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芦苇和王天兵的四次谈话,将芦苇的成长经历与电影编剧技巧的讲解融为一体,既有普适的编剧法则又有实战教训,还有对电影经典的案例分析,除了深入探讨类型与艺术关系之外,还有芦苇对自己职业生涯重要作品的技巧分析,包括《秦颂》《霸王别姬》《活着》《李自成》《等待》《杜月笙》《白鹿原》《图雅的婚事》等。谈话内容实在具体,又有可操作性,可以当成一部编剧教程。作为创作示范,书中还附有芦苇从未发表的电影剧本《赤壁》全文。 一个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普通中国人,既没有世家出身,也没有专业学历,他是怎样成长为一个*的电影编剧的?通读后,读者会得到答案,而且会发现创作可教、创作可学,也许还会跃跃欲试,有信心完成一部电影剧本。
本书收录了毛尖近二十年来评述中国电视剧以及国外电视剧的88篇文章,表达了期待能有更多好作品、好导演、好剧集来记载和传达中国人的生活与情感。书名 凛冬将至 出自作者所钟爱的热门美剧《权力的游戏》,对《庆余年》《长安十二时辰》《琅琊榜》《甄嬛传》《都挺好》《24小时》《唐顿庄园》《神探夏洛克》《国土安全》《纸牌屋》等热点剧集的评价别具匠心,妙语连珠。 这部带有历史轮廓的笔记,记述的正是二十年来中国普通人的烟火人生和精神脉动。毛尖的文字,嬉笑怒骂、挥洒自如,字里行间都折射出了普通中国人的生活记忆、情感记忆和历史记忆。
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 是一个致力促进当代艺术史研究的开放性项目,2015年的年度讲座的题目为 影像、历史、诗歌:关于爱森斯坦的三场视觉艺术讲座 。迪迪-于贝尔曼围绕著名导演爱森斯坦的电影《战舰波将金号》展开,讲解影像的视觉结构如何创造出连贯的历史图景,又如何通过诗歌式的建构表现出来。 首讲从影片的纪实和抒情双重特质切入,追溯爱森斯坦的理论源头;第二讲关注影片的主要形式技巧, 蒙太奇 与特写;第三讲分析爱森斯坦电影的诗性结构及其营造出的史诗 氛围 。 讲座详细分析电影中的哀悼场景,以及由这种悲怆的塑造而为影片带来的心理意义上超乎寻常的强度,重新阐释在当下或被理论界摒弃、或被商业简单消费的 悲怆 和 感性 的意义,引导出对影像和时间之间多重关系的思考。
嗨,各位影迷,准备好让你的电影知识焕发新的光芒了吗?这本书将带你踏上一场关于电影的奇妙之旅! 本书将带你一次性了解影史上各种有趣又硬核的故事。全书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 电影硬知识 ,介绍 黑色电影 电影剪辑权 音乐剧电影 歌舞片 等概念,盘点影史上由多位导演共同执导的影片,梳理英雄电影的剧本套路等;第二部分为 电影冷知识 ,盘点只有一个镜头的电影、只有一部佳作的导演,介绍了电影中广告的发展史、电影配乐相关的知识等;第三部分为 电影趣知识 ,盘点影史上知名的三部曲系列电影,介绍硬科幻与软科幻电影的区别、爆笑的电影译名等知识。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生动有趣,适合广大影迷阅读。
本书主要立足于导演 作者论 ,通过分析研究1980年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华人导演,阐释电影艺术与商业、作者与类型之间的共融关系;从电影艺术、电影文化、电影生态多个维度分析这些导演 作者意识 的形成与突围,以及导演创作的个人化倾向在促进中国本土电影走向世界过程中的突出贡献。通过比较华人导演独特的叙事理念和创作方法,廓清中国电影各个时期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从电影创作的角度出发,针对当下中国电影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方法和对策,从而促进中国电影工业的良性发展。
《媒介转向:文学改编影视研究》是一本对文学作品改编影视作品的相关研究进行汇总、评析的专著。全书分为 时代回响 与 实践回声 两大板块,以百年中国文学影视改编理论为重要抓手,从多维度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清晰地概述了改编研究的历史和理论,还以具体案例分析的方式,提供了重要的改编实践与批评。文学不仅以其丰富的经验为影视叙事提供了多种可能,并且以其悠久的传统为影视发展提供了丰盈的意义土壤。本书讨论了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纯文学影视改编、视听媒介与印刷媒介的融合等多种改编方式,使读者能够在同一文本中进行改编类型的多种比较。
本书是由上海大学电影学院影视艺术系主任曲春景教授主编的 中国电影批评思潮史 丛书的第一卷,内容主要论述19世纪末随着电影的发明及传入中国以来到30年代初,伴随着近代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电影批评思潮。 19世纪后半叶的中国内忧外患,文化事业,包括文学、电影等领域,通常的主题都离不开反帝反侵略的民族解放和反古反封建的思想革新主题。近代中国的电影事业发展以及电影批评、文化评论的伴生发展都紧密围绕着这一时代大背景而展开。随着西学东渐、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历史事件的发生,作者在文中对1890年代以来的近代中国电影批评思潮作了细致而缜密的梳理,既有民间组织、学生社团等发起的相关影社、杂志等对电影批评的影响,也有官方对电影的审查管控等路径的叙述,有对电影这一发轫于欧洲
