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教材?表演5-10级
    •   ( 74 条评论 )
    • 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委员会 /2022-01-04/ 岭南美术出版社
    • 本书是我国套为推广、普及粤剧教育而编写的粤剧考级教材,共分为1-10级,本书是1-4级。 教材本着 传承开拓 的宗旨,集结广东粤剧院多名粤剧艺术专家选取该剧种中有代表性的经典元素,结合戏曲的四功五法及多种粤剧艺术表演形式,从浅到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科学地进行编排。致力于推动粤剧普及、传承、发展和满足各界对粤剧学习的需求。通过规范合理地学习本系列考级教材,学生能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按照标准化的粤剧表演衡量系统及科学的粤剧学习计划,增强身体动作协调能力,提升艺术审美水平及德、才、礼兼备的综合素养;还能通过对粤剧的了解,接受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进一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使命,坚定文化自信。

    • ¥67.1 ¥78 折扣:8.6折
    • 黄梅戏经典唱段100首(金版)
    •   ( 467 条评论 )
    • 徐高生 /2014-10-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黄梅戏经典唱段100首(金版)》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黄梅戏经典唱段100首(金版)》由黄梅戏权威专家选编,从六十部优秀黄梅戏剧目中精选出100段经典唱段汇辑成册,分为 传统曲目 和 现代曲目 两大版块,是黄梅戏曲爱好者的大全宝典、戏剧票友的收藏珍版,又是专业人士教材,兼有实用性、欣赏性和保留价值。

    • ¥41.3 ¥48 折扣:8.6折
    • 昆曲牡丹亭全本(简谱版)——根据纳书楹版《牡丹亭全谱》译谱
    •   ( 827 条评论 )
    • (明)汤显祖 著,关德权 译谱、整理 /2010-10-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牡丹亭》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剧情梗概是: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儒生陈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手持一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沉浸在此梦中不能自拔,因为思虑过度,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下。其父杜宝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就是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

    • ¥53.2 ¥56 折扣:9.5折
    • 戏台上的中国
    •   ( 240 条评论 )
    • 廖奔廖琳达 /2022-04-01/ 大象出版社
    • 本书由戏剧史研究名家,文化学者廖奔先生带领我们从戏曲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艺术、舞台演出、戏台、演员生活、戏曲故事、名角、唱腔、行当、戏衣、脸谱、声腔剧种、乡音乡愁、世界传播、域外影响、艺术价值、生存现状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细致解读戏曲对人民生活中的深入影响、走向世界的脚步、面临的生存困境及出路。本书通过展现戏曲文化,追踪其源流、触扪其筋骨、探索其精神,力图调动人们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豪感。让读者感受到中华文脉在戏曲舞台上的延展。

    • ¥93.1 ¥98 折扣:9.5折
    • 牡丹情缘——白先勇的昆曲之旅
    •   ( 941 条评论 )
    • 白先勇 著 /2016-03-01/ 商务印书馆
    • 《牡丹情缘 白先勇的昆曲之旅》一书全面收录白先勇先生关于昆曲的随笔,以及与昆曲相关的精彩访问与对谈。自2004年起,白先勇策划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开始巡演,至2012年共演出200场,成为这一阶段著名的文化现象,有力推动了昆曲在中国社会以及欧美的传播。在这一期间,白先勇形成并表述了其独有的昆曲理念,不仅在众多访谈中披露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过程、深入的文化,还提出了 昆曲新美学 的概念。本书作为白先勇先生推广昆曲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全面展现了与昆曲的因缘与感想、收获与得失,以及制作青春版《牡丹亭》和新版《玉簪记》的心路历程

