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滩别 黄梅戏专辑(一) 对唱篇》系黄梅戏唱段曲集,由作者精选其为黄梅戏舞台剧、黄梅戏电影及黄梅戏音乐电视创作的对唱唱段共148段,如舞台剧《长恨歌》中的“回望长安”、电影《血泪恩仇录》中的“喜结良缘得团圆”、音乐电视剧《玉堂春》中的“对天双双立誓盟”等。是作者多年创作的精华,亦反映了当下安徽黄梅戏创作的水准。
女士们,先生们,孩子们, 快来看,快来看! 的迈克斯和他举世闻名的魔术表演: “晚点儿睡觉 越晚越好”! 鼓声响起来啦—— 请欣赏迈克斯怎样让一杯牛奶凭空消失, 如何让睡衣漂浮起来分毫不差地落到身上, 又怎样对床下的兔子进行时空大转换…… 不可思议的演出一个接一个, 请为我们的魔术师大声欢呼,期待他明天的精彩演出!
该书从真实深刻地表现中国社会现实和中国人的生存、生命及思想情感出发,对传统戏曲和戏曲理论进行深度的现代阐释和创造性转化,对外国戏剧和戏剧理论进行充分而又富有主体性的选择和借鉴,继续在古今中外戏剧和戏剧理论的交流与融会中,完善和深化中国戏剧和戏剧理论的现代建构。
《艺藻集 中日传统戏剧思考/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共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是对中国本土戏曲的研究和认识,包括对戏曲界重要的理论家——张庚、郭汉城、阿甲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对地方剧种的考察和认识;第二部分是对日本传统戏剧及日本文化现象的研究,包括对能乐、狂言、歌舞伎艺术本体的研究;第三部分为发表于《戏剧》《戏曲艺术》《戏曲研究》上的译文,均与梅兰芳访日公演有关。《艺藻集 中日传统戏剧思考/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既有较为通俗易懂的研究介绍和剧评,也有深入扎实的理论分析文章,全面地展现了作者在中日戏剧比较领域的思考和研究。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作为中国话剧艺术的殿堂,在2022年迎来了建院70周年。70年来,北京人艺走过了一条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的艺术道路,留下了一大批优秀的戏剧剧目,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北京人艺演剧学派,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编剧、导演、表演艺术家与舞美艺术家,形成了北京人艺鲜明的特色和宝贵的艺术传统。在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之际。推出本书,既表达对献身话剧艺术家的崇高敬意,也为戏剧表演者及从事表演的爱好者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更为话剧表演艺术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该书记录了16位表演艺术家的访谈,他们有老一辈的艺术家,如于是之,英若诚,蓝天野等,也有当红艺术家,如濮存昕,冯远征,徐帆等,通过他们多年的演艺生涯及人生感悟,向读者展示了北京人艺70年的辉煌和灿烂。
本书系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为纪念京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诞辰115周年而编的论文集,20万字,图片约30幅,收录论文约30篇,内容包括往事追忆、荀派表演赏析、荀派艺术特色总结等。书稿作者包括孙毓敏、张正芳等荀派传人,以及陈培仲、和宝堂等知名学者。本书对于京剧荀派艺术的总结、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周信芳全集》共24卷,包括剧本、文论、曲谱、佚文、演剧广告、影像六个部分。收集了周信芳一生的文化遗存,把他留在当代的所有资料尽量囊括其中。其中演剧广告两卷,根据搜集到的周信芳1906—1962年在各大报刊媒体上登载的演出信息制成张表格(每年1张)。演剧广告卷二包括1930—1956年,1958—1962年共30张表格。
《名声大噪:揭秘百老汇舞台变迁》本书讲述了百老汇自21世纪初以来超凡变革的故事,以《猫》《歌剧魅影》《出租》《美国天使》《芝加哥》《狮子王》《制片人》等享誉全球的歌舞剧为线索,带领读者探索了剧作演出的过程和幕后花絮。这些歌舞剧在内容、编排、灯光、舞美、表演形式上的改变,直接影响了美国戏剧的历史。 《名声大噪:揭秘百老汇舞台变迁》书中详细描述了百老汇那些热闹非凡又不为人知的奇闻逸事,它们或刺激,或悲伤,或搞笑。从目录就可看出本书内容多么吸引人——有的就是那些名声大噪的作品里的台词!同时,本书对百老汇的内幕进行了无情揭露,并批判了部分制作人和表演者的不端行为。迈克尔?里德尔将读者带到幕后、舞台、彩排现场,相信读者读完后将对百老汇产生全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