本书主要论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到 文革 结束之后,20世纪进入80年代前,意识形态规训下的电影批评。本时期的中国电影批评整体上呈现为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组成部分。其政治权力对电影批评的强力介入,表现出极为鲜明的意识形态规训特性。同时,此阶段中国电影批评的基本形态与当时的冷战政治格局、执政党争取文化领导权的 革命后 语境的形成相关。随着政治语境的不断 左 倾,电影批评和电影创作均以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政治主张为唯一标准。本书从电影论争和电影批判的维度对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的中国电影批评思潮进行集中论述。
《什么是电影叙事学》是法国和加拿大著名的电影理论学家所著的有关电影叙事理论的著作。 《什么是电影叙事学》论述清晰、深入浅出,是电影叙事理论研究的入门著作,主要阐述了电影与叙事、陈述和叙述、词语和画面、电影叙事的空间、叙事的时间性与电影、视点等六部分的内容。既关注电影语言的特殊性,又关注为分析电影叙事提供所需工具的必要性,在运用热奈特创建的主要叙事范畴(时间、叙述、视点)时,加入了文学叙事学未探讨的一些特殊问题,例如有关画面/声音的关系、有关电影的空问。影片由于表现材料的多样化,比小说具有更多的复杂性,因而,《什么是电影叙事学》不是将文学叙事学简单地用于电影。大多数概念根据电影符号学的观点重新作了思考。 《什么是电影叙事学》能够对国内电影叙事学的发展有提供帮助。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文艺作品要讲好故事。 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讲好故事?故事本来都是很好的,有的变成文艺作品以后,却失去了生命力。 近些年来, 纪录片也要讲故事 这一创作观念已经普遍被认可,但是, 纪录片如何讲故事 的理论著述却相对较少。本书主要从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类型化叙事、 离题 创作、中外合拍纪录片四个维度展开探讨,以期对相关实践创作给予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20世纪艺术样式中发展*快的,大约要数剛刚诞生的电影和电视,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影视艺术。与影视艺术迅猛发展相适应,影视教育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正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为影视专业教学设计的一套系统教材。 艺术陪伴人类度过*初的蛮荒岁月,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和灵魂栖所。它是人们美的理想的凝聚与自由的象征。艺术属于大众,属于社会的每一个人。艺术来自于民间,也生长在民间,它的*使命在于为大众服役。 影视艺术是*年轻的艺术样式,它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成为传播*广泛的一种现代艺术媒介。没有电的发明,没有光波、声波技术的发展,影视艺术也就无从谈起。同时,影视艺术也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它的发展离不开工业体制的运转。因此,它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古老艺术样式的新型艺术。学习影视
作为日本电影巨星,仲代达矢九十高龄仍活跃在电影界与戏剧舞台。他无比丰厚的从影经历也是日本电影史的宝贵财富。 在日本电影的黄金期(1960年代)仲代达矢与黑泽明、成濑巳喜男、小林正树、五社英雄、冈本喜八等著名导演合作无间,共同铸就了无数经典电影,他与三船敏郎、高峰秀子、原节子、胜新太郎等传说中的演员共同工作的经历也是独一无二,由此堪称电影史的活证人。 本书是他晚年接受电影史研究学者春日太一访问的精华,他把自己的片场经历,各个名导、名演员的接触印象娓娓道来,是引人入胜的回忆文字。