    • ¥110.1 ¥128 折扣:8.6折
    • 粤剧传统排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   ( 36 条评论 )
    • 杨迪 /2020-12-31/ 中山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研究粤剧 排场 的专著。 排场 作为一个戏剧术语,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一般包括戏剧场面、身份、演出场次安排、舞台调度等;粤剧排场指由演出各要素综合而成的戏剧段落,是可以在不同地方重复借鉴的程式套路的组合体。本书介绍了粤剧排场的概念、形态、表演特征、成因、教学传承、兴盛与衰落的历史,以及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 ¥68 ¥68 折扣:10折
    • 民国时期京剧名伶专集汇编(全4册)
    •   ( 3 条评论 )
    • 上海书店出版社 编 /2025-01-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民国时期出版了大量戏剧期刊,其中有一批著名表演艺人的专辑、特刊,多为当时大戏院出资创办,旨在宣传在戏院演出的名角和经典剧目。这些期刊图文并茂,印制精美,主要介绍艺人生平、对戏剧演出和演员艺术造诣的评价,还发表名家代表剧本和唱词,刊登艺人的日常生活照和舞台化装照。上海图书馆藏有民国时期京剧名伶专集、特刊共计三十余种,涉及有梅兰芳、马连良、程砚秋、荀慧生、周信芳、谭富英等二十多位京剧表演名家,这些刊物反映了近现代京剧的发展,京剧名伶的演出活动,尤其对今人认识和研究京剧有着独特的资料价值。上海书店出版社为推动学术发展,保护和传播稀见近现代史料文献,现以上海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京剧名伶专集、特刊为底本,编为《民国时期京剧名伶专集汇编》影印出版。

    • ¥3422.8 ¥3980 折扣:8.6折
    • 越音易通·越剧舞台念白
    •   ( 132 条评论 )
    • 钱丽文 /2022-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系统总结越剧舞台念白的专业新形态教材,汇集了越剧舞台优秀剧目念白选段,行当丰富,流派纷呈,且经越剧表演艺术家不断实践检验,已成经典,具有重要的实训价值与传承意义。 教材为立足于越剧语音的规范与教学实践的运用,着重强调越剧舞台语言表现能力的培养,一是越剧规范语音知识的应用;二是越剧舞台语言处理的能力。全书共分三个篇章,具体内容如下: 篇章:行当念白 (一)花旦念白;(二)小生念白 ;(三)老生念白 ; (四)老旦念白 ;(五)丑角念白。 第二篇章:行当对白 第三篇章:自学念白 本书着眼 互联网 背景,深化教材创新改革,着力打造戏曲新形态教材,将互联网及新媒体资源与戏曲教学有机融合,在内容上,每一段念白配有对应二维码,链接名家音频和视频示范,同时,图文并茂,强化可读性与可看性。

    • ¥46.7 ¥58 折扣:8.1折
    • 古典南戏研究
    •   ( 178 条评论 )
    • (日)田仲一成 著 /2012-1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古典南戏研究(乡村宗族市场之中的剧本变异)》以《琵琶记》与四大南戏(荆刘拜杀)以及南戏化的《西厢记》为对象,分析明清时期各地方剧本的文本流传、变异与社会性质。通过比对各地版本的唱词与宾白,可以发现吴本出现于明代前期,夹带方言,表现素朴,应是江南乡村演剧的古本;与此相反,南京或杭州刊行的京本是适用于宗族家堂演出的雅本;闽本处于从乡村到宗族的过渡阶段;徽本歌词保留了古本原貌,但增补大量通俗宾白,是供下层小民享用的市场俗本;弋阳本属于同类俗本,但稍微雅化,可说是江南普及本。《古典南戏研究(乡村宗族市场之中的剧本变异)》中总的来说,明代前期乡村戏台演出的古本发展到明代中期,以闽本为节点分化为两种,一是宗族家堂享用的高级京本,一是市场戏台演出的下级徽本,这反映出明代嘉靖以后的社会变革

    • ¥49.4 ¥52 折扣:9.5折
    • 昆曲大观·名家访谈:杭州 温州 郴州
    •   ( 118 条评论 )
    • 杨守松 /2017-05-17/ 作家出版社
    • 《昆曲大观 名家访谈:杭州 温州 郴州》为杭州、温州、郴州三地昆曲名家访谈录,采访对象涵盖汪世瑜、沈世华 、龚世葵、张世铮 、王奉梅、雷子文等二十多位昆曲名家、曲家、学者, 其中大部分是70岁以上的昆曲艺术家,大体按照生旦净末丑的顺序排列,采访内容涉及访谈者从艺经历、对昆曲的感想、昆曲的前尘往事,该书口述历史,如同昆曲活化石。

