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京剧(含昆曲)脸谱概述、脸谱图例、经典论述三类内容构成。概述脸谱源流及演变、功能、分类等后,依净、生、旦、丑顺序展示手绘名家脸谱,略加说明,而以翁偶虹、刘曾复、梅兰芳等讲解、阐释脸谱的经典文字连缀其间。京剧脸谱是京剧艺术重要组成部分,一端连接着古典文学对历史或传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一端连接着表演艺术家对这些人物形象的理解及再创造;它既是一种传统,一种由一系列固定下来的符号构成的程式化艺术,却也是于细微处变化万千的,是特定表演者的个性化舞台实践。傅学斌先生《京剧脸谱》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既提供一般性常识,为“门外的”京剧爱好者指点出解读缤纷京剧脸谱的入口,而且从名家和流派的角度稍作展开,在同一人物不同脸谱间构建对比,顺带阐述了流派传承及特色、表演者个人风格等等内容,笔墨不
内容简介
京剧行头在处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时,既不奉行唯美主义,也不采用写实的表现手法,而是兼顾生活的真与形式的美,并以美为主导,可以说遵循的是一条尚美的原则。因此,任何以“写实”或“唯美”的眼光来审视京剧行头而得出的看法和做法都是值得商榷和未必妥当的,而“尚美”的原则却是必须尊重并加以弘扬的。
张国良、王欣编著的《邮戏三国》,是用戏剧及年画等集邮极限明信片,来描述当今舞台上还在演出的传统三国戏和新编三国故事,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叙说近现代有戏文的三国戏。这是一种艺术再创作,它在传统戏的基础上发展,区别于《三国志》《三国演义》,也区别于《宋元杂剧》《金院本》,通过推陈出新,给三国戏注入新的活力,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本书展现了京剧旦角化妆专业方面的技法与理论,对化装造型设计专业的教学建设与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戏曲人物造型专业的学术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教材的著者马静老师具有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与教学经验,在京剧化妆造型领域,特别是旦角化妆专业方面有突出的建树。教材也是马静老师多年艺术实践的全面总结,对京剧旦角化妆专业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本书介绍了较为常用的一些旦角发式及其梳挽步骤、技术技巧、注意事项,以及经常与之相配的女性角色的头饰,并配以实际图例,做了尽可能详细的操作说明,更具知识性和实用性。
无声不歌,无舞不美。京剧作为一种具有很好之美的艺术,几百年来专享一份热闹和绚丽,使几代中国人疯狂沉醉与痴迷。直到近代,这种传统艺术没落与疏远,令人怅然。这一本图文精美的有关京剧艺术的入门书,生动讲述京剧之美,拉近了普罗大众与京剧的距离。它将京剧艺术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图文生动活泼地展现出来,让接近不懂京剧的人也可以趣味盎然地读下去。作者娓娓道来:京剧为什么美?哪里美?怎样美?如何去欣赏它的美?作者将她对京剧的热爱与发现传递给大家,带领我们重回弦歌相伴的遥远岁月;几百多幅精美漫画新颖有趣,将京剧人物的穿衣打扮、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定格在很美的瞬间。
《京剧里的故事》是 儿童文学家周锐专门为中小学生创作的一套京剧故事书。这套读物集中国传统的戏剧艺术、绘画艺术和篆刻艺术于一体,将京剧这种含蓄和内敛的舞台艺术融入到戏画和故事当中。故事通俗易懂,语言幽默风趣,充分保留了京剧程式化表演和韵律化念白的韵味,图文相得益彰。 本书不仅以故事吸引孩子,每篇故事配一幅周锐老师亲自绘制的戏画、一方戏名印章和戏服道具等图片,将故事中 精彩的部分化为一幅幅鲜活灵动,具有京剧的图画,让孩子能在阅读精彩故事之际,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 书后还附赠京剧名家名段音频欣赏。生动传神的戏画,风趣幽默的文字,饱含京剧韵白的名家名段,从阅读、视觉和听觉上给孩子新鲜、有趣的新奇体验。
作者张再峰,为国家一级京胡演奏员,对京剧各行当演唱技巧研究颇深,尤其在气、声、字、腔四技上进行系统的归纳,使之规范法、程式法。经数年潜心香墨,将京剧演唱之法灌入《怎样唱好京剧》一书。全书共分四章:章《气——京剧演唱的气息运用》,第二章《声——京剧演唱的发声与共鸣》,第三章《字——京剧演唱的依字行腔》,第三章《腔——京剧唱腔的音乐特性与润腔技法》,为专业京剧演员和戏迷票友学习京剧,掌握演唱技巧,提供易读易懂的科学架构。
《京剧里的故事》是 儿童文学家周锐专门为中小学生创作的一套京剧故事书。这套读物集中国传统的戏剧艺术、绘画艺术和篆刻艺术于一体,将京剧这种含蓄和内敛的舞台艺术融入到戏画和故事当中。故事通俗易懂,语言幽默风趣,充分保留了京剧程式化表演和韵律化念白的韵味,图文相得益彰。 本书不仅以故事吸引孩子,每篇故事配一幅周锐老师亲自绘制的戏画、一方戏名印章和戏服道具等图片,将故事中 精彩的部分化为一幅幅鲜活灵动,具有京剧的图画,让孩子能在阅读精彩故事之际,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 书后还附赠京剧名家名段音频欣赏。生动传神的戏画,风趣幽默的文字,饱含京剧韵白的名家名段,从阅读、视觉和听觉上给孩子新鲜、有趣的新奇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