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一部分谈音乐欣赏,面对浩如烟海音乐世界,作者选择曾经感动自己的曲目和音乐家,娓娓道来;第二、三部分为音乐杂感,作者谈音乐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谈音乐与文化,皆从自己亲身感受出发,文字精练而老辣。辛丰年先生文字往往千锤百炼,数十年写下的文章并不算多,集其艺术精华的《音乐笔记》可谓弥足珍贵
第1至12首是为初学者而作的12首小前奏曲。其中第1、4、5、8、9、10、11首发现于巴赫指导他儿子学习用的《为W.F.巴赫编写的钢琴小曲集》,剩下的5首则来自于巴赫的朋友、巴赫*热忱的崇拜者凯尔纳的手抄本。这12首小前奏曲*早由F.K.格里彭克尔收集并出版,曲目顺序按照调性同名大小调级进上行的规律来排列。 第13至18首是为初学者作为的六首小前奏曲,来自于福克尔的版本。其曲目顺序为巴赫本人所编排,分别为C大调、c小调、d小调、D大调、E大调、e小调。 第19首c小调二部小赋格曲,由凯尔纳作了一些重要的修改。这首赋格是否为巴赫本人创作还存有争议,有人认为是他人所创作的小提琴二重奏。 第20首C大调三声部赋格曲,大约为1732年创作于克森。以福克尔藏本为原稿印制。 第21首C大调三声部赋格曲,根据《为W.F.巴赫编写的钢琴小曲集》的手稿印制。 第22
大乐与天地同和 ,国乐无双,民族音乐正逢盛世! 本书共分为六章,介绍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章至第三章分别介绍了弹拨乐器中的琵琶、古琴和古筝等;第四章介绍了拉弦乐器的典型代表 胡琴家族;第五章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吹管乐器,如笛、箫、笙、管、唢呐等;第六章介绍了打击乐器中常见的钟、磬、鼓。 本书将多种乐器的来源、特点、传承、变革与相关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图文并茂,行文间还设置了四个小栏目 在 涨知识 开眼界 两个小栏目中分享一些与乐器相关的科普知识和图片,在 方言 小栏目中分享作者个人的一些观点和有趣的经历,在 方响 小栏目中分享相关的音、视频资源。本书干货满满又妙趣横生,适合每一位对中国民族乐器感兴趣的读者闲来阅读。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这不仅仅是我们民族乐器的内
这是辛丰年先生于1999 2005年间所有谈音论乐文字的集结。上个世纪末的*后十几年里,辛丰年的音乐随笔一度充当了很多人亲近西方音乐的津梁。这本集子里,我们不仅可以品味他灵动浑然的读乐文字,还会看到一个更加完整和丰富的 乐隐 辛丰年。
本书包含70首的儿歌曲谱,书中选取的儿歌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由浅入深的编排、编配,以及每首 儿歌都加入歌词,方便小朋友们边弹边唱,学琴效率也会更上一层楼。本书适合 汤普森 菲伯尔 英皇考级 等流教程同步辅助练习,老师方便搭配教学,小朋友们更喜欢练琴。
简约主义可算是在二十世纪后期出现的、受欢迎的音乐会音乐风格,赢得了各类听众 摇滚乐歌迷、爵士迷和古典乐爱好者的喜爱。但简约主义美学不乏争议:反对者讨厌它的重复和单调,批评它不过是流行乐戴上了艺术的假面具;支持者认为它令人愉悦、充满活力,把古典、流行和非西方音乐元素结合在一起,修补了作曲家与听众之间存在已久的裂痕。 亚当斯、梅乐迪斯杨以及欧洲作曲家如迈克尔奈曼、路易斯安德里森和阿帕特)的语境中才能得到正确认识。本书是*本写给普通大众的关于简约主义的书,追踪简约主义作曲家们的生平,讨论他们杰出的作品,并且考察他们得以成长的艺术氛围。
《音乐教育心理学》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和阐述:基础理论方面,介绍了音乐教育过程中时间属性的认知规律,总结和提炼了音乐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规律,教师心理方面,探讨了音乐教育中的教学心理理论、教师心理特征,以及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审美中的心理规律;学生心理方面,探讨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心理理论、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学生音乐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形象思维训练中的心理规律;影响因素方面,探讨了音乐教育过程的心境因素、音乐偏好因素、音乐趣味因素等个体心理特征。《音乐教育心理学》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和音乐教育现象的有机结合,研究方法兼顾心理学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强调音乐教育的艺术规律和心理规律。《音乐教育心理学》适合于音乐教育本科生、研究生作为教材
本教材以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洛滋的教育理念为基础,针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幼儿音乐教学能力较弱的现状,以实操活动训练为主要教学手段,从根本上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促进学生对音乐活动认识、组织、创作、灵活应变等能力,使其能够更快地适应未来的幼儿园教育工作。全书主要包括基本能力训练和奥尔夫音乐活动实训两部分,在基本能力训练部分对几种音乐教育理论进行了精要介绍,并结合组织奥尔夫音乐活动的需要对必要的节奏与节拍、肢体协调和声音等方面进行了集中训练。