    • ¥57.6 ¥67 折扣:8.6折
    • 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粤剧
    •   ( 106 条评论 )
    • 罗铭恩 /2020-03-01/ 广东教育出版社
    • 粤剧这朵盛开在岭南的戏曲艺术奇葩,孕育生成于深厚的岭南文化土壤,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海外华人聚居之地。它是这一地区人民共有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道德标准,以及审美情趣的共同体现,有 南国红豆 的美誉。粤剧融八岭南文化的血脉之中,积累了宝贵的艺术财富,使这方水土更加绚丽多彩。

    • ¥30.8 ¥39 折扣:7.9折
    • 东风豫剧音乐研究
    •   ( 31 条评论 )
    • 刘江元 著 /2020-07-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本书是豫剧流派的关于音乐的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包含大量珍贵的唱段,并对唱段进行论证比较分析。豫剧北派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产生在河北邯郸东风剧团的一支豫剧流派。它是在毛、、郭沫若等党和人的直接关爱鼓舞下,在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陈素真等艺坛巨擘的亲切教诲指导下成长起来的。

    • ¥45.6 ¥48 折扣:9.5折
    • 黄梅戏源流考辨
    •   ( 3 条评论 )
    • 梅杰 /2025-03-01/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详细梳理了黄梅戏的历史脉络,强调其源于湖北黄梅,并通过丰富的史料和文献考证,阐明了黄梅戏在清代、民国时期的演变过程。作者不仅分析了黄梅戏的传统剧目、演出形式,还探讨了黄梅道情对黄梅戏形成的重要影响,指出黄梅戏在历史上曾是一个大型剧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书中还对黄梅戏的名称演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 黄梅戏 这一名称的确立过程,以及其与 黄梅调 、 黄梅采茶戏 等旧称的关系。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考辨,作者揭示了黄梅戏在湖北、江西和安徽等地的传播情况,强调了黄梅戏作为湖北剧种的地位。

    • ¥67.6 ¥80 折扣:8.5折
    • 品味越剧
    •   ( 62 条评论 )
    • 陶瑞兴李红卫汪玉立 /2022-08-19/ 新华出版社
    • 越剧已经成为中国戏曲的第二大剧种。越剧为何能在嵊州农村诞生?又为何能在短短的百年间发展为全国性的大剧种?这是许多越剧界人士及爱好者都想知道的答案。本书从读者较为关切的话题入手,系统地阐述了其中的缘由。细细品读本书,读者能从书中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还可以了解越剧的发展历史、嵊州的人文地理及山水风貌。本书文笔简练,语言优美,图文并茂。书稿后以二维码多媒体形式,向读者呈现越剧的精美唱段。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传承越剧和宣传嵊州的精彩读物

    • ¥31 ¥36 折扣:8.6折
    • 徽音传天下——安徽民歌研究与歌曲编配艺术
    •   ( 21 条评论 )
    • 田雅丽 张中灿 /2021-05-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安徽民歌资源丰厚、形态多元、曲调多样。巢湖、当涂等五个地方民歌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繁昌、无为等十多个地方民歌进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书是根据传承人演唱的民歌进行记谱整理,并加以创编的歌曲集。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作曲技法,将古老的民间曲调用西方乐器加以呈现,使之焕发新的光彩,具有创新意义。

    • ¥38.7 ¥45 折扣:8.6折
    • 柳琴戏锣鼓经曲牌应用简编
    •   ( 14 条评论 )
    • 宋兆连 /2024-05-15/ 中国戏剧出版社
    • 柳琴戏,俗称 拉魂腔 ,清朝乾隆年间发源于临沂的兰山、郯城一带,广泛流布于鲁、苏、豫、皖接壤地区,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锣鼓经是中国传统器乐及戏曲里面常用的打击乐记谱方法,也称为 锣经 ,主要是用鼓、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的声音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舞台上肃穆、悠闲、抒情紧张、激烈、惊惶的不同的情绪及气氛。打击乐是中国戏曲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掌控着戏剧节奏的快慢以及力度的强弱变化,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各个剧种所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本书从 柳琴戏锣鼓经应用简述 锣鼓经谱例和用途 常用曲牌谱例和用途 三个部分,对柳琴戏锣鼓经及曲牌的演奏方法、艺术特征及其在剧目中的实际应用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记述和分析。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柳琴戏打击乐

