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体书法自18世纪被英国的书法大师发展以来,一直因其流畅和优美而广受推崇,是社交书信、请柬和其他优雅交流中*受欢迎的书写风格。本书作者,一位享有盛名的书法教师,将提供全面而又循序渐进的指导。在对圆体字短暂而又迷人的历史作一番介绍后,作者即开始深入地讲解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的书写。每个字母都拆成各个笔画进行演示,讲解清晰透彻。读者还将读到关于彩色书写、正确用纸以及学习如何修版、改正与剪裁的详细介绍。此外,作者还展示如何用圆体字来写简单的段落和简短的语录或诗歌,解释信封、名片和请柬等商业用途的圆体字书写。
本书是对日本书法艺术的研究和思考,全书分成 东瀛书论 日本书法史 日本篆刻史、书法理论史和书法教育史 三编,从日本书法史、日本篆刻史、日本书法理论史、日本书法教育等方面,详细阐述日本书法的发展过程,不仅详述古代日本书法,更涉及近现代日本书法发展的多方面,是了解日本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撰,是汉魏至唐代通用的童蒙识字课本。因首句为“急就奇觚与众异”,故取前二字以名篇。历史上曾有很多书法家书写过《宋克急就章卷》,最著名的是传为三国吴皇象所书者,是公认的章草范本,后世如元代赵孟烦、明代宋克均有临本传世,其中尤以宋克所临者最称精妙。此卷即为宋克于洪武三年(一三七○)所临写,纸本,纵二十点四厘米,横三百四十三点八厘米,一百六十行,两千余字。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宋克急就章卷》存世有多本,此卷是他四十四岁时的得意之作,虽为临作,但与皇象《宋克急就章卷》的质朴凝重不同,显得潇洒流便。此卷点画瘦劲挺拔,节奏活泼奔放,气息清新典雅,较之赵孟烦、邓文原等书家所写的《宋克急就章卷》更显生动精彩,富有感染力,令人耳目一新。 今以此卷墨迹影印出版,以飨广大书法
本书以明末清初社会变革为研究篆刻艺术风格发展的出发点,探讨在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审美变革下的明末清初篆刻艺术发展、繁荣的根本原因。对学界一直以来忽略的,明末清初印人以“杂体篆”入印现象进行系统和深入的考察与整理,同时对历来杂体篆的发展和改变,进行有条理的分析和整理;并通过印章中的“杂体篆”印对明末清初之时杂体篆的具体形态进行考察。对明末清初之时印人名望和地位的获得进行分析,研究官员、名士的推荐和赞誉对印人名望和地位的获得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明末清初印坛“复古”和“创新”理念进行剖析,考察社会变革在“复古”和“创新”理论演变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对“复古”和“创新”理念出现的必然性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