划时代人气嘻哈入门系列 别再问我什么是嘻哈 第三弹! 万众瞩目的肯德里克(Kendrick) 横扫纽约的陷阱乐(Trap) 持续引发争议的坎耶(Kanye) 2015 2018年乐界总回顾! 64张唱片指南 3个专栏 2019年嘻哈简报 长谷川 原本不过是次流派的陷阱乐,借着流媒体的力量发展成了主流,对这个过程的描述,大概就是我们这第三部里的一大主题了。 大和田 虽然不包含明显的政治讯息,但它的声音的的确确表现出了奥巴马政权之下,尤其是在他第二个任期里 黑人的命也是命 的那种闭塞感。 长谷川 肯德里克作为说唱歌手固然是超一流,但是我觉得他作为A R其实也是极其优秀的,《该死.》( DAMN. )做出的路线转换就真的非常明智。 大和田 这次他却是找来迈克 威尔 梅迪特(Mike WiLL Made-It)当制作人,感觉就是瞄准了乐界潮流的正中心。 大和田 我
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热情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中宣部近期组织专家遴选了100首优秀歌曲,供广大干部群众、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欣赏、学习和传唱。这100首歌曲的名单公布之后,为了及时给广大读者提供一个较佳的歌曲集版本,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高度重视,所辖音乐分社在*时间就组织专家收集整理相关乐谱,尤其是针对一些新近创作的歌曲,更是设法与相关词曲作者取得联系,以获取*权威、*精准的乐谱版本。 在收集整理这100首优秀歌曲的过程中,音乐分社还广泛调查了解了人民群众在欣赏、学习和传唱这些歌曲方面的特别需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随着在线音乐平台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很便捷地欣赏到这些歌曲的演唱音频、视频。但与这一便捷性并不协同的是,人们在进行社会团体
田可文编著的这本《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教材。教 材共分九章,介绍了中国音乐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 各个不同阶段的音乐文化、主要艺术成就和文化背景 ,以及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流派、重要作曲家和代表 性音乐作品。
“三十里铺”;“喀什噶尔舞曲”;“喜丰年”;“谷粒飞舞”;“解放区的天”;“快乐的啰嗦”;“松花江上”;“春江花月夜”;“大路歌”;“军民大生产”;“翻身道情”;“军民一家亲”;“常青就义”;“南海渔童”;“蝶恋花”;“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中国钢琴名曲50首(上下)》(作者魏廷格)收录了这些作品。
在本教材编写中,编者考虑到本书作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教材的适应性,更注意到与普通大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知识面的相互沟通,在文化史、艺术史的大背景下展示音乐的风格、流派的演变及其审美特质,揭示音乐作品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具有的人文精神。与此同时,编者考虑到音乐鉴赏一方面要从感性入门,另一方面又应当在听的过程中培养起更完备的审美鉴赏能力,因此,本书专设“西方音乐作品分析鉴赏”这一部分,尝试将专业音乐教育中有关音乐鉴赏与作品分析的教学内容,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地加以介绍,由此引入到普通高校的音乐鉴赏课中。在内容的安排与介绍上,不仅使得授课教师可以提纲挈领、有重点地使用本教材,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理解来提高这方面的音乐素养。
本书是根据音乐爱好者学习乐理知识的需求而编写的一本新颖、轻松有趣的图解式教程。书中的讲解轻松简洁,并采用双色图解式的展示方式,以便于音乐爱好者快速掌握乐理知识,增加学习信心,激发学习热情,获得成就感。 本书正文内容分为6章:第1章讲解了乐谱的基础知识,这部分是乐理知识中的基础知识;第2章至第5章为节奏与节拍、音程、音阶与调、和弦的讲解,这部分知识是乐理知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第6章阐述了乐曲的分类,更深层次地讲解了不同组合方式形成的不同乐曲种类。本书在讲解之前,附送了西方音乐的历程和古典音乐乐器图鉴的讲解。了解西方音乐的发展历史和乐器的基本情况有助于了解音乐的各个组成元素,拓展音乐知识体系。 本书适合音乐爱好者阅读,也可以作为乐器学习者、音乐培训学员的入门教材。
《交响序曲.怀旧》是黄自在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时的毕业作品,完成于1929年3月13曰,同年5月31日在耶鲁大学的毕业音乐会上首演成功。 这部作品是黄自为悼念在欧柏林学院上学时的同学兼女友胡永馥(1927年回国后不久因心脏病猝发死于上海)而作的,充满19世纪欧洲浪漫乐派的风格,宛如一首交响诗,有着浓郁的浪漫气息和动人的悲剧色彩。 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开始,由大提琴、低音提琴奏出缓慢、如沉思般的引子,是全曲主要形象的概括。 呈示部C小调、快板主题来自引子中的叹息音调,充满了在苦难人生之旅中勇于抗争的精神,经过田园风格的乐句和心潮澎湃的连接段之后,在关系大调(降B大调)上,双簧管独奏的副部主题优美、安详、真挚、感人。结束部众赞歌风格的乐段,虔诚、肃穆、宁静、怡然。 展开部显现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