    • ¥64.6 ¥68 折扣:9.5折
    • 小书亦史:苏州弹词《杨乃武》与时代
    •   ( 1 条评论 )
    • 潘讯 /2025-02-01/ 光启书局
    • 长篇苏州弹词《杨乃武》编演于辛亥革命前后,为近代评弹优秀传统书目之一。本文以《杨乃武》一书为中心,在苏州评弹演进与江南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中,透视一部传统书的百年生命史。这百年,是江南社会迭经转型的百年,也是苏州评弹兴衰沉浮的百年。对《杨乃武》的百年回望,揭示出传统时代一部长篇评弹书目发生、发展的历程与规律,见证了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建构主旨与操作策略,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与整合。 本书还试图探寻作为评弹存在形式和生存方式的长篇书目的生命规律,以及古老评弹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内在规律。激发评弹 文化遗产 和 艺术生产 的双重属性,推动评弹长篇书目的 常说常新 和 原始创新 ,推动评弹艺术融入文化现代化建构。

    • ¥78.6 ¥96 折扣:8.2折
    • 地方戏曲文献汇编.河北卷.中(全三册)
    •   ( 2 条评论 )
    • /2024-05-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地方戏曲文献汇编 河北卷》所收为《河北戏曲资料汇编》第一至二十辑。《河北戏曲资料汇编》由《中国戏曲志》河北卷编辑部编辑,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北分会于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七年内部印行。该书对历史上河北戏曲活动情况,剧作家、演员、班社事迹,河北的戏曲剧种史及外来剧种在河北流布情况,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戏曲工作情况等进行了广泛的资料搜集,尤为珍贵的是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部门档案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戏曲工作者、老艺人的访谈、座谈记录等原始史料,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 ¥948.1 ¥998 折扣:9.5折
    • 粤来粤有戏:青少年粤剧文化传承研学手册
    •   ( 14 条评论 )
    • 喻晓伶廖文 /2023-10-01/ 广东教育出版社
    • 围绕粤剧文化主题的创新素养项目化学习的活动手册,以粤剧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为基础,立足教育基本理论、课程教学理论、教育戏剧理论以及已有的实践经验,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点,以 唱、念、做、打 四种戏曲艺术表现手法为架构,突破传统粤剧课程的形式,创新粤剧课程结构体系。 手册从三个切入维度实现创意实践、艺术表现、审美感知以及文化理解等方面核心素养的培育:一是从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出发,以真实问题情境为切入口,致力于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世界,运用理性思维与逻辑分析方法,通过系列戏剧教育活动、劳动实践活动、职业体验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并理解粤剧传统文化、粤剧名人大师、粤剧传统技艺等,提升学生的戏剧理解与演绎能力,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二是从 玩中学、做中学 的学习过程中,转变学习方

    • ¥37.9 ¥48 折扣:7.9折
    • 民间演剧与戏神信仰研究
    •   ( 182 条评论 )
    • 陈志勇 /2017-05-31/ 中山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戏曲行业神信仰文化为研究对象,宏观考察戏神信仰的发展历史、地域分布、来源及其特点,考镜老郎神、田公元帅、二郎神三大戏神系统之源流,选取与道教密切相关的戏神和独具地方剧种文化特色的戏神作为研究个案,探究戏曲艺术(或行业)与娼妓神、音乐神、傩戏神、影戏神的近缘关系,探赜戏神信仰文化背后隐藏的伶人群体精神世界,勾画戏神信仰与早期戏剧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发中国戏剧发生学的思考。

    • ¥89 ¥89 折扣:10折
    • 昆曲之美(全二册)
    •   ( 132 条评论 )
    • 白先勇 顾问,华玮 编 /2021-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昆曲之美》为香港中文大学开设的 昆曲之美 课程2012、2013、2014、2015、2017年五次的演讲纪录。课程内容为多位昆曲表演艺术家讲解昆曲行当的四功五法,以及多出昆曲折子戏的演出体会。其中包括王芝泉老师讲解《西游记?借扇》、《挡马》与《扈家庄》;计镇华老师讲解《长生殿?弹词》;邓宛霞老师讲解《牡丹亭?游园惊梦》与《蝴蝶梦?说亲》;华文漪老师讲解《牡丹亭?游园惊梦》、《玉簪记?琴挑》和《长生殿?小宴》等。 按照各位表演艺术家的姓氏笔划排序,每位艺术家的讲座纪录再以年份先后排列,同时在每讲文字纪录中加入标题,标示各位艺术家于讲座中讲解昆曲行当、四功五法、折子戏的重点内容,帮助读者一目了然地进入昆曲艺术的世界。 而艺术家们在解说每一讲的主要剧目之外,亦曾分享对其他剧目的演出体会,当中更包括了一些京剧剧目。书