本书在对电影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的全面思考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深入分析众多案例来揭示 同一个电影 美国电影。作者深入而细致地分析了美国电影如何呈现美国的意识形态。本书选取了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并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揭示了意识形态对好莱坞电影文本的强有力的影响。虽然意识形态问题与电影的品位无关,却关乎政治,作者选择将好莱坞电影与美国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目的并不是要将某些流行影片妖魔化,而是旨在呈现这些流行文化产品的复杂性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话语。
《文华影韵:影视文学改编现场》集中展示了百年影视文学改编现场的案例研究。全书以 文影互通 媒介融合 改编现场 三部分组成,以个例研究的方式对影视改编具体进行分析,探讨影视文学的改编。影视不仅能够通过视听为大众提供审美娱乐体验,再现生活艺术之美,更能够广泛反映时代民心,表达时代精神。而文学改编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影视故事的叙事来源。那些拥有丰富的人物性格、浓郁的地域色彩、曲折饱满的故事情节的文学故事能够为影视改编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文学改编影视仍然是值得人们不断去探索的艺术道路。
本书主要用互文性、叙事学理论对新时期以来的小说改编为电影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集中对小说改编电影问题的研究是当下学术界极少涉及的,要厘清小说改编电影存在的叙事困境,必须要关照小说和电影两方面,既要重视共性方面的比较,也要重视两种不同媒介的个性差异,全书既有对小说文本本身在主题思想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也用电影学相关理论对改编电影本身进行相对细致和深入的分析,宏观上涉及内容、形式、问题成因和解决途径三个板块,具体从主题、人物、故事、叙事策略、细节设置、情节衔接等方面切入,直至找出问题的成因和解决途径,本书旨在通过小说改编电影时叙事的困境和存在问题的研究,以期能为以后的电影改编和电影研究提供借鉴。
2017年度北京市*科研计划项目 互联网 时代视听新媒体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 结项成果。全书以 互联网 为时代背景,以北京电影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下设的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视听新媒体专业建设与专业发展为介质,内容涵盖视听新媒体基础理论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传-受关系转向、具体视听新媒体内容制作(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综艺、短视频等)步骤与要点等,结合诸多现实热议话题和案例,采用通俗易懂的教材式阐述,将学理与业态发展结合,突显该学科发展的交叉性与跨学科属性,及其区别度和特质。本书是具有北京电影学院视听新媒体专业特色的基础理论教材,弥补了该领域教材的缺失。本书目标读者主要是视听新媒体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相关行业从业者、想要从事该行业的相关人员等。
本专著从 迷影 、 先锋 、 好莱坞 三方面考察了电影理论与电影实践的互动,从 迷影 电影理论、先锋电影理论及好莱坞经典电影理论的视角研究了电影实践中的一些热点话题。笔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理论的书写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又充满让人兴奋的机遇。本专著从形而上的纯学术研究出发,考察了科学技术的革新、观众审美情趣的改变以及女性观众的崛起等给电影理论带来的挑战。 本书在考察当前电影美学的一些热点话题时,作者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作者提出:电影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仍然是一个被人忽略的研究领域,作者借鉴大卫 波德维尔、汤姆 冈宁等当代美国电影学者的理论,研究了学术界的一些热点话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本教材为修订版,大量吸收近年来国内外美学理论的新成果,兼顾学术前沿性与教学实用性,留有相当的余地以供任课老师发挥和学生思考,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可作为戏剧与影视学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使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