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音乐的是非从未消失。在毕加索和波洛克的画作售价过亿的时候,自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以降,震撼人心的音乐作品仍在向听众传递不安的涟漪。现代音乐无处不在。先锋之声在好莱坞的惊悚电影配乐中大行其道,从地下丝绒乐队开始,极简主义对摇滚、流行和舞蹈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纽约客》的杰出音乐评论家亚历克斯 罗斯照亮了这个秘密的世界,并展示了它如何弥漫于20世纪生活的每个角落。 《余下只有噪音》讲述那些特立独行的人格,他们抵制对古典主义的过去的崇拜,与广大民众的冷漠作斗争,并违抗独裁者的意志。无论是用最纯净的美来吸引听众,还是用最纯粹的噪声来打击听众,作曲家们一直都洋溢着当下的热情,拒绝古典音乐作为一种式微艺术的刻板印象。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维也纳到20世纪的巴黎,从希特勒的德国、
音乐是无国界的艺术语言,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DK精选中世纪以来的158位音乐家,通过一段段鲜活的人物故事和历史背景知识,带您深入了解音乐家们的心路历程和音乐人生,讲述他们与古典音乐的故事,并诠释他们的作品精髓。书中还提及了音乐家们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知识、相关人物介绍及音乐技巧方面的理论,更有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脉络、各流派的兴衰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内容,令您观全局且知精微。 书中囊括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包括但不限于音乐家们的个人照片或画作、乐谱手稿、家庭照片以及重要的私人物品等,邀您进入生动且丰富的古典音乐世界,感受大师们的个性人生,聆听他们创作的精彩乐章。
理查德 瓦格纳(1813-1883)是音乐*具影响力和争议性的作曲家之一,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创作了众多引人入胜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其丰富性和调性实验挑战了音乐的传统,*终为现代主义铺平了道路。 这本书对瓦格纳的生活、创作和时代进行了深入而又平易近人的描述,包括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广泛主题:从作曲家的灵感来源、他对异国丝绸的迷恋、他与妻子和情妇的关系,到反犹太主义的指控,歌剧的原始电影性质、以及动荡的拜罗伊特音乐节。 利用*的学术成果 很多都是作者自己亲为,巴里 米灵顿重新评估了对于瓦格纳及其作品的看法,指出了错误的观点,支持正确的批判,其结果是对这位令人困惑的作曲家的一次激进的 偶尔是挑衅的 重新评价。
西方音乐历经了早期(包括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20世纪的重要发展,从 单调 的程式化逐步走向丰富多彩、颇具个性的 复调 式展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西方音乐1500年(套装共2册)》共有25万字的文字叙述,配合所述内容同步提示CD赏析指南,使理性文字解读与感性音乐引导巧妙结合,让您从视觉和听觉上全面感受西方音乐,全方位领略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
乞巧歌是民间举行乞巧活动时所唱,是最生动、最鲜活的群体记忆,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中妇女们对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编者通过对近代以来各地各类文献的检索,以及到很多地方的实地考查,共收集到全国二十三个省的乞巧歌560余首(四个直辖市包括在相关省中。见于《西和乞巧歌》及其《续编》的不重收)。 全书以省为单位,按乞巧风俗的传播路线分为三个顺序编排:一是由西向东再向北,二是由中原向南,三是由西北向西南。各市中1949年前的作品列于前,其他的列于后。 为便于读者了解乞巧节俗与乞巧歌分布的状况,辑录历代方志及其他文献记述七夕节俗的材料1700余条,分别附于各省乞巧歌之后,分市按时间先后编排。 本书对于了解乞巧风俗的传播及在不同历史阶段所起的社会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部既具可读性
快乐阳光 中国少年儿童歌曲卡拉OK电视大赛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参与并着力打造的少儿歌唱品牌,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4届。作为一项全国性的、颇具影响力的少年儿童歌唱赛事,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受到家长、老师及全国的小朋友们的普遍欢迎。2015年,作为 快乐阳光 的派生创意产品, 阳光宝贝快乐的歌 应运而生。 阳光宝贝快乐的歌 主要聚焦六岁及六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阳光宝贝快乐的歌 幼儿歌曲精选集160首》是专门为幼儿打造的歌曲精选集,所收歌曲不仅内容丰富、多样,而且在思想性方面注重弘扬 主旋律 ,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 正能量 支持。为方便使用,该精选集也首次尝试以一书一码、配U盘的形式配音频、视频资料,读者可根据需要选择播放每首歌曲的范唱或伴奏,试听体验佳。书稿涵盖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读者群体是 快乐阳光 中国少年
《儿童音乐博览》丛书分为中国卷和外国卷两卷,共 129 首适合儿童演唱与欣赏的优秀音乐作品。 中国卷 精选中国34个行政区和31个少数民族共65首优秀儿童歌曲, 外国卷 精选世界五大洲64个国家及地区各一首优秀儿童歌曲,每首作品都涵盖演唱提示、作品概览、乐器鉴赏、文化链接四大板块,配套演唱、伴奏、独奏、演奏一曲多用四种音频资料。
《长征组歌》在几十年里经过多次修改和删减,现在出版的经典版和原来的*版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为了保存当年这部经典作品的原始风貌,探究作者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很有必要从艺术的角度保留和还原这部作品,已备后来的学习者对其进行研究。该版本为目前*的原始排练总谱。
作为一个1960年代出生的人,我已不可能紧跟这个时代。我所能做的就是记录下嘻哈文化的发展历史,从中寻找规律,发现嘻哈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所有的专家都说,嘻哈文化包含了嘻哈乐、霹雳舞和涂鸦这三种艺术形式,但术业有专攻,本书将重点研究嘻哈乐的发展史,我将告诉大家,为什么嘻哈乐被认为是上个世界流行音乐领域里的一种草根艺术。
《一代宗师 赵松庭笛子艺术全集》是为纪念一代笛子宗师赵松庭先生百年诞辰而策划的一部厚重的综合性著作。赵松庭先生是我国的笛子艺术家,从事笛子艺术六十余载,一生致力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他被誉为南派笛子的代表人物,开创了 刚柔并济、南北交融 的浙派风格,为我国民族音乐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既是对赵松庭先生艺术人生的全面整理与记录,也是赵派笛乐艺术的全面传承与梳理,更是中国笛子艺术的一部浓缩史。全书分为上编和下编两大部分:上编收录赵松庭文论(15篇),教材(《笛子演奏教材十讲》),赵松庭编创的代表性笛曲作品(旋律谱13首),以及出版的赵松庭钻研《易经》手稿、剧本《铁笛李謩传奇》。下编集中展示赵派笛乐的艺术传承。 收录有赵松庭嫡传弟子10人的论文(14篇)和代表性创作笛曲作品(18首),以及
名园与雅会:怡园琴会、扶大雅之轮:周庆云与晨风庐琴会、今虞琴社与《今虞琴刊》、空前抑或绝后:1956年古琴采访、为工农兵服务:古琴演出与改良等内容。