    • ¥121.6 ¥128 折扣:9.5折
    • 粉墨欢娱:宁波戏曲简史(宁波文化丛书第三辑)
    •   ( 24 条评论 )
    • 友燕玲 著 /2021-08-01/ 宁波出版社
    • 本书以通俗有趣又不乏专业性的语言讲述宁波戏曲的前世今生。 绪论 概述宁波地方戏曲之于宁波地域文化的意义。后分为四个部分: 戏史记忆 从戏曲发展的角度展示宁波戏曲的历史面貌; 戏种概述 畅谈越剧、甬剧、姚剧、宁海平调四个现存剧种之古往今来; 戏目杂谈 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剧目,用讲故事的方式叙写; 码头 戏事 回顾了一些戏曲名家和旧闻轶事,讲述宁波城这个 戏码头 里的故事。本书既有对宁波戏曲历史发展的宏观叙说,又有对戏种戏目戏事的微观解读,反映了宁波地方戏曲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

    • ¥61.9 ¥72 折扣:8.6折
    • 祭祀与戏剧集——中国傩戏学研究会30年论文选
    •   ( 57 条评论 )
    • 刘祯主编,何玉人袁志鸿朱联群副主编 /2018-12-31/ 学苑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傩戏学研究会成立30年来优秀论文萃编,共计48篇,60余万字,内容包括傩仪、傩戏、傩舞、傩俗、傩艺、傩技等的田野考察,以及傩与民俗、戏剧研究和中外比较研究,作者均为业界知名学者,如张庚、冯其庸、曲六乙、刘锡诚、薛若邻、周育德、王兆乾、周华斌、麻国钧、刘祯等,代表了目前国内傩戏研究的*水平。中国傩戏学研究会是于1988年经中国民政部批准,以研究中国古老、原始的傩文化为主要宗旨的全国性民间学术团体。研究内容包括傩仪、傩戏、傩舞、傩俗、傩艺、傩技等领域。学会成员遍及全国20余个省、区、直辖市,涉及民族学、民俗学、戏曲学、舞蹈学、人类文化学、民间文学学和神话学等领域近400名学者。中国傩戏学研究会20多年来与各地有关单位在10余个省、区举办了近20次国际考察与学术研讨会,并提倡与会学者在长期考察获得*

    • ¥141.9 ¥168 折扣:8.4折
    • 韩世昌昆曲剧目身段谱
    •   ( 74 条评论 )
    • 陈古虞 著 /2022-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韩世昌,北方昆曲的代表性人物,工旦角。北方昆曲剧院的首任院长。此书为陈古虞记录整理的韩世昌昆曲剧目的身段谱,包含《思凡》、《痴梦》、《贞娥刺虎》、《闺塾》、《刺梁》、《游园》(未完稿)五个半剧目。身段谱的记录起始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对韩世昌昆曲表演艺术研究乃至北方昆曲艺术研究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也为昆曲旦角表演艺术的研习传承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 ¥64.6 ¥68 折扣:9.5折
    • 扬剧史话
    •   ( 38 条评论 )
    • 韦明铧 /2015-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扬剧是江淮大地上的一朵戏曲奇葩。她起源于三百年前的扬州乱弹,然后吸收了扬州香火戏粗犷的风格和扬州花鼓戏欢快的情调,又大量采纳了历史悠久的扬州清曲的百余支曲调,经过漫长的演变,成为今天的扬剧。她把清代花雅相争时代的花部遗响,以及苏北农村傩戏的宗教仪式、扬州市井小曲的调笑风格揉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喜剧为基本特色,以生、旦、丑配合表演为基本形式的地方剧种。本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扬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19.7 ¥25 折扣:7.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