改称穴张黑女墓志移。刻于北魏普泰元年(五三一)十月,正书,二十行,满行二十字。原石久佚不存。清道光年间何绍基于山东发现此碑装裱本而闻世,此拓本共十二页,每页四行,满行八字,因海内孤本,故极为珍贵,今藏上海博物馆。 《张玄墓志》书法精美,刻工亦佳。用笔讲究中锋、侧锋的运用,注意藏锋、露锋的变化,体现含蓄而不外露的笔意;结体呈横势,单字结构宽绰,有隶书结体的扁方之意;章法布局整齐,字距稍大,行距稍小,但最后几行中出现错落的形态,貌似行书章法,又为整篇添了几分光彩及灵动之气。何绍基评之曰:『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道厚精古,未有可比肩穴黑女锣者。』
《三笔三迹》是“日本书法经典名帖”中的一册,主要收入了日本古代书法家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等人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字形流畅优美,充分显示了书法家所具有的深厚的书法造诣。该书印刷精美,较好地再现了作品,不仅有助于人们对古代日本书法的特色有一个了解,同时亦可作为临帖使用。
颜真卿的行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他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在王派之后为行草书开一生面。《历代名家碑帖临习·颜真卿行书临习:》是颜真卿行书经典作品,以供人们欣赏和临习。
《多宝塔碑》曾经清代名人王虚舟题额,由清代学者钱大昕、姚鼐等人题跋,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此碑于唐代天宝十一年为千福寺和尚费全立,岑勋撰文,颜真卿书,史华刻石。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玄宗开元进士,曾为平原太守,后封鲁郡公,因此有“颜平原”、“颜鲁公”之称。他精于书法,师承褚遂良、张旭,而自成一代宗师。此碑高二点六三米,宽一点四米,碑文三十四行,满行六十六字。颜真卿四十四岁时书写此碑,其时书家正值壮年。此碑书法整密匀稳,秀媚多姿,是学颜体字的